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座談會領導發言范文

時間:2022-01-11 10:30:00

導語:老干部座談會領導發言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干部座談會領導發言范文

各位老同志: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我縣年度經濟運行情況作通報,并就全縣三級干部解放思想動員大會上地委委員、縣委書記同志的講話精神進行傳達。

一、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年第季度,全縣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要任務,搶抓機遇,強化措施,積極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經濟政策,積極抓好抗旱救災工作,全力做好“試點”工作,全縣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一是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年第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實現8.5億元,同比增長10%;完成財政總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7.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億元,同比增長5.5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131元,同比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億元,同比增長14%。第一季度雖然遭遇了百年難遇的特大旱災,但全縣經濟總體上實現了速度、效益、質量同步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第一季度落實投資項目24個大項,235個子項,總投資77.4億元,完成投資12.35億元。同時,120萬噸新型水泥生產線、登峰型焦廠、六沾鐵路復線、象鼻嶺水電站、洛澤河及格鬧河梯級水電站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和重點項目建設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拉動了我縣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三是城鎮化進程有實質推進。一季度投入城鎮建設資金約4000萬元。人民公園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完工,縣城污水處理主體工程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城區收集管網正在進一步完善,城區自來水網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主管網已投入使用,居民區供水管網正在逐步改造完善中。老城區解放路、中山路、民享路、文化路、言嘉路等五條道路的自來水、污水、移動、電信管道管網鋪設及“白改黑”主體工程預計4月底前完成。垃圾填埋場已開工建設,公園路延展段、白鶴路已開工建設。黑石、觀風海等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加油提速。以交通、水利、電力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穩步推進。畢威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啟動通鄉油路143.5公里,啟動通村公路451.72公里,目前已完成75.92公里通村公路的建設;五里崗至火車站道路設計測量工作啟動;體育館建設工程正在籌備中。全縣安全飲水工程和人畜飲水工程進入招投標階段。電網建設步伐加快,投資2.1億元的220kv變電站等輸變電工程進展順利,電力瓶頸制約將逐步得到緩解。

五是“三農”工作排難前進。由于持續的干旱,造成35個鄉鎮500個村389515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到3月31日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3.8萬畝,其中小麥6.2萬畝,馬鈴薯26.16萬畝,蔬菜11.84萬畝,雜糧9.6萬畝;成災面積35.5萬畝,絕收面積16.4萬畝,目前預計減產糧食1.1萬噸,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達22055萬元,農業生產極為困難。目前,全縣春播馬鈴薯種子需求量32萬噸已籌備到位;玉米春播雜交種子需求量850噸已備齊;化肥需求量8.05萬噸(折純),已備量7.2萬噸,農家肥需求量240萬噸,已備200萬噸;農藥需求15噸,已備20噸;農膜需用量1350噸,已備量900噸。到目前為止,馬鈴薯種植不到100萬畝,玉米播種10余萬畝,按計劃實施了烤煙育苗工作。

六是“試點”工作強力推進。三個重點村《參與式扶貧規劃》已經省扶貧辦批復;縣級總規已通過地區評審,已上報省級評審;27個行業子規劃已完成初稿修改,正上報地區有關部門征求意見;目前已完成26個鄉級規劃和17個村級規劃的初稿。同時,三個重點村產業發展項目有序推進。

七是民生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今年第一季度啟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79戶,現已完工296戶。第一期廉租住房建設216套已完成主體工程,第二期廉租住房建設738套已完成工程量的90%。積極推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努力提高人民群眾醫療健康水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1.28%。認真落實中央、省、地關于城鄉低保、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各項保障政策,妥善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一季度共安排各類社會救助資金1826萬元。

八是抗旱救災有效推進。縣委、政府下發了威黨辦發[]28號、29號等6個緊急通知和有關文件、會議精神,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最緊急、最重要的工作來抓。要求各鄉鎮工作落實到人,責任明確到人,全力組織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做好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同時,縣直門及時深入到所聯系的鄉鎮,具體指導和幫助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幫助鄉鎮解決實際困難。縣督察指導組隨時對鄉鎮、縣直部門和35個工作隊的抗旱救災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全力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制定科學合理的供水計劃和應急方案,確保社會穩定;動員、組織群眾和一切可用的農機裝備、消防車積極參與拉水、運水、抽水、提水,最大程度減少和杜絕群眾花錢購水現象的發生;著力解決中小學校、極貧戶、五保戶、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和全縣人民的飲水困難問題。農業、林業、畜牧等相關部門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群眾,到田頭了解災情,指導農民抗旱救災,幫助農民解決抗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電力、油料供應部門加強能源的調度和儲備工作,為抗旱救災提供足夠的電力和油料;氣象部門全天候24小時強化氣象監測和預報,及時氣象服務信息,為抗旱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積極籌措資金,配備人工增雨設施設備,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民政等相關部門組成災情核查組,核查困難群眾缺糧、缺水等與生活直接相關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下拔救災資金,發放救濟糧,切實安排好災區群眾的生活。衛生部門對災區傳染病疫情、突出衛生事件進行監測預警和防控,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好面臨的緊迫問題。目前,共投入各級抗旱救災資金1671.6萬元。

分析第一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抗旱救災形勢嚴峻。此次干旱百年不遇,受災面積大,持續時間長,農作物受災減產嚴重。特大旱情充分暴露了我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水利基礎設施落后的的問題,旱情將有進一步持續擴大的趨勢,抗旱救災工作任務艱巨。

二是農業產業發展形勢嚴峻。由于旱災的影響,在田間農作物出現大面積減產的同時,布局的農業產業發展項目如馬鈴薯種植、種草養畜、核桃及蘋果種植、蔬菜等特色農作物種植等項目,因為干旱,無法種植下去。如氣候未改變,到5月中旬夏收作物基本絕收,加上因干旱不能播種造成拋荒的土地,估計糧食將減產2.5萬噸左右,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41695萬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將減少200元左右。

三是森林防火形勢嚴峻。截至月底,全縣共發生森林火災37起總過火面積3750.85畝,受害森林面積964.99畝,直接經濟損失達百余萬元。根據氣象部門預報,高溫干旱氣候將持續到5月中旬,我縣森林防火工作壓力十分巨大。

目前,已進入第二季度,全縣各項工作正進入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這一階段工作做得好不好、實不實,將直接影響到下一階段各項工作能否有效推進,甚至將影響到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能否完成。通過全縣三級干部解放思想動員大會,再一次明析了全年的工作思路,確定了全年的工作重點,并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落實了思想保障、機制保障和措施保障,我們將按照“四在”農家破難題,以“五心”教育提素質,以“六風”建設創環境,以“七個堅持”謀發展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全力抓好今年各項工作。

一是要扎實抓好抗旱救災工作。將進一步強化農業、林業、畜牧、水利、氣象、民政等相關部門職責發揮,抓好抗旱救災工作,加強抗旱救災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落實到人,責任明確到人,全力組織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做好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著力解決中小學校、極貧戶、五保戶、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是要扎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采取層層落實防火責任、狠抓防火宣傳攻勢、嚴格控制野外用火、重點部位靠前駐防,切實防范森林火災。

三是要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提前抓好農資計劃、資金就位、農資訂購等工作,保障農資供應及時到位。積極開展農資市場整頓專項行動,加大對春季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持續抓好農業科技推廣,為加強培訓助春耕。

四是強力推進“試點”工作。注意子規劃、鄉鎮規劃和村級規劃與縣級總規的結合、與我縣“十二五”規劃編制的結合,注重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延續性。進一步落實責任,對已審批實施的生態畜牧業、經果林等產業發展項目因地制宜,進行實地指導,能保則保、能補則補,高度關注飼料儲備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力求將旱災損失減到最小。

五是全力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工作。認真落實項目“代辦制”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包保聯系制,積極作為、主動作為,確保重點項目能盡快落地、盡快開工建設。

六是夯實“三條底線”,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整治行動,確保實現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降的目標;進一步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抓好人口計生工作;圍繞摘除黃牌警告的目標,扎實扎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七是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拓展更廣闊空間。進一步做好全縣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規劃,積極完善項目前期工作,強化水庫建設、人飲工程、管飲工程、小水窖等水利項目的爭取和落實力度,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電力建設項目建設進度,完成農村配電網建設,確保群眾生產生活用電。統籌安排,合理調度,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順利推進,力爭實現鄉鄉通油路的目標,優化我縣路網結構和通行質量。

八是要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綠色城鎮化步伐。要強化規劃執法,完善征地拆遷安置點的規劃及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全力推進新區重點項目建設和路網建設。同時,以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建設為契機,加大“整臟治亂”工作力度,落實街道保潔人員責任,及時清掃及時清運,確保城區街道干凈整潔。

九是強化稅收征管,切實增加財政收入。積極做好項目規劃,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擠進上級投向的盤子,為財源建設奠定基礎。進一步強化稅收征管,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切實增加政府可用財力。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部門預算試點等相關改革,使財政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推進。

十是推進民生事業建設,構建和諧。全面推進教育、衛生、社會救助、住房保障、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傳達書記在全縣三級干部解放思想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年3月30日,為進一步解放全縣各級干部的思想認識,加快我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經縣委政府研究,召開了全縣三級干部解放思想動員大會。縣四大家領導、縣直副科級以上單位班子成員,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全縣個村(居)黨支部書記共1200余人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是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實施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試點工作之時,在全國“兩會”勝利閉幕之際,在全縣上下緊張進行抗旱救災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全縣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是建縣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遠的一次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得到了地委、行署的高度關注,地委秦如培書記百忙之中,親臨、到會指導,并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各族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搶抓機遇,奮力拼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績,并對我縣下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的發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會議期間,與會同志還參觀了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了解了我縣發展的新成就和下一步準備謀劃和實施的一大批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

會上,中共畢節地委委員、縣委書記作了《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真抓實干、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而努力奮斗》的講話。興友書記在大量調研基礎上得出結論,我縣“富裕起來的人們需要奮發圖強,在貧困線掙扎的鄉親需要脫貧。”“但我們的干部思想觀念尚需進一步解放,思路還需進一步明晰,作風還需進一步轉變。”而阻礙我們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思想欠解放、觀念需更新、抓不住機遇、百姓難脫貧、跨越難實現。為此,興友書記強調,全縣各級干部要“解放思想抓創新,搶抓機遇謀發展,轉變作風抓落實,實現跨越找途徑”。

找準了原因,興友書記進一步為我們闡述了為何要解放思想,他說:“解放思想與社會變革和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是引領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脫貧致富的迫切需要,是構建和諧的必然選擇,是掃除發展障礙的有力武器。”可見,解放思想是當前我縣干部職工迫切需要解決和落實的問題,是我們各行各業開展工作的先決條件,我們要在工作中加以貫徹和落實。

當然,解放思想不是短時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發展、循序漸進,在革舊鼎新中逐漸成熟和完善的過程。為此,興友書記要求我們重點是從七個方面“解放出來”。——一是從狹隘的固步自封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開放發展;二是從急功近利的短期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長遠發展;三是從因循守舊的本本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創新發展;四是從唯條件論的畏難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突破性發展;五是從坐而論道的說教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合力發展;六是從“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謀求自主發展;七是從論資排輩的保守思想中解放出來,謀求高位發展。興友書記還強調:“解放思想重點在實踐,核心在發展,目標是奪取‘試點’工作的新勝利”。

講話再一次明確了縣委、政府年的奮斗目標:在年實績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18%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6%以上;糧食總產量增長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城鎮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500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以上,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億元,新增211%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9%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91‰以內;城鎮化率提高1.5個以上百分點。

在完成好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指標任務的同時,縣委、政府遵循“遠謀近施、遠近結合、未雨繆謀、謀劃未來,實現新跨越”的工作思維,提出了以“四在農家”破難題,以“五心”教育提素質,以“六風”建設創環境,以“七個堅持”謀發展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努力實施強農穩縣、扶貧助縣、項目立縣、工業富縣、旅游強縣、科教興縣“六大戰略”,深入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五大建設”。力爭把我縣建設成中國高原濕地草海旅游觀光勝地,生態畜牧養殖基地縣,優質煙葉基地縣,無公害蔬菜基地縣,優質農畜產品加工基地生產縣,中國馬鈴薯生產基地縣,烏江源治理經濟林種植示范縣。著力打造平安、生態、開放、文明和和諧。

為實現這一目標,興友書記指出:我們要以“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的“四在農家”要求破解“三農”難題;以“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誠心獻給他人、愛心獻給社會、信心留給自己”的“五心教育”提升全民素質;以“正黨風、清政風、純民風、濃學風、轉作風、抓行風”的“六風”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試點”為契機助推發展,以新型工業化引領發展,堅持以城鎮化拉動發展,堅持以合理利用資源科學發展,堅持以改善發展環境支撐發展,堅持以構建和諧社會協調發展,堅持以黨的建設保障發展的“七個堅持”謀劃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堅持領導帶頭、先試先行,各級領導要做干事創業的排頭兵,要做振奮精神的領路人,要做科學發展的實干家。

各位老同志:

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需要全縣各級干部職工精誠團結和奮發努力,更需要全縣離退休老干部發揮“余熱”。我們相信,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干部職工的協調努力下,在全體老干部職工的關心、支持下,的經濟社會事業定將會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