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暫行規范第五章
時間:2022-03-10 09:44:00
導語: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暫行規范第五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暫行規范--第五章管理制度
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實行規范運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一、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一)建立崗位職責制度。根據機構的工作職責和人員編制情況。科學設置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基本職責。每年將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具
體崗位,切實做到機構工作人員分工合理、任務飽滿、職責明確、便于考核。
(二)建立績效考核和獎勵制度。可從“德、勤、績、效”四個方面設置具體考核標準。其中,“德”主要是反映職業道德水平和遵守服務準則情況;“勤”主要反映出勤和走訪服務對象情況;“績”主要反映完成崗位職責和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情況;“效”主要反映工作效率和創造性工作、合理化建議等情況。以上四個方面分別占總評分的20%、20%、40%和20%,年終進行考評,評定結果可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等級,對考核優秀的人員,適當給予獎勵。對積極開發新的服務項目、工作成效突出的人員,可設單項獎。對連續兩年考核不稱職的人員應予辭退。評分可通過服務對象評價、員工相互評價和領導評價綜合評定。
(三)建立業務培訓和學習制度。街道(鄉鎮)社區工作人員應掌握的知識、技能標準按照部和省的統一規定執行。縣(區)以上勞動保障部門要組織基層工作人員進行業務輪訓,經考核合格領取國家規定證書的才子上崗,逐步實行全員持證上崗。同時,街道(鄉鎮)機構每半個月應安排一天的業務學習,社區工作人員應每月組織一天的業務學習。對培訓學習情況應做好記錄,每年組織一次綜合考試,考試成績列入年終考核評分的內容。
(四)建立資料臺帳管理制度。各街道(鄉鎮)機構都應根據本規范要求,明確資料臺帳的設置、記錄、責任、管理等要求,設立備齊資料臺帳。
(五)建立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制度。依照本規范,對工作人員的操作規程、計算機操作和網絡管理、服務行為規范等方面作詳細、明確的規定。
(六)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對各類業務經費的收支行為和管理要作詳細規定。專項經費要專款專用,單獨設帳,按時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審計和督查,
(七)建立社區(居委會、村)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根據規范要求,進一步明確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要求、行為規范和績效考核辦法、實行競爭上崗。
二、健全社會監督制度
(一)建立社會監督投訴處理制度。街道(鄉鎮)機構應設立意見箱和投訴電話。對群眾的意見和投訴,應做到當日先有回音,并提出處理或整改時限,按時限告知或公布處理結果,對工作人員的個人投訴,要責令限時改正。對每年被投訴并查實3次以上,情節嚴重的工作人員當年考核應評為“不稱職”。
(二)建立定期征求意見制度。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每季度發放一次問卷凋查,召開一次面向社會各層面的改進服務工作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和收集群眾反映的司題和意見,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確保不斷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