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辦法
時間:2022-03-06 02:11:00
導語:縣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縣鄉鎮、村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方便群眾申請法律援助,使法律援助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陜西省法律援助條例》,制定如下管理辦法:
一、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性質
法律援助工作站是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依托鄉鎮(街道)司法所設立的,代表鄉鎮政府管理和組織實施本轄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工作站應積極爭取所在鄉鎮政府對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保障本鄉鎮法律援助工作與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工作站實行主任負責制。
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主要職責
(一)協助上級法律援助機構監督管理本轄區法律援助工作。
(二)接待來訪群眾,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出具法律意見書。
(三)受縣法律援助中心委托,按照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陜西省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受理并初步審查非訴訟及民事法律援助申請。
審查內容包括:
1、申請人的身份狀況;
2、申請事項是否屬于法律援助的范圍;
3、申請人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是否真實;
4、申請材料是否齊全;
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出具書面審查意見,及時移送本縣法律援助中心,由縣法律援助中心決定是否準予法律援助。
(四)接受縣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辦理縣法律援助中心批準的法律援助案件和法律援助事項。
(五)收集和總結典型案例,負責組織、協調本轄區法律援助宣傳工作。
(六)負責本轄區法律援助統計工作,收集并上報本轄區法律援助信息材料,負責法律援助對象的調查摸底工作。
(七)盡職盡責地做好上級法律援助機構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管理
(一)法律援助工作站是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基層的工作機構,統一設立在司法所,統一命名為:“彬縣法律援助中心XX(鄉鎮名)工作站”。
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由司法所負責人兼任。
(二)法律援助工作站應當有辦公場所、有牌子、有印章,建立法律援助咨詢登記冊和法律援助案件登記冊,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員公示牌,并建立健全來訪接待制度、法律援助申請審查制度、學習和日常管理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工作規范運轉。
(三)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縣法律援助中心指導下開展工作,接受縣法律援助中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法律援助服務一律為無償服務,不得以法律援助名義承攬、辦理非法律援助案件或其它有償服務。
(四)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和非訴訟法律援助事項,必須報縣級法律援助中心審批并接受其指派。
(五)法律援助工作站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卷宗統一送交縣法律援助中心歸檔存放,卷宗的質量檢查由縣法律援助中心負責。
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本站工作人員承辦或指派其他人員承辦的法律援助案件,在辦結后15日內,應當將案件材料移交縣法律援助中心審查并統一歸檔。
歸檔的案件材料包括:法律援助指派函;委托協議及其他委托手續;起訴書、上訴書、申訴書等法律文書副本;會見委托人、當事人、證人談話筆錄及其他有關調查材料;開庭筆錄;答辯狀、辯護詞、詞等法律文書;裁判文書、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副本;由法律援助中心簽發的與案件有關的各種文書送達回證;結案報告表;其他與承辦案件有關的材料。
(六)法律援助案件辦案補貼標準由縣法律援助中心核準發放。
法律援助工作站不得私自克扣、截留縣法律援助中心發放的辦案補貼;凡私自克扣、截留縣法律援助中心發放的辦案補貼;凡私自克扣、截留挪用辦案補貼者一經查實,將進行嚴肅處理。
(七)縣法律援助中心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業務培訓,時間不能少于一周。縣法律援助中心每年至少要召開一次法律援助工作站負責人的聯席會議,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討搞好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在日常管理中,縣法律援助中心應當定期或不定期派人到各種法律援助工作站了解情況,指導和協助法律援助工作站開展工作。
(八)法律援助工作站可以采取派員到法庭旁聽、審查結案材料、評估辦案質量、回訪受援人等方式,督促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員盡職盡責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確保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
法律援助工作站要加強對本轄區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以及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法律援助服務水平。
- 上一篇:法律公證服務收費辦法
- 下一篇: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