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供水管理細則

時間:2022-02-07 09:45:00

導語:政府供水管理細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供水管理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鎮供水管理,發展城鎮供水事業,保障城鎮生產、生活、建設、營業等各項用水,根據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吉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和《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縣城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內從事城鎮供水和供水設施管理的有關活動。鄉鎮集中供水參照本細則執行。

本細則所稱城鎮供水是指供水企業通過供水管道及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以下統稱用戶)提供的生產、生活以及建設、營業等用水。本細則所稱的供水設施是指供水企業所屬的水庫、水源滲渠、檢查井、輸水管道、泵站、消火栓、閥門井和計量儀表等設施。

第三條縣水利行政管理部門為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鎮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要遵守本細則,依法用水,保護供水設施,對違章用水、污染水源、損壞供水設施的行為,縣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制止和處罰。

第五條城鎮供水實行有償使用,供水企業必須堅持為用戶生產、生活建設服務,提高水質,適應城鎮發展需要。

第六條城鎮供水均須遵守縣政府組織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編制的城鎮供水水源開發總體規劃。

第二章供水水源

第七條根據國家和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標準及我縣城鎮飲用水水源狀況,水源保護區范圍劃定如下:

1、水庫主體工程周圍100~500米,水庫庫區兩側至一道分水嶺,上游至房屋退賠線,水電站周邊100~500米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

2、水閘上、下游河道50~100米,左右邊墩墻外20~50米,泵房及進出口外30~50米為保護區范圍;

3、滲渠水源、取水點下游100米、上游1000米的水域或陸地為保護區范圍。

第八條水源管理部門應當設立明顯標志,明示水源保護范圍及有關規定。

第九條城鎮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應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遵守國家和省有關保護城鎮飲用水水源的規定,不得污染水源。

第十條城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嚴禁從事下列活動:

1、排放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傾倒廢渣、垃圾和有毒、有害物;

2、挖砂、取土、采礦、爆破、放牧等其他破壞和污染飲用水水源的活動;

3、旅游、野浴、垂釣等造成水質污染的行為。

第三章供水工程建設

第十一條城鎮供水工程建設應按照城鎮供水發展規劃及其年度建設計劃進行。城鎮供水工程建設應與城鎮發展速度相適應,建設規模應達到設施運行后可滿足5年以上供水需求的水平。

第十二條城鎮供水工程建設項目應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城鎮供水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應按照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城鎮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建設單位應委托持有相應資質證書的設計、施工單位承擔。

禁止無證或超越資質證書等級和范圍承擔設計、施工任務。

第十四條城鎮供水工程竣工后應按照國家規定組織驗收,未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條新建、擴建、改建的用戶需要增加供水量的,應向城鎮供水企業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后方可納入城鎮供水工程建設計劃。

第四章供水經營管理

第十六條縣自來水公司是由縣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資質審查合格,并經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從事城鎮供水經營活動的合法單位。

第十七條城鎮自來水應供給供水區域內的用戶。在供水管網范圍內的用戶,不得自建供水水源,但用水量較大或者遠離城鎮供水設施,城鎮供水企業不能保證供應的用戶,經縣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辦理登記手續后,可自行建設自備供水設施。

第十八條城鎮供水企業應建立健全水質檢測制度,保證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飲用水衛生標準,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置管網測壓點,做好水壓監測,確保供水管網壓力符合標準。

第十九條城鎮供水企業應當保持正常供水。由于工程施工、設備檢修等原因,確需停止供水的,應當提前24小時通知用戶;因特殊情況不能提前通知用戶的,應當在搶修的同時通知用戶。城鎮供水企業不得刁難用戶或無故停止供水。

第二十條城鎮供水企業實行職工持證上崗制度。水質化驗員、凈水工、管道工、設備檢修工等須經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考試合格(水質化驗員須經省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并取得省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等級證書后方可上崗,上崗后每兩年考試一次。

第二十一條城鎮供水企業應當定期抄錄用戶水表讀數,并按抄錄的水表讀數計算用戶的實際用水量。因特殊情況不能安裝水表的用戶,應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計算用戶的實際用水量。

新建的所有樓房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使用先進的智能計量器具,實行一戶一表、水表出戶、抄表到戶、計量收費。設計、施工單位應將水表分片集中安裝在公共管廊(井)內,其費用由開發商承擔(該費用攤入建筑工程總造價),否則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將不予驗收。

第二十二條供水企業要加強對供水范圍內用水計量器具安裝工作的管理,對尚未安裝計量器具的用戶要限期安裝,逐步實現所有用戶按計量標準用水和繳費。

于用戶原因造成不能查抄水表的,在恢復正常抄表前,按照前3個月中最高月用水量計收水費;非用戶原因水表故障不能計量的,按前3個月平均用水量計收水費,并及時恢復正常計量。

第二十三條用戶應當按合同約定繳納水費。逾期未繳納的,城鎮供水企業可下發催費通知單,三日后按合同約定向用戶收取違約金。無正當理由或特殊原因連續兩個月不繳納水費的,城鎮供水企業應當提前3日通知用戶,按照國家規定暫停供水。用戶繳納水費和違約金后,城鎮供水企業應在48小時之內恢復供水。

第二十四條城鎮供水企業與用戶應當簽訂供用水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無故不簽訂合同的用戶,供水企業有權停止供水。

拆除舊建筑物、用戶產權變更、停止用水、恢復用水、變更用水性質等,應向城鎮供水企業提出申請并結清水費后,方可辦理相關手續。用戶不得擅自變更用水性質。

因特殊原因暫未安裝水表的用戶人口增加時(包括臨時用水),應及時向供水企業申報,新增人口用水不足半月的,按半月收取水費。超過半月的按全月收取水費。不得虛報、瞞報用水人口。用戶人口減少時,應持有關證明材料到城鎮供水企業辦理手續。用戶臨時用水,應先到城鎮供水企業辦理手續,否則按盜水處理。

第二十五條嚴禁盜用城市公共供水。用戶以不計量或少計量用水量為目的,移動、改裝、改造、損壞、拆除水表或在表前取水的,屬于盜用城市公共供水行為。如發現此行為,從上次抄表之日起,按管徑流量計收水費。

第二十六條城鎮供水實行水價分類。根據使用性質分為居民用水、行政事業用水、營業用水、工業用水、特種行業用水、建筑用水等。

1、居民用水是指居民生活用水(包括中小學、幼兒園用水);

2、行政事業用水是指黨、政、軍機關及其所屬的事業單位、教科文組織、社會團體的用水;

3、營業用水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所需的用水;

4、工業用水是指工礦企業從事生產的用水;

5、特種行業用水是指從事特種服務行業的用水(包括美容美發、歌舞廳、茶座、保齡球、洗浴、洗車等用水);

6、建筑用水是指基建工程所用水。

第二十七條建設施工單位施工需要基建用水時,應當向城鎮供水企業提出申請,供水企業同意后按標準計量收費。

第二十八條城鎮供水水價的制定,應遵循“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產用水成本加稅金加合理利潤,經營及其他用水合理計價”的原則,由縣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縣物價主管部門確定,經上一級物價主管部門同意,報縣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九條水表損壞失靈或表內銹蝕無法抄錄時,經驗證按國家標準向用戶收取水費。

第三十條禁止任何用戶使用城鎮統一供應的自來水澆地、沖洗車輛等浪費和違規用水行為。

第三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盜用、轉供、轉售城鎮供水。

第五章供水設施管理

第三十二條城鎮公共消防設施由城鎮供水企業負責組織安裝和維護,公安消防部門負責驗收和使用。除火警時使用外,任何單位和組織不準擅自動用,對違反者,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按偷水處理。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時,須經城鎮供水企業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三條城鎮供水企業應當嚴格管理供水設施,定期檢查和維修。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侵占、拆除、改裝和遷移城鎮供水設施;確需拆除、改裝和遷移城鎮供水設施的,須經縣城鎮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一切費用由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承擔。

用戶不得擅自開閉城鎮供水管道閥門。

第三十四條涉及城鎮公共供水的工程,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報請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經查明地下供水管網情況,因施工影響城鎮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由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承擔。

第三十五條在規定的城鎮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周圍5米,主管道兩側三米以內的地面和地下均為安全保護范圍,禁止挖坑取土、修建筑物或進行其他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活動。

第三十六條城鎮供水企業應當制定城鎮供水設施規劃,按規劃對管網、集水井、水池、儲水池等城鎮供水設施進行涂襯、清洗和消毒。

第三十七條供水主管線的管道由縣自來水公司負責維修和管理。

支線閘門及出水口(不含閘門)的管道在保修期內由建筑開發單位負責維修,已過保修期的由物業部門負責管理和維修,費用從物業基金中支付,也可委托縣自來水公司維修和管理,沒有物業基金的用戶自行承擔費用。

從支線出口至用戶室內(含水表),由用戶自已負責管理和維修,費用全部由用戶自行承擔。

用戶自行建設的與城鎮公共供水管道連接的戶外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必須經城鎮供水企業審批并驗收合格后,移交給供水企業統一管理。

第三十八條在供水管網內新建、改建、擴建的房屋按建筑面積向城鎮供水企業繳納二次供水管網建設費,收費標準由物價部門按規定程序核定。供水管網建設費由城鎮供水企業代收,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用于二次供水基本建設和管網改造維護。

對未按規定移交的原自建泵站,開發建筑單位或個人應當繳納二次供水管網建設費,并按照城鎮供水企業的要求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九條對拒不移交自行管理的二次供水泵站的,城鎮供水企業可安裝總水表,居民用戶安裝分戶表。自管泵站按分戶表代收水費,城鎮供水企業可根據總表數給予一定的優惠,合理收取其代收的水費。

第四十條設有自備水源用戶的供水管網系統需與城鎮公共供水管網連接的,其供水管網設計必須經城鎮供水企業同意,并經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主管理部門批準。用戶在管道連接處,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城鎮公共供水水質。

使用或生產有毒有害物質的用戶,應當采取間接的方式取水,其內部管道不得與城鎮公共供水管道直接連接。

城鎮供水管網區域內不予審批取用地下水,已經審批的自備水源到期后應當停止使用。雖未到年檢時限,但工業用水建設時間達12年(從建水源起至12年以上)、營業用水建設時間達10年(從建設水源起至10年以上)、淺水井建設時間達5年(從建水源起至5年以上)的自備水源同時廢止并停止使用,自備水源一律安裝計量器具計量收費。

第四十一條禁止下列破壞城鎮供水設施或者危害城鎮供水安全的行為:

1、私自啟閉供水閥門;

2、擅自移動、拆卸、損壞計費水表;

3、盜竊供水井蓋、閥門、管道等;

4、在城鎮公共供水管網上直接裝泵抽水;

5、向城鎮公共供水設施排放污水、傾倒垃圾或向輸水暗渠檢查井內排放雜物,機動車輛在輸水暗渠非路口地段通行;

6、擅自從公共消防栓取水用水或者損壞公共消防栓;

7、其他損害城鎮供水設施或者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需要使用城鎮公共供水的新用戶,必須先向城鎮供水企業申請、登記、注冊,并經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安裝使用。

第四十三條凡需委托城鎮供水企業代修、代管供水設施的用戶,其設施應當符合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產品型號。

第四十四條新建住宅樓房,應當安裝總水表和分戶水表,費用由建筑開發商承擔,總水表由城鎮供水企業負責維修管理,分戶水表由房屋產權用戶負責維修管理。

第四十五條計量器具由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定期進行檢定。

第四十六條城鎮供水企業應當承擔城鎮公共供水設施的維護和更新改造工作。投入運行的供水設備應按國家規定足額提取折舊基金。

第四十七條二次供水設施應定期涂襯、清洗和消毒。二次供水設施的產品質量和二次供水水質,應當定期檢測。

第四十八條居住在二次供水區域內的用戶,除正常繳納水費外,一至頂樓的用戶還要繳納二次供水加壓費。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細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違反本細則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請縣政府批準,責令其停業整頓,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細則第二十三條規定,拒不繳納水費的,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非經營性用戶,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經營性用戶,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給予一定時間的停水處罰。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細則第三十九條規定,即拒不移交泵站又不安裝總水表繳費的用戶,城鎮供水企業可以停止供水。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細則第二十七條規定,建設施工單位擅自使用城市自來水的,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責令其停止使用,并補交所用水量的水費。

第五十四條違反第二十五條規定,用戶以少計量、不計量或表前接水的,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停止使用,并按《關于打擊竊水違法犯罪有關問題的聯席會議紀要》(吉公辦字[2003]64號)執行。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細則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水質污染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細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依據國家和省相關規定,按盜水處罰。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細則第四十條第一、第二款規定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水質污染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十八條阻撓或妨礙城鎮供水企業管理人員正常工作的,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改正,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十九條城鎮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城鎮供水企業的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六十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