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組織制度
時間:2022-09-05 08:05:00
導語:基層組織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城關鎮黨委歷時四天,脫產辦班對全鎮46個村(居)、96名支部書記、村(居)主任進行了系統的政策、理論、法律、科技、制度、廉政教育,使96名農村主要干部的理論素養、政策水平、法律觀念、科技意識、項目意識、發展意識,制度規范、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基層班子戰斗力大大提高。那么,這一舉措的動機、原因、內容、效果如何,為此,自己通過個別訪談、集中座談、考試考核、社會測評等方法方式展開了調查:
一、培訓原因
1、時勢的需求。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把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年1號文件指出,新農村建設關鍵要發展現代農業。黨的十七大提出,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才能更好更快地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譜寫人民良好生活的新篇章。而農村基層干部作為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自己思想的解放程度、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農村發展與穩定。
2、解決問題的要求。在基層干部隊伍中,大部分干部能顧全大局、樂于奉獻,能扎根基層、埋頭苦干、見多識廣、思想活躍、心系發展,但仍有少數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工作運行不夠規范,管理不夠民主。二是黨的建設嚴重滯后,干部管理失范。三是村(居)集體經濟薄弱,村(居)民享受不到發展成果,四是個別班子問題較多,發展合力不夠。五是工作機制不順,班子建設欠帳太多。六是發展經濟缺乏招數,招引項目沒有路子。七是維護穩定責任不實,越級上訪時有發生。八是農民教育不夠經常,文化建設嚴重滯后。九是個別干部違紀違規,投資環境欠缺。十是培訓抓的不夠,班子素質不高。十類問題歸納起來,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黨員干部自身的問題。目前,農村當中有很多能力強,有一定經濟頭腦的人,常年在外務工,導致村干部隊伍中和黨員干部隊伍中,新鮮的血液不足,造成干部年齡老化,知識退化現象。這些干部中有的發展能力不強,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導致個人致富就有一定困難;有的因子女上學、就業、成家的問題日夜操勞,很少有精力去想怎么帶領群眾致富,工作更無創新;有些干部辦事和解決問題還是憑老經驗,工作靠老方法,導致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會用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干部放松了學習,工作作風有待改善,行政命令的多,示范引導的少,遇到發展現代農業問題束手無策,導致群眾有時誤解。
二是農村改革的深化帶來的問題。農村稅費改革的徹底,使鄉鎮基層干部,由原來的“催糧收款、刮宮引產”到現在“指導生產、抓好治安”,好象無具體目標任務、無所事事。工作重心的轉移,農村基層干部主動到農戶指導生產,抓工作的時候也少了。改革后村里的陳欠款不能收,村級債務多,辦公經費緊張造成村里要辦的事情不能辦,部分群眾認為干部能力差。以上由農村改革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有的嚴重影響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或者一時還不能夠適應新的要求。
三是市場經濟的沖擊帶來的問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使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面向市場,優化結構,注重效益的新階段。部分基層干部也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一心一意謀求個人致富,無力抓集體經濟,導致村集體經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村級組織凝聚力差,出現了有事無人干,無錢辦好事的局面。基層干部和農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思想觀念的復雜化,個人追求的趨利化,群眾活動的分散化等等,給基層干部開展工作,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整體素質帶來了新的制約。
二、培訓的方式和內容
1、精選培訓專題,編寫培訓教材。鎮黨委在充分調研的同時,精選了與村黨支部、村委會日常工作相切近的12個培訓專題,即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科學發展觀、村(居)委會組織法、民爆物品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十七大報告、農村基層政策、黨風廉政建設、新農村建設、基層干部警示教育、農村經濟發展項目及城關鎮系列制度等內容。結合農村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內容,可操作性強。培訓內容統一編印成書,參訓干部每人一書二本,即一本培訓教材、一本學習筆記、一本工作筆記。要求每位學員寫筆記不少于1萬字。
2、聘請12位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鎮上聘請了縣委組織部、宣傳部、司法局、民爆公司、縣發展計劃局、檢察院和縣委黨校理論講師等部門的主要領導或業務骨干分別就十二個專題進行輔導培訓。
3、封閉式辦班培訓培訓在縣委黨校統一進行,將學員統一納入黨校教學管理,制定了嚴格的培訓紀律,學員統一食宿、統一培訓、確保培訓紀律嚴明,取得實效。
三、培訓效果
為了檢驗學習效果,黨委采取了閉卷考試,即興演講形式進行檢測,將教育培訓推向高潮。
1、考試成績普遍良好。培訓結束后,對全體學員就培訓的內容統一命題進行考試。考試結果90分以上的31人,80-90的78人,70-80分1人。
2、即興演講個個涌躍。各村(居)支部書記、村主任結合本村(居)實際,就如何當好村(居)支部書記、村(居)主任做了精彩演講。110名學員每人上臺演講不超過8分鐘,根據演講情況,現場打分,評出了楊福民、王三牛等5名優秀,黨委分別給予了表彰獎勵。
3、爭項目、謀發展的意識普遍增強。通過培訓,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的項目意識、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各村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利用外出務工人員、在外親友、在外工作的故土人等一切關系,宣傳本村發展優勢,積極爭引項目、資金,積極發展本村的各項社會事業。
四、建立了經常性教育培訓機制
鎮黨委、政府把對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基礎工程來抓,制定了詳細的年度培訓計劃和五年規劃,并結合全鎮實際,制定了基層干部定期學習培訓制度。每年為基層干部配齊學習材料、學習筆記本、心得體會本,要求基層干部每天自學2小時以上,每月寫一篇心得體會,每年寫筆記4萬字以上。鎮上每季度組織一次學習交流,并對學習積極、有培養前途的基層干部選派到專門院校學習培訓,并鼓勵基層干部參加各種在職學習培訓,對10%左右學習成績突出的基層干部進行獎勵,作為考核和任用的依據。(本文已被瀏覽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