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合規問責規定

時間:2022-11-30 01:50:00

導語:信用社合規問責規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社合規問責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聯社(以下簡稱“本聯社”)工作人員遵紀守法、勤勉敬業,把本聯社建設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金融企業,加強合規風險管理,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銀監會《合規風險管理指引》以及本聯社《合規政策》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工作人員,是指本聯社全部在崗人員,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經營管理干部(中層干部)、普通員工。

第三條工作人員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和崗位職責要求,合法、合規、誠信、勤勉地履行職責。工作人員違規違紀失職的,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問責。

第四條本制度所稱問責,是指管理、監督機構或部門對其管理、監督的工作人員履行崗位職責過程中的違規違紀失職行為,依據本制度的規定追究責任的活動。

按照本制度對工作人員問責的方式有: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解除勞動合同、調離原崗位、解聘專業技術職務、限期調離、誡勉談話、責令書面檢查、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

本制度所稱失職是指工作人員怠于履行崗位職責,應作為而未作為,或者錯誤作為、不當作為,造成本聯社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無正當理由未能完成重要職責目標或重大工作任務的情形。

本制度所稱違規違紀的含義,適用《××聯社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以下簡稱《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的規定。

第五條對工作人員問責,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聯社的有關規定為準繩,處理的輕重應當與工作人員違規違紀失職行為的性質、情節、后果和應當承擔的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高級管理人員有違規違紀失職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經營管理干部有違規違紀失職行為的,按照《××聯社中層干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中層干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執行。

第七條各級工作人員有違規違紀失職行為,但后果或情節較輕的,可以給予誡勉談話、責令書面檢查、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處理。

第八條各級工作人員的違規違紀失職行為同時觸犯本制度的規定和《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的,可以同時適用本制度和《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進行處理。

對前款規定的違規違紀失職行為,本制度和《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章規定了相同的處理的,適用其中的一個規定處理。

第九條參與問責工作的人員徇私舞弊,袒護包庇,報復陷害,泄露秘密,或有其它損害問責工作的行為的,按照《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處理。

第二章工作人員違規違紀失職行為及處理

第十條各級經營管理干部決策嚴重失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問責:

(一)未及時、有效傳達、執行規章制度,或者由于嚴重失誤做出與規章制度嚴重相悖的決定、規定,損害本聯社利益的,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二)經營活動的目的或目標不符合本聯社的利益,或決策、執行、監督的程序和方法嚴重不當,造成重大損失、風險、浪費或惡劣影響,或嚴重影響業務發展的;

(三)經營活動不符合國家經濟政策、監管機關的要求,嚴重損害本聯社信譽、聲譽或造成重大損失、風險的;

(四)重大改革方案的決策、執行工作嚴重失誤,嚴重影響所轄機構的穩定,或有其它嚴重情節的;

(五)由于嚴重失誤超越授權或工作權限,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六)有其它失誤行為,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第十一條各級工作人員未履行或未正確充分履行崗位職責,效能嚴重低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問責:

(一)無正當理由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考核年度未完成計劃安排的利潤指標或其它重要財務、業務指標的,或有其它嚴重情節的;

(二)經營管理活動成本失控,造成重大損失或浪費的;

(三)未完成管理機構布置的重要工作任務,造成重大損失或重大不良影響的;

(四)遲報、漏報、錯報重要數據信息,或不執行規定的重要數據標準,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五)有其它效能低下的行為,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第十二條各級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嚴重失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問責:

(一)措施不嚴密或執行不力,機制不健全或運行失控,方法不科學或運用不當,導致內部控制無效,或者未完成上級機構規定的與合規風險內控有關的業務指標,造成重大風險、損失,或有其它嚴重后果、情節的;

(二)安全工作嚴重失誤,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其它重大責任事故的;或發生重大事故、自然災害、意外事件后,處置工作嚴重失當,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三)工作嚴重失誤,或處置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嚴重失當,嚴重影響營業辦公秩序,或嚴重損害我行信譽和聲譽的;

(四)檢查、排查工作嚴重失誤,重大問題應當發現而未發現;或者發現問題后,查處整改措施不力,整改落實不到位,導致損失或風險隱患嚴重擴大,或有其它嚴重情節的;

(五)重大情況或問題未按規定請示報告,擅自處理而造成不良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六)工作有其它嚴重失誤行為,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第十三條管理機構及其人事監察部門的負責人應當對本機構或部門聘任工作人員工作的合規性、合理性負責,并應當對其管理的工作人員的嚴重違規違紀失職行為承擔責任。

參與人事決策、監督、管理活動的其它部門負責人根據其參與決策、監督、管理活動的程度和作用承擔責任。

各級經營管理干部用人失察失誤,后果或情節嚴重的,應當問責。

第十四條各級工作人員不忠實履行誠信義務,損害本聯社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問責:

(一)本人或授意、指使、強令、脅迫其他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全面履行合同義務或對客戶的承諾,或者不履行本人對本聯社的承諾,后果或情節嚴重的;

(二)利用本聯社的財產或商業秘密牟利或為他人牟取利益的;

(三)言行嚴重失慎,影響惡劣,影響社會公眾對本聯社的信心的;

(四)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受到行政處罰,影響惡劣的;

(五)有其它背信行為,情節或后果嚴重的。

第十五條各級工作人員違反國家關于工作人員廉潔從業的有關規定,違背職業操守,后果或情節嚴重的,應當問責。

第十六條各級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和本聯社關于勤儉辦社的要求,厲行節約,杜絕浪費。

各級工作人員違反勤儉辦社的要求,奢侈浪費,造成重大影響或損失的,應當問責。

第十七條各級工作人員嚴重失職,導致發生案件或重大違規違紀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問責:

(一)發生多起案件或多起重大違規違紀行為的,或發生重大案件或特大違紀行為的;

(二)涉案金額巨大或損失嚴重的;

(三)案件性質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

(四)嚴重挫傷員工積極性的。

第十八條各級工作人員有本制度第十七條規定的失職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嚴處理:

(一)案件和違規違紀行為由上級機構、司法機關、監管機關檢查、調查或違法違規違紀行為人逃匿等非自查途徑發現的;

(二)發生案件和違規違紀行為后瞞案不報,或上報時弄虛作假的;

(三)對案件或違規違紀行為發生前已發現的重大風險隱患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四)案件或違規違紀行為發生后,查處、整改工作不力的。

第十九條各級工作人員有本制度第十七條規定的失職行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免予處理:

(一)自查發現案件和違規違紀行為后,按照規定及時報案,認真查處的;

(二)積極挽回或有效避免資產損失的;

(三)及時、嚴肅處理責任人員,有效整改的。

第二十條下級機構的工作人員多人或多次嚴重違規違紀失職,或者違規違紀失職的后果或情節特別嚴重,按照有關規定受到處理,上級機構及其主管部門的有關工作人員監督管理不力,負有重大責任的,應當問責。

第二十一條各級工作人員管轄的機構有工作人員違規違紀失職的,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對此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應當分別按規定問責。

第三章問責程序

第二十二條各級經營管理干部有違反《中層干部管理暫行辦法》,應主動向管理機構或其負責人提交處理的請求。

經營管理干部有多個領導職務的,應當辭去與違規違紀失職問題關系最密切的一個或數個領導職務。

經營管理干部引咎辭職的申請,經管理機構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三條管理機構調查發現經營管理干部有《中層干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應當引咎辭職的情形的,由主要負責人或由其委托本機構其他負責人勸諭違規違紀失職的工作人員引咎辭職。

第二十四條按照《中層干部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應當引咎辭職的工作人員未按管理機構的勸諭建議在合理的期限內遞交辭呈的,管理機構可以做出責令其限期辭職的決定。

前款限期應不少于三個工作日。

自接到責令辭職通知之日起,除有特殊情況經責令辭職決定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同意外,被責令辭職人應當停職檢查。

第二十五條被責令辭職人未按責令辭職決定規定的期限遞交辭呈的,管理機構可以免去或解聘其領導職務。

第二十六條誡勉談話、責令書面檢查、責令限期改正、責令限期調離、通報批評的辦理程序適用《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違規違紀失職的工作人員在問責前調動到本聯社其它機構的,由原機構提出建議,將材料移送給雙方的共同上級機構;共同上級機構提出意見后,將材料移送給調入機構問責。調入機構應當將處理結果報告共同上級機構,共同上級機構應當將處理結果通報移送機構。

違規違紀失職的工作人員調離后,擔任屬于調離機構和調入機構雙方共同的上級機構聘任的領導職務的,由共同上級機構直接問責。

第二十八條按照《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處理工作人員后,處理機構或部門認為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引咎辭職的,可以直接提出建議,按照本章規定的程序問責。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聯社的其它規定與本制度不一致的,適用本制度的規定。

本制度未盡事項,適用《工作人員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

第三十條本制度由××聯社解釋、修改。

第三十一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