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全市氣象部署會講話

時間:2022-04-19 11:01:00

導語:書記在全市氣象部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全市氣象部署會講話

同志們:

剛才,局長的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去年全市氣象工作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我完全贊同,各縣(區)回去后要認真組織,全面落實。氣象部門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部門,作用發揮的如何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今天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就是為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的代表,希望氣象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以他們為榜樣,勤奮工作,樂于奉獻,勇創佳績。也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繼續發揚良好作風,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以服務“三農”為重點,氣象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2011年,市氣象局被省局評為優秀基層黨組織,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工作先進單位,有1名測報員被評為國家優秀預報員。局長等2位同志被評為“市農村工作先進個人”。開展的風能、太陽能開發觀測工作更是受到了國家和省局的高度評價。實踐證明,市氣象局的班子是能打硬仗的班子,隊伍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此外,全市氣象系統在行業管理、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提供氣象信息準確及時。針對春旱、5月份的階段性低溫多雨、夏季局部農田漬澇和冰雹等農業災害,積極做好小麥播種期、大田播種適宜期、第一場透雨、水稻插秧期等適宜氣象條件預報,開展了主要作物農業氣象條件動態跟蹤監測,準確及時地了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抗御干旱、階段性低溫、雨情、墑情等氣象信息92期,1800多份,為我市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效果明顯。市地處氣候脆弱區,氣候異常,自然災害明顯加重。干旱已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農作物因干旱受災率居全國前列。面對嚴重的氣象災害,全市氣象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領導下,積極抓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工作。2011年,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過程,協調省人影辦采取空中飛機和地面火箭、高炮的立體增雨作業模式,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水約9000萬噸。開展人工防雹作業73次,有效地控制了作業區內雹災的發生。在暴雨、農業病蟲害、森林草原防火預報等方面提供了準確、及時的氣象服務,特別是北京奧運火炬站傳遞氣象服務及時準確,圓滿地完成了氣象保障任務,獲得了組委會和市領導的好評。

(三)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得到加強。目前,我市已經建成了72個延伸到鄉鎮、主要交通干線和河流的自動氣象站,大幅度提高了氣象信息監測、傳輸的自動化水平。組建了一支覆蓋至村屯、學校、街區的氣象災害信息員隊伍,提高了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能力。建成了雷電、土壤墑情、酸雨和農業氣象等專業氣象觀測網,并利用上級業務部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和衛星監測信息,形成了覆蓋全市的綜合立體氣象監測網,大大提高了氣象災害的監測水平。應用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和鄉鎮精細化天氣預報系統,建立了適應本地氣候規律的預報模式,提高了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及時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有效減輕了氣象災害的損失。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有望在2012年投入建設,它的使用將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市對氣象災害的監測與防御能力。

(四)以行業管理為重點,各項氣象工作長足發展。規范了行政審批工作程序,開展了學校、加油站、小油田等重點行業和易燃易爆場所及新建建筑物的防雷檢測,減少了安全隱患。市政府還印發了《關于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通知》,強化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加強了與信息媒體的溝通,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渠道通暢。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查擺整改制約氣象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組織職工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33000元,開展了支持貧困村活動,使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氣象部門共同努力、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市政府,對工作在氣象戰線上的專家學者和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二、突出重點,切實提高氣象服務水平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全市氣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氣象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各項要求為重點,大力提升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努力提高氣象預測預報準確率,切實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全力做好氣象工作。

(一)圍繞我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工程,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一是抓緊開展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提高全市人工影響天氣監測、指揮作業、通信、效果評估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全市氣象綜合觀測、預報預測和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為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二是努力做好為農業生產氣象服務工作。不斷增強服務的實效性,認真做好重要農事季節和農事活動的氣象條件預報,指導農民充分利用有利氣象條件,科學安排農業生產。要加強對干旱、低溫、冰雹、洪澇等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趨利避害,依靠科技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三是加強對農作物長勢、旱澇區域、森林(草原)防火等監測分析,針對去冬今春以來降水嚴重偏少、土壤墑情較差的情況,提早做好人工影響天氣設備的維護和保障工作,并及時抓住有利天氣過程,積極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作業,為抗災奪豐收提供保證。四是積極開展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為農業政策保險理賠、認證提供科學依據。五是抓好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對氣象應急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健全農村氣象信息服務體系。

(二)圍繞加快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我市處于氣候脆弱區,干旱、低溫、冷害、洪澇、沙塵暴、雷電等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會更趨明顯,迫切需要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因此,全市氣象部門要全面推進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以市突發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工程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提高氣象預報預測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進一步加快公共氣象服務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綜合觀測系統建設,著力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公共氣象產品。

(三)圍繞生態環境變化,提高氣候變化應對和適應能力。氣象部門要結合我市天氣氣候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氣候變化的研究,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對各行各業的影響評估,深入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重點做好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和水資源的影響評估。加快推進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工作,加強監測資料應用和管理,開展風能數值預報開發、試驗和太陽能資源評估工作,為我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供優質服務。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強化防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開展重點工程及項目的防雷審核把關,抓好雷電災害的評估鑒定工作。抓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確保氣象探測資料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扎實工作,銳意進取,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氣象工作在我市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實加大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力度,全面推進氣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之更好地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氣象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氣象工作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加強對氣象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氣象工作納入工作日程,同其他業務工作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一同檢查、一同落實。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氣象工作,分管領導要具體協助抓好氣象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氣象部門協調解決,真正關心和支持氣象工作。

(二)要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地方氣象事業的投入。重點抓好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氣象災害應急服務能力建設和氣象災害監測服務能力建設等重大項目投入,理順投資渠道,建立健全投入機制。特別是財政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大對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建設和科學技術開發項目資金的扶持力度,加強氣象科技創新,推進氣象人才資源開發,積極為氣象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三)要加強防災減災應急能力建設。要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領導,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氣象災害應急管理機制。要編制好氣象防災減災規劃,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基礎設施建設,配置應急氣象服務設備,提高應急響應能力。針對今年春旱的嚴峻形勢,各縣(區)要提早做好人工影響天氣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在搞好人員培訓的基礎上,提前做好各項設備的檢修和維護,特別要做好彈藥的采購工作,確保在有利條件下,能夠迅速、及時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四)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所屬有關部門貫徹實施《氣象法》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不當的行政行為。各級氣象部門要認真執行《氣象法》和中國氣象局新出臺的《氣候可行性論證管理辦法》,強化政府管理職能,加大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信息、氣候可行性論證、氣象雷電災害檢測監審評估、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空中云水資源開發等工作的管理力度,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同志們,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氣象局的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不斷推進我市氣象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為振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