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時間:2022-11-05 10:57:00

導語: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精神,就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如下若干規定:

第一條提高認識,強化責任。企業安全生產是全社會安全生產的基礎和根本前提,是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建設“平安**”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保證。根據《安全生產法》及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主體,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履行法定的安全生產職責,增強安全生產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責任。

第二條建立機構,健全組織。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特別是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企業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上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配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他企業應當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同時,各企業要從廠部到車間、班組落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網絡。

第三條完善制度,強化管理。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訂和完善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負責人、車間主任、班組長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自覺制定和完善本企業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操作性強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和規范安全生產管理程序,加強企業生產作業場所的日常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指定專人負責,督促整改,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第四條加強培訓,提高素質。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自覺接受并參加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增強安全法律意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安全生產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企業要對在職職工、新進職工、變換工種職工、臨時工等重點崗位人員加強安全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真正形成“我要安全,我懂安全”的良好氛圍。

第五條加大投入,科技興安。企業必須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提取安全費用制度,組織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投入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設立專門的賬戶或者科目,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投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投入的長效機制,并做到專款專用。同時要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科技進步步伐,積極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不斷改進安全生產設施與條件,實現本質安全。

第六條建立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嚴格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有關安全部門對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建筑施工等企業,必須嚴格安全生產準入條件,依法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從源頭上制止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簡稱“三同時”),對未通過“三同時”審查的建設項目,有關部門不予辦理行政許可手續,企業不準開工投產。

第七條增強安全意識,強化監管職責,市級各有關部門要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協調,依法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凡企業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一律取消明星企業入評、企業主要負責人先進個人入評、市級技術創新資金等申請資格,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

第八條強化行政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到教育與處罰并舉。各級各部門在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的同時,對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存在事故隱患又不采取整改措施、發生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依法從重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做到監管與規范同步。各級各部門在依法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同時,著重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落實防范措施。做到治標與治本結合。把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與安全專項整治結合起來與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結合起來與推行礦山、機械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結合起來,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從而使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得到全面落實,本質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第九條本規定自**年六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