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組織建設年動員大會講話

時間:2022-04-17 02:34:00

導語:縣長在組織建設年動員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組織建設年動員大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樣一個高規格的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1年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農村工作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動員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總結經驗,突出重點,扎實工作,全力促進我縣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繁榮。前面,蒙書記回顧總結了去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王飛部長對今年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進行了安排,我完全同意。后面,齊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先講幾點意見。

一、把握形勢,搶抓機遇,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近年來,全縣上下可以說是傾注全力培育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引進龍頭企業,盡心竭力增加農民收入,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特別是去年以來,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各方面困難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在發展現代果業、擴大畜牧養殖規模、發展核桃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實施扶貧開發、推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全縣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幅提升,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17.1億元,增長13.1%。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全縣農業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農業比較效益相對較低,財政對“三農”的投入有限,全縣保持農業持續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的任務依然繁重而艱巨。去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57元,與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401元相差944元,位列全市最后。同時,全縣農民的整體素質仍然較低,自主創業的意識不強;我們一些鎮區、部門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認識不夠,工作僅僅停留在“要我抓”的層面上,缺乏“我要抓”的主動性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個別領導干部思想保守,考慮群眾承受能力的多,考慮群眾迫切改變生活面貌愿望的少,創新精神不夠,工作標準不高等問題還都比較突出。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既要深入分析,客觀對待,更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我們常講,農業強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在很大程度講,應對挑戰、克服困難,保障在農業;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潛力在農村;改善民生、保持穩定,重點在農民。當前,我國農產品價格進入上行區間,與去年相比,經濟大環境更好了,給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新空間。中央1號文件連續九年鎖定“三農”,今年在以往強農惠農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富農”的概念,表明國家將把富裕農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農惠農政策越來越完善,資金扶持越來越有力。另外,省上也明確提出扶持建設200個省級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特別是我縣被列入六盤山區域國家重點實施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攻堅工程范圍之內,這為我們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加快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同時,我縣農業發展有基礎,而且勢頭很好,潛力很大。目前,我們推動農村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實在,給農業農村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可以說,我縣“三農”工作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期,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因此,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站在改善群眾生活、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以全新的理念、戰略的思維、創新的舉措,努力把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層次。

二、創新思路,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實現農業農村工作新的突破

(一)圍繞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完善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現代農業的基本形式,就是產業化經營。前幾年,國家就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由于我縣自然條件差,農業底子薄,發展現代農業僅僅停留在一個口號的層面上。但是近兩年來,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安德利、雨潤、本香等一批重大農業產業化企業相繼落戶,我縣農業發展已經開始進入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新階段,農業發展模式正在由政府推動向企業拉動轉變。我們要搶抓這一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機,乘勢而上,切實以工業化理念抓農業,像辦工商企業一樣抓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像抓工業招商引資一樣抓農業招商引資,像抓工業園區建設一樣抓農業基地,像抓工業生產一樣抓農業標準化,像抓工業品營銷一樣抓農產品流通,全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現代農業發展的水平。在產業發展上,要以現代農業和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積極主動地對接市場,盡快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釋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由粗放型農業向精細型農業轉變。在種植結構和生產管理上體現精細,主打特色和品牌,擴規模,強特色,升品位,瞄準國內國際市場,追求高效益。二是由規模型農業向效益型農業轉變。優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建立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效應。三是由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轉變。以沼氣建設為紐帶,完善“果、畜、沼、窖、草”循環生態農業模式,帶動生態養殖業和高效種植業的發展。

(二)圍繞農民增收做強主導產業。農民增收是“三農”工作的核心,是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全縣上下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產業的發展上,確保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418元的目標。一是提升果業保增收。蘋果產業是我縣多年培育發展起來的支柱產業,在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國內外蘋果的銷售形勢非常看好,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地把果業生產抓緊抓好,做大做強,為農民收入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要堅持把實施優果工程,生產有機蘋果作為果業發展的重點,全面普及蘋果生產四項關鍵技術,大力實施標準化生產,使優果率提升到85%以上,強化示范園、示范戶、示范村建設,輻射帶動全縣果園管理上水平。全面擴大有機果園面積。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扶持各類果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不斷延伸果業生產、加工、銷售鏈條,增加果業附加值。要培育銷售隊伍等薄弱環節,在果品包裝、打造品牌、開拓市場上出實招,著力提升果業生產效益。二是壯大畜牧促增收。要進一步堅定發展畜牧業的信心,堅持把畜牧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依托江蘇雨潤集團、楊凌本香集團等在全省全國享有極高聲譽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竭盡全力發展壯大畜牧產業,盡快使畜牧業在量上實現大的突破。縣農牧局及各鎮區要認真研究制定方案,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在培育畜牧養殖大鎮、大村、大戶上狠下功夫,確保完成全年建成3個萬頭生豬養殖場、10個千頭養豬場、20個200頭以上養殖場,畜牧養殖示范村30個,發展養殖示范戶1000戶的目標。力爭抓出一批典型,形成基地效應,切實讓畜牧業成為支撐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三是突出特色帶增收。加快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今年省市在農村工作會上都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目的就是要切實提高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并在區域范圍內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這是我們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抓手。因此,我們要按照“規模范圍合理、主導產業清晰、科技支撐有力、整鎮整縣推進”的原則,突出區域特色,強化產業銜接,整合涉農項目,拓寬融資渠道,推進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園區聚集,集中力量抓好現代果業、綠色食品、創意農業、休閑農業、PIC畜牧、生態養雞、食用菌13個示范園區建設,使之成為農業增效的載體、農民增收的平臺、科技興農的典范。要在進一步抓好中藥材、地膜西瓜等特色經濟的基礎上,下大氣力抓好以核桃為主的雜果經濟林建設,積極引進和扶持龍頭企業,大力培養種植大戶,落實優惠政策,確保今年再栽植核桃10萬畝。四是扶持創業擴增收。要加大農民培訓轉移工作力度,幫助農民創業促就業。深入實施好“人人技能工程”,系統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形成“以技能促就業,以技能提就業”的良性機制,實現農村勞動力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提高農村勞動力收入水平。要按照“以工業化減少農民、以城鎮化繁榮農村”的思路,不斷提高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水平,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合理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增加就業崗位,以此帶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擴大農民增收空間。

(三)圍繞農業效率提升狠抓科技創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礎利長遠的政策措施,更加明確了農業生產要依靠科技、農業科技要服務生產的要求。我縣與南八縣相比,地理、區位優勢不足,與北部縣區相比,資源、財力稍遜一籌,已到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在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通過科技進步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現代農業發展最重大、最關鍵、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一要加強科技宣傳。加強農業科技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宣傳,最好的宣傳方式就是讓群眾嘗到科技的甜頭。縣科協、科技局等部門要堅持以講求實效為根本,組織聘請專家教授和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采取授課講解與現場示范的方式,解答群眾在春季果樹管理、核桃栽植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使科技推廣深入人心。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三要加強科技培訓。做好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和農民創業培訓,不斷增強農民科學生產能力,著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圍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夯實農村發展基礎。我縣是一個山區農業縣,溝壑縱橫,相當一部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近年來,雖然通過實施新農村建設和“三告別”移民搬遷、扶貧開發、通村公路建設以及綠色家園建設等一系列農村重點工程,農村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各鎮區、相關部門要按照城鄉一體發展的理念和要求,把公共資源更多地向農村配置,舍得給農民花錢,多給農村“雪中送炭”,下大氣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要深入研究國家政策,加大項目爭取力度,提早動手,主動出擊,加大工作力度,盡可能多爭取一些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要搶抓被國家列入新一輪扶貧開發六盤山片區扶貧規劃的機遇,抓好扶貧攻堅工作,此項工作不能局限于扶貧部門,所有涉農部門都要從各自職能出發,全力爭取項目。同時要扎實做好項目實施工作,圍繞水、電、路、氣及貧困戶搬遷和困難群眾房屋改造,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力爭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更大的改善。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各鎮區要繼續按照縣上的既定目標,加快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規模,努力提升建設的標準和水平。在新村建設項目資金的安排上,要側重于鎮政府駐地所在村,側重于縣城周邊的城中村,同時要著眼村莊長遠發展,集中財力、物力建中心村。在新村規劃上,縣住建局一定要下功夫,積極聘請高資質單位搞好規劃,把標準定高一點,把目光放遠一點,讓思路超前一點,要結合各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化底蘊、風土人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努力打造一村一景、特色鮮明的新農村,確保十年保先進、三十年不落后,堅決避免百村一面、缺乏特色。要不斷加強宣傳引導,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充分調動群眾建房的積極性,力爭使更多的群眾盡快住上新瓦房。要加快舊村改造,堅持新建、舊改兩手抓,統籌兼顧、全面推進。要抓好新村綠化,突出田園風光,大力栽植中槐、垂柳、柿子等鄉土樹種及樹冠大、遮蔭效果好的大樹,努力營造“人在畫中、村在綠中”的和諧氛圍。要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創建衛生鎮村,切實鞏固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全面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

(五)圍繞和諧發展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事業。要強化農村教育保障,繼續實施“兩免一補”助學工程和貧困寄宿生“蛋奶工程”,要加快實施農村學前教育普及工程,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中標準化建設,著力解決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要強化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全面普及農村合作醫療,逐步實現城鄉平等醫療服務,加強以鎮區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要強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以擴大農村低保范圍為重點,提高救助標準,逐步實現城鄉保障全覆蓋。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深入開展“民情大走訪、民生大調查”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和完善村級調解組織,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確保群眾上訪不出鄉、一般民事糾紛不出村,創建平安鄉村、和諧鄉村。要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加大縣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逐步實現城鄉文化資源共享;要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組、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引導農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大操大辦、賭博、斗毆等不良風氣,形成尊老愛幼、厚養薄葬、睦鄰友好、扶危濟困、勤儉持家的新風尚。

三、加強領導,轉變作風,切實提高為農業農村工作服務的水平

各鎮區、各部門要切實轉變作風,強化領導,完善機制,細化措施,確保全縣農業農村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要積極行動。農口各部門都要倍加珍惜國家、省、市重視農村改革發展,各方面關心支持農村工作的大好機遇,以有為爭有位,以實干爭支持,圍繞全縣農村工作大局比服務、比貢獻、比實績;對縣委、縣政府定下的事,要立即行動、迅速貫徹、帶頭落實;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30件實事要盡快啟動,全力落實。要深入工作一線,從縣上分管領導做起,經常深入基層檢查落實,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

二要精心組織。各鎮區、各部門都要把農村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來抓,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向農村工作傾斜,“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全力以赴抓,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縣新農辦作為農村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要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農口各部門都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各相關部門也要結合各自實際,找準服務“三農”工作的切入點,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努力形成各級各部門重視支持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要加大投入。投入不足是困擾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要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市加大“三農”投入的重大機遇,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各部門都要情系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制定的包抓示范園、幫扶貧困村等各項扶持措施。縣農行和信用聯社要加大服務“三農”力度,盡最大可能為農民發展產業、建設新農村、創辦各類經濟實體提供信貸支持。要切實抓好項目資金的整合利用,加強對農業項目資金的監管,握緊拳頭,集中突破,切實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要加強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完善村民民主理財、民主監督村干部等制度,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堅決杜絕各種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

四要強化督查。繼續強化鎮區部門目標責任考核,引導各鎮區、各部門集中精力抓重點、攻難點、求突破。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要堅持定期督查與不定期督查相結合,全面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真正達到跟蹤問效、推動落實的目的。要進一步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對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對各項工作在省市爭得位次的,對難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繼續給予重獎;對工作被動,影響全縣農村工作整體水平的要堅決予以重罰。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前,正是全年工作打基礎、起好步的關鍵時期,下面,我就當前春耕生產工作再作以強調。

一要切實抓好蘋果建園和春季果園管理。今年春季,我們計劃再新建果園3萬畝。各鎮區要根據各自任務,提前謀劃,切實做好春季建園的前期準備工作,進一步擴大我縣蘋果產業發展規模。同時,當前正是春管最佳時期,要督促果農認真抓好果園春季管理工作,全力實施優果工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果品,推進全縣果業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二要全力抓好畜牧養殖業。農牧部門和各鎮區要堅持把擴張規模作為加快畜牧養殖的頭等大事,搶抓春季畜禽補欄的最佳時機,引導群眾千方百計擴張畜禽存欄,加快建設養殖大村、大戶。要加強與畜牧養殖龍頭企業的聯系,促進企業在建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早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要認真抓好春季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

三要認真抓好新農村建設。各鎮區、各部門要圍繞各自的新農村重點村建設任務,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以赴抓落實。特別是要加快鎮房家村、監軍鎮西寨村、雙星村、儀井鎮王家咀村、御駕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師家埝村、御駕宮鎮高豐村等6個省市考核的示范村建設;要提前作好全市新農村建設觀摩會觀摩點準備工作,迎接市上觀摩。

四要積極抓好以核桃建園為主的春季各項林業工作。核桃產業是縣委、縣政府從去年開始主抓的又一主導產業。相關部門及各鎮區要提早動手,周密安排,提前落實地塊,力爭今年春季完成3.5萬畝核桃建園任務。同時要不斷加大造林力度,全力實施三北四期、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確保春季綠化造林完成全年4萬畝任務的80%。要全面掀起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的熱潮,高質量地完成福銀高速兩側經濟林帶的綠化任務。

五要做好春季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安排。當前,要切實解決好春荒期間群眾的生活困難,確保他們生活有保障。各鎮區、民政局要組織干部進村入戶,摸底調查、核實造冊,確保各項救助政策落實到戶、不漏一人。確保五保戶、特困戶、受災戶等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基本生活不發生問題,安全度過春荒。

同志們,今年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各鎮區、各部門務必以更加負責的工作態度、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扎實工作,集中突破,全力推動全縣“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