縣長在產學研合洽談會講話
時間:2022-03-24 09:46:00
導語:縣長在產學研合洽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教授、各位企業家:
下午好!在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今天,我們在這里團聚一堂,共商產學研合作,意義十分重大。借此機會,我就全縣科技創新工作和科技發展需求情況,向各位做個簡要介紹。
近幾年來,我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科技驅動”戰略,大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著力培育優勢產業,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初步形成了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良好格局。
(一)強化高新產業發展,全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近年來,我們把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作為壯大和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手段,搶占經濟增長“制高點”。緊緊圍繞省高新技術七大產業領域,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攻關、項目扶持等措施,大力培植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帶動一批企業和產品轉型升級。目前全縣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和重點新產品99個、省民營科技企業191家。從2007年開始,設立縣級科技計劃項目,每年出臺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重點扶持符合產業發展領域、創新型強、技術含量高、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市場前景的項目。通過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的引導和扶持,為申報上級科技計劃項目打好基礎。
(二)強化科技成果對接,產學研合作層次加快提升
近年來,我縣著力做好企業與高校院所的牽線搭橋、溝通協調作用,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戶和知識產權產業化,進一步推動我縣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優化。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綜合性”與“分行業”、“大部隊”與“小分隊”活動并舉,先后牽頭舉辦了高新技術項目信息會、科技論壇海洋經濟分論壇、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洽談會,開展了“校企聯盟促發展,走進通大謀合作”等產學研活動。先后邀請60多所高校院所的專家教授200多人,來我縣項目信息11000余項,對接落實成果項目意向300多項。通過廣泛發動企業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北京清華、北大產學研對接會、863重大科技成果對接會、浙江大學產學研合作洽談會、安徽合肥地區高校院所產學研合作洽談會等,獲取項目信息8000余項,解決技術難題200多個,對接落實成果轉化意向200多項。
(三)強化基礎平臺建設,創新創業工程顯著增強。
按照企業研發機構“六有”建設要求,重點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長型企業等依托高校院所先進設備和技術力量建立健全研發機構,突破產業發展瓶頸。通過服務和引導,建立健全企業研發機構,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研發進程成為企業的共識。在廣泛調研和借鑒周邊縣市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設的意見》,鼓勵鎮區、企業創新方法投資建設科技孵化器。通過2年多努力,全縣新增科技孵化器7家,新增孵化面積21.2萬平方米,新增入駐企業64家。
(四)強化創新人才培育,科技人才隊伍快速壯大
近年來,我縣不斷優化人才引進培養措施,落實人才保障機制,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創新的良好環境,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聘請了南京大學等10所高校專家教授為縣政府科技顧問,并與我縣10家行業龍頭企業進行聯姻,為企業發展、新上項目、技術創新等提供咨詢決策服務。在利用引進人才進行技術攻關的同時,鼓勵本土人才與引進人才的技術交流,促進科技進步。自2008年以來,全縣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3項、市科技進步獎46項,評審縣級科技進步獎77項。
(五)強化創新氛圍營造,科技工作組織力度加大
加強科技宣傳,增強全民科技意識,形成科技創新氛圍,是開展科技工作的前提,也是依靠科技促進社會發展的思想基礎。三年來,縣政府每年都在全縣開展“創新杯”競賽活動,將黨委、政府重視科技情況、科技經費投入情況、高新技術產業投入、產學研合作、專利申請和授權等列入考核,要求各鎮區按照當年本級財政支出的1.5%提取和使用科學技術經費。堅持科技創新季度例會制度,通過培訓、政策解讀、現場點評各項任務完成進度,督促各鎮、區按照序時進度完成科技工作目標任務。年終,對各鎮、區科技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列入縣委、縣政府對鎮區經濟工作綜合考核。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層次的不斷提升,我縣科技與產業合作的領域也不斷拓寬。目前,我縣正以開發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產品為突破口,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增強自主設計、制造和成套能力,加強技術集成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扶持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重點是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六個領域。
(一)新能源領域
一是風能。以明陽風電、海裝風電、海力風電、威斯塔斯、杰靈能源設備等企業為龍頭,圍繞風力發電項目,開展風力發電機組總體設計技術、風光儲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發展海上風電機組、海上風電設備安裝船,努力形成集風電設備研發、制造與風電試驗場為一體的風電設備制造集群。
二是太陽能。以強生光電、思凱索拉、蘇中電池等企業為龍頭,通過研究單晶硅、非晶硅太陽能光伏電池制備工藝及組件技術,重點發展高轉化效率的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光伏電池組件等產品。發展太陽能發電及并網、儲能技術產品,實施太陽能發電與建筑一體化的重大科技示范項目。
(二)電子信息領域
一是軟件。以建設軟件園為契機,著力引進軟件外包、創意設計、電子商務等服務外包項目。鼓勵市場前景好、面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軟件產品的研制和開發,重點開發系統軟件、支撐軟件、中間件軟件、嵌入式軟件、電子政務軟件、為改造傳統產業服務和支持節能環保的應用軟件以及數娛軟件,鼓勵發展軟件外包加工業務,不斷壯大軟件產業的規模。
二是現代通信及光通信。以中天科技集團為龍頭,積極吸引相關配套產業集聚,強化新產品開發,大力發展光電通信產業和電子電器元器件,重點研制、開發廣電系統用“三網合一”復合通訊電纜、超導電纜、超導限流器等產品,擴產寬帶網絡用軟光纜等特種光電通訊光纜。
(三)、先進裝備制造領域
一是石油機械裝備。以通用機械、如石機械、新象股份等企業為龍頭,通過對自動控制原理、機械結構、材料化學元素的研究,重點開發海洋鉆井平臺鉆采自動化裝備,新型套管鉗、動力鉗、鐵鉆工、液壓吊卡、游車吊鉤等系列石油井口工具和石油成套鉆機。
二是輸配電技術及設備。以中天科技、華泰線纜等企業為龍頭,通過研究冷絕緣材料技術、結構設計技術、大倍率提高導電系數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高壓電纜、海底電纜、倍容量導線等特種電纜產品,擴產低壓復合電力電纜等電力寬帶網通訊電纜及智能電網用特種系列導線。
三是汽車配套技術及零部件。以黃海汽配等企業為龍頭,通過研究電腦控制電動裝置技術、電動汽車電制動技術、汽車剎車系統制動液壓閥設計制造技術、發動機電噴系統控制技術,重點發展AMT—汽車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電動汽車制動能量回收裝置、汽車液壓控制操縱系統、汽車發動機管理系統等汽車零部件產品。
四是新型醫療設備。以愛普醫療器械為龍頭,通過數字化三維可視深腦核團圖譜、基于數據特征層上的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醫學影像信息融合的研究,重點發展神經外科微創手術導航系統。
五是高效節能技術與環保產品。以天一智能、百華電子等企業為龍頭,通過研究環保產品的智能化技術,重點發展智能排污監控管理系統、煙塵自動監控管理系統、污水遠程自動取樣儀、環境數據監視儀等系列產品。
(四)新材料領域
在現有精細化工基礎上,不斷提高產品加工層次和附加值水平,大力促進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化工新材料的綠色化發展,積極發展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依托中天科技、宇迪光學,大力推進光電新材料研發和應用;同時,積極發展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及高性能金屬材料等,加快實施九九久科技公司六氟磷酸鋰項目、利田科技公司光固化單體等感光新材料項目;重點發展紡織新材料,全力推進賽得利公司差別化化學纖維和溶解漿項目。
(五)生物產業領域
依托優質農產品及海洋漁產品優勢,以生物醫藥和功能性食品為主導方向,進一步突出海洋生物醫藥及海洋保健食品研發,積極引進海洋生物藥物委托加工項目和海洋生物保健食品開發項目。
(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大力推進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在紡織、化工、食品、機械等傳統支柱產業上的運用。紡織服裝業以提升檔次、打造品牌為重點,著力形成集紡織、印染、面料、服裝于一體的產業鏈,提升紡織服裝業的整體競爭力。化學工業以沿海經濟開發區為主要載體,進一步鞏固農藥的特色和基礎地位,在提升現有產品層次和水平的同時,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和化工新材料產業,積極發展高端精細化學品和新領域精細化學品。實施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計劃,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節能減排的支撐作用。實施制造業信息化科技支撐行動,以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培育數字化企業為重點,開發和推廣網絡環境下設計制造和管理的信息集成等技術,實施設計數字化、制造智能化和經營管理信息化技術集成,并在紡織、化工、機械等產業應用,大幅度提升傳統產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各位來賓,今天的,擁有親商、富商、安商的人文優勢和港口、土地等資源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青睞。我們真誠地期望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增進大家對的了解和認識,擴大合作的領域和空間,促進更多的科研成果、產學研合作項目和科技人才落戶,實現合作共贏。
- 上一篇:清明期間緬懷革命先烈事宜
- 下一篇:企職工生活區社會化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