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鎮)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
時間:2022-05-24 05:18:00
導語:縣鄉(鎮)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鄉(鎮)長為各鄉(鎮)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根據《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責任書》對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
二、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農業局、統計局等有關部門,根據《規劃》確定的相關指標和生態退耕、自然災害等實際情況,對各鄉(鎮)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提出考核指標建議,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作為鄉(鎮)耕地保護責任目標。
三、鄉(鎮)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的標準:
(一)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縣人民政府下達的耕地保有量考核指標。
(二)本行政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得低于縣人民政府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考核指標。
(三)本行政區域內各類非農建設經依法批準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后,補充的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面積與質量不得低于已占用的面積與質量,調整補劃的基本農田全部落實到地塊和農戶,并建立健全相應的保護制度。
(四)本行政區域內未發生被上級部門直接立案查處的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違法案件。
同時符合上述四項要求的,考核認定為合格;否則,考核認定為不合格。
四、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遵循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從2007年起每五年為一個考核期,每個考核期內考核兩次。每次考核所在的年份為考核年,考核應在上級人民政府對縣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前完成。
五、考核采取自查、抽查與核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每年組織自查,形成年度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自查報告,自查報告報縣人民政府,并抄送縣國土資源局備案。
(二)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農業局、統計局等部門,每年對各鄉(鎮)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進行抽查,將抽查的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作出預警分析,并報告縣人民政府。
(三)在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中,由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農業局、監察局、審計局、統計局等部門,對各鄉(鎮)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進行考核,并將結果報縣人民政府。
六、全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提供的年度各鄉(鎮)耕地面積、生態退耕面積、基本農田面積以及分等定級的數據,將作為考核參照依據。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家統一的規范要求,建立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信息系統,加強對耕地及基本農田的動態監測,在考核中向縣國土資源局、農業局提交本行政區域內耕地、基本農田的面積和等級情況的監測調查資料,并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提交的數據與上級有關部門監測核查的數據不一致的,各鄉(鎮)人民政府必須按要求作出說明。
七、考核結果全縣通報,年度抽查情況由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農業局、統計局等有關部門進行通報。對認真履行責任目標且成效突出的給予表揚,并優先安排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對履行責任目標中有突出貢獻的個人予以表彰,具體表彰辦法由縣人事局會同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制定。對考核認定為不合格的責令整改,限期補充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和補劃數量、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整改期間暫停該鄉(鎮)農用地轉用和征地報批。
八、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結果作為鄉(鎮)人民政府第一責任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對考核確定為不合格的鄉(鎮),由縣監察局、國土資源局對其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按程序依法依紀處理直接責任人,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辦法,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村級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