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代表團討論會講話

時間:2022-03-29 09:08:00

導語:市長在代表團討論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代表團討論會講話

同志們:

非常高興,來到代表團和大家一起審議一委一府兩院四個報告,對這四個報告,我和大家一樣,表示完全贊同。我是潯陽區的人大代表,今天到代表團來參加討論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孫書記、寧縣長盛情邀請。二是去年以來發展勢頭很好。三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盡管目前在縣域經濟中并不靠前,但未來三到五年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將重新洗牌,將進入第一方陣。原因何在?主要有兩大優勢:一個是有岸線優勢。有46.5公里的長江岸線,大多數都是未開發的處女地,這是發展最大的資源優勢和競爭優勢。另一個就是有土地優勢。彭湖灣工業園有3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未利用地在一半以上,現在是萬事俱備,只等項目落戶。

三個對接:一是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主要精神無縫對接,按照上級的指示要求不走樣;二是與市第十次黨代會、市委十屆二次全會和今年年初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精神無縫對接,落實市委的要求不走樣;三是與去年曾慶紅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換屆時我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無縫對接,做到政策思路連續不中斷。

四個把握:1、把握了正確的思路。我們堅持把兩區互動、強工興城作為主戰略,把乘勢而上、加快發展作為主旋律,把爭得應有地位、人民過上小康生活作為主題。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堅持四個字,就是強工興城,這個大旗還要扛五到十年,這樣才能把總量做大、把實力做強,才有財力做實事,否則進位趕超就是空話,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甚至退位。2、把握了階段的特征。三年前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的位次比較靠后,退到倒數后三的位子。鐘書記到主政后提出了“兩區互動、強工興城、科學發展、奮起趕超”的發展戰略,要求財政收入三年翻番、五年全面進位。經過三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決戰勝利、三個高速增長。三個決戰勝利:一是決戰財政收入三年翻番的目標超額完成,08年全市的財政收入是66.7億,去年我們完成161.8億,超額完成;二是三年決戰工業2000億的目標提前一年實現,達到2189億,總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三是三年決戰城建200億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兩年投資達到了300億。三個高速增長,第一就是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突破1000億;第二是消費高速增長,達到330億,增長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就是出口高速增長,達到26.3億,三年增長9倍。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經過三年的努力,下一步就是爭得應有地位后怎么保總量、保位次、保份額,怎么保到可持續發展,不能跌宕起伏?在部署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開創性的舉措謀求可持續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就要靠項目、靠投資。3、把握了工作的重點。這個重點就是強工興城,具體到今年就是四句話、12個字:攻、抓項目、擴投資、惠民生。攻:省兩會提出了“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龍頭就在。下一步我們將從五個方面攻,一是成立機構。由我擔任開放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常務副市長和分管的同志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為正處級常設機構。二是明確目標。開發的目標就是二三五的目標,即固定資產投資兩年翻一番、財政收入三年翻一番、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五年翻兩番。達到這個目標,就是固定資產投資五年后累計總額要突破一萬億、財政收入五年后要突破400億,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五年后在確保6000億、力爭8000億。三是把握原則。就是報告中講的“六個堅持、六個開發”的原則,第一個就是堅持規劃引領、實施高起點開發。目前我們正在做“1+5”的規劃(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土地修編規劃、交通規劃、岸線碼頭規劃和電網發展規劃),并具體落實到分管副市長身上。四是狠抓項目。主要是抓好“雙十工程”,即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和十大產業工程,這些工程總投資達到3000個億,同時我們還將大力招商引資。五是爭取支持。即爭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我們準備起草一個報告,包括開放開發的重大意義、現在成效、要做到什么程度和出臺支持政策等方面。重點希望省里能在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國土政策和環保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并由省長或常務副省長親自掛帥,成立省開放開發領導小組,由省直相關部門為成員,并下設辦公室,建立定期聯系會議制度。抓項目:就是要抓好城建項目、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擴投資:就是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500億元。我們在報告中的指標提得都比較保守,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個是只講增幅、不講絕對數,二是當前世界經濟低迷,不確定因素太多,低調一點。惠民生:就是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將突破40億元。4、把握了當前發展的難題。目前主要有六個難題:一是經濟總量仍然不大,二是發展水平仍然不高,三是縣域經濟仍然不強,四是體制機制仍然不活,五是人民生活仍然不富,六是發展環境仍然不優。

對剛才孫書記、寧縣長及各位代表提的建議,簡單的說一下:一是啟動產業規劃,開發辦即將出臺具體的意見,做到不重復建設、不搞惡性競爭,實行錯位發展、差別發展;二是關于彭湖大道建設,將積極爭取省里的支持;三是疏港通道建設,總的原則是要科學論證、規劃先行、適度支持、適時啟動;四是爭取國家和相關部委對開放開發的支持;五是關于建立開放開發投融資平臺建設,市里正在思考這個問題,整合資金搞個投融資公司;六是關于20億國債借支的事,要堅持應急需要、限期歸還;七是關于用地保障的問題,我們也將積極向上爭取,至于項目高位推進的問題也沒有意見;八是關于農村建房問題,我們在整治兩違后將出臺具體的意見,做到疏堵結合、規范化、程序化。

借此機會,對的發展提三點希望:總的要求是要在新一輪大開放大開發當中,做到搶抓機遇、激流勇進、背水一戰、志在必勝,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大”:

1、思想要有大解放。主要從三方面努力:一是要牢固樹立機遇就是生產力的意識。開發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機遇稍縱即逝,必須搶抓,不容錯過。我們要強化機遇意識,可以原諒過錯,但不允許錯過。二是要牢固樹立開放就是生產力的意識。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要主動招商,就是要落戶項目、對外開放。第二是主動承接,搞好產業轉移承接。第三個是主動接納,就是要發展飛地經濟。三是要牢固樹立創新就是生產力的意識。開發的理念要創新,開發的機制要創新,開發的模式要創新,開發的舉措要創新,因為開放開發是重頭戲。如果按照常規的操作理念和模式是不行的,要從這方面加大創新的研究力度。

2、定位要有大氣魄。大開發要有大氣魄,所以在大開發中要做到三個“高”。一是目標定位要高。要樹雄心、立壯志,立足岸線的下游,爭當發展的上游。要在這一輪發展中爭當的龍頭老大,力爭進入第一方陣、全省縣域發展的30強,因為其他幾個縣沒有你們這樣的土地資源和岸線資源。二是規劃起點要高。包括港口碼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規劃、交通及電網規劃都要高起點做好。對岸線資源還要建立約束和評估機制,從投入產出、稅收貢獻上設立標準。三是開發熱情要高。開放開發對于來講是“悠悠萬事,此事為大”。就是要把基礎設施搞好,再由書記縣長帶隊去招商引資,要分工到位,落實到人。基礎設施項目是靠國家、靠融資、靠省里來投資,城建項目是靠經營土地、經營城市來做,產業項目靠招商引資,如果不招商引資,靠財政是不現實的,因為現在都是市場化運作,所以招商引資力度要大,開放熱情要高。

3、開發要有大項目。大項目才有大發展,小項目只能小發展。要做到三個“要”:一要放大優勢,引進大項目。優勢在哪里,就是我們說的岸線、未利用地,這是最大的優勢。化工類的磯山是作為現在吃飯的,后面和必須搞大項目,發展起來以后,磯山化工將來可能還要逐步淘汰、掃地出門,實行騰籠換鳥,真正要使岸線變金線、沙山變金山。二要用足政策,引進大項目。要吃透省、市里已經出臺的政策,出臺自己的細化措施和實施意見,尤其是要利用好省里給的傾斜政策,不斷引進大項目。三要細化服務,引進大項目。就是要提供保姆式、全天式的服務。服務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發展的關鍵靠項目,項目的關鍵靠資金,資金的關鍵靠招商,招商的關鍵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