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本本主義讀后有感

時間:2022-04-21 09:00:27

導語:反對本本主義讀后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對本本主義讀后有感

按照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花了一天時間,認真學習了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頗有體會。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是同志的經典著作《反對本本主義》的第一部分。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講“你對于某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言權”,猶如一聲斷喝,將尖銳的矛頭直指那些不深入實際調查就針對某個問題胡亂發言的人。就是在今天讀到這里,我們也不得不汗顏。我們中曾經有多少人,不懂裝懂,曾經自以為是地對某些自已不堪了解的東西指手畫腳.....倘若我們對某個問題沒有深入調查了解就胡亂發言,隨便決策,我們應當有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之感。

緊接著,文章用了14個字,4個感嘆號,分四個自然段,用近乎深惡痛絕的語氣指出了對有些共產黨員不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就胡亂發言的憤慨。

細細品來,不難發現,這非常平凡,經常在口頭上說的14個字的力量,經過這種藝術性的加工,在這里其影響力遠遠勝過了那些冗長的長篇大論、無病呻吟,而真的是字字千均,擲地有聲,深深地撞擊了我的心靈。

調查研究,才是正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將調查比作“十月懷胎”而解決問題就象“一朝分娩”。調查之于解決問題,就猶如母親只有體味了艱苦的“十月懷胎”,才可能會順利的“一朝分娩”。由此便引出了文章的主題,---本本主義的探討,那么這種非科學的本本主義該如何糾正呢?只有一種方法---向實際情況作調查!

“共產黨的正確不動搖的斗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里,又來源于文秘寫作網里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在群眾的斗爭過程中才能產生的,這就是說要在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實際經驗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我黨革命斗爭中的重要性。很多人說,馬克思主義者認識世界和克服主觀主義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會作調查,而的觀點再一次印證了這一說法,而后又用四個感嘆句及自成一段的結構發出了對某些“飽食終日、坐在機關里打瞌睡,從不肯伸只腳到社會群眾中去調查”的革命同志的疾呼,發出了“到斗爭中去、到群眾中作實際調查”的號召。

反復強調要在做評論之前要深入實際調查,可是怎樣才能真正搞好調查呢?文章又提出了正確開展深入調查的方法----調查技術的探討,該章節內容對于我們機關干部具有非常實際的指導意義。

首先,他指出“要開調查會作討論或調查”,我們身邊很多人僅僅憑借個人經驗做事,處理問題,這顯然是欠妥的,經驗論的論述自古以來已經受到很多人的批判與駁斥,憑借經驗的方法是容易犯錯誤的。那種不經過大家辯論討論探討,不經過團體的各個部分的深思熟慮就草率下的結論,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確的結論的。接著指出,“調查會到些什么人?”“開調查會是人多好還是人少好?”“要定調查綱目”、“要親自出馬”,這些都是為了獲取更為全面的信息,更好地了解目標課題,對它有全面的認識做鋪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時至今日,對于我們還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隨后,強調“要深入”,特別針對沒有從事過調查研究的人給出了方法,“初次從事調查工作的人,要作一兩回深入的調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處地方,或者一個問題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處地方或者一個問題。往后調查別處地方,別個問題,就容易找到門路了”。論述雖然簡單,但卻一語切中要害。最后還強調了“要自已做記錄”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自已親自動手做調查記錄,才能得到第一手資料。就調查的技術七個方面的論述都非常詳細全面,也非常的有借鑒作用,對于今時今日的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通過學習此文,對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觀主義和工作中的官僚主義,養成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工作之風,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細細品味這篇文章,覺得他既是一篇熱情洋溢的演講稿,又是一篇關于如何做好調查研究的培訓教材,有時需要大聲朗誦,方覺得暢快淋漓,有時覺得需要細細研讀,在筆記本上記下點什么?需要繼續鞏固,才覺得放心。

在文中還指出:“盲目地表面上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正真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辦法。”“妙”在哪里?“妙就妙在不動腦筋,不深入實際調查,具體制定適合本地的具體方案,只有生搬硬套,明明影響了發展,造成了損失,卻因看上去“沒犯錯誤”而難于追究之責任。

因此,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有為和無為,按政策規范管理是有為,放活政策同樣是有為,有時對一些不違反原則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許的態度也是有為。如果把管理變成了管制,搞得許多好事都辦不成,無論多忙多累,也是無所作為,衡有為的標準就是有利于投資興業,有利于國富民強,我認為我們今天的管理就是服務----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政策吃透,把上級政策和本地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開展工作。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肩負著帶領人民群眾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和解決辦法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