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辦法
時間:2022-03-10 04:13:00
導語: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納要》,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保證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以下簡稱俱樂部)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俱樂部的性質是:創建單位利用自己擁有的體育場館、人才等社會資源,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國家倡導并引導發展的社會化青少年體育組織。是青少年體育抓“三邊”(抓身邊的組織、建身邊的場地、開展身邊的活動)建設的重要內容。
第三條俱樂部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青少年體育興趣、愛好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青少年體質,并向其傳授體育運動技能,發現培養體育人材。
第四條俱樂部的管理
(一)河南省體育局負責全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
(二)省轄市和縣(市、區)體育行政部門負責轄區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
(三)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依托單位負責該俱樂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條俱樂部是在體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由申請單位負責創建,并接受教育、民政、物價等管理部門的指導。
第二章創辦俱樂部的條件及申辦程序
第六條創辦俱樂部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申辦單位領導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重視青少年體育活動;
(二)有開展活動所需經費和較好的體育場館設施,有一定數量符合各運動項目技術標準的器材設備;
(三)有管理人員和持有《體育教練員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的體育指導員;
(四)有俱樂部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
第七條凡具備上述條件的各類體校、體育場館、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大、中、小學校以及城鎮社區均可創辦俱樂部。
第八條凡擬創辦俱樂部的單位應向當地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簽訂組建俱樂部事宜的協議書,經省市體育部門審核,報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方可開辦。
第九條俱樂部要依照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頒發政字〔2000〕055號文件《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向當地民政部門注冊登記,合法進行,并自覺接受登記機關的監督檢查。團體和個人會員的收費標準,要合理定價,報當地物價部門批準。
第三章俱樂部活動
第十條俱樂部的規模:綜合性俱樂部會員人數一般不少于1000人,活動規模不少于每年20萬人次。單項或小型俱樂部人數不少于500人,活動規模不少于每年10萬人次。要保證會員每周參加俱樂部活動2-3次,每次活動在1小時以上,節假日、雙休日積極組織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競賽或交流、培訓活動,吸引周邊更多的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
第十一條俱樂部開展活動的重點及項目設置:俱樂部開展活動的重點是全民健身,但也從中發現培養體育后備人材,二者可以包容,不能相互替代。工作的著眼點是青少年廣泛參與,以最大容量組織青少年開展活動,形成規模效益。活動項目設置,可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開展的96個體育項目開設,亦可結合各俱樂部的具體條件,廣開競技的、非競技的以及青少年喜愛的民族傳統項目。
第十二條俱樂部的活動要有別于傳統的業余訓練和體育教學模式,在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上進行創新和改進,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上用力,貫徹“雙主體育人”思路,創造新型的俱樂部體育活動模式,培養青少年的興趣和愛好,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十三條俱樂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要采取積極措施,避免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加強安全教育。
第四章體育指導員(教練、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
第十四條體育指導員應熱愛青少年體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掌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的方法。體育行政部門和俱樂部要對體育指導員進行培訓,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第十五條俱樂部對體育指導員實行聘任制,在任聘期間每年度予以考評,并結合工作量予以適當補助。
第十六條俱樂部提倡聘任志愿工作者,為社會體育事業作出貢獻。
第五章會員
第十七條青少年入會時應向俱樂部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入會;無法定責任能力的少年入會時,須經其法定監護人同意,方可入會。
第十八條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證由省體育局統一印制。要保證會員入會自愿,退會自由的權利。會員有按時交納會費的義務。
第六章組織機構和管理
第十九條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健全俱樂部的管理機構,加強對俱樂部工作的指導,定期進行檢查。
第二十條俱樂部創建單位有一名分管體育的負責人主管俱樂部工作,把俱樂部的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要通過結構調整建立相應的俱樂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作用。
第二十一條體育行政部門將依據俱樂部的基本條件和活動開展情況實行分等級管理,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七章場地器材、經費、標志
第二十二條俱樂部應給會員提供充足的活動場地以及安全、符合規定的運動器材設備。
第二十三條俱樂部應制訂器材供應計劃,保障開展活動需求,并制訂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管理維修制度,由專人負責管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占、破壞俱樂部的場地、器材、設備。
第二十四條俱樂部的發展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通過國家扶持,適當收取體育活動培訓成本費等資金來源,建立自我運行的良性機制,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因此,俱樂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到資金:
(一)國家、省、市三級體育彩票公益金;
(二)團體和個人會員會費、培訓成本費;
(三)接受捐贈、資助;
(四)接受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委托項目資金;
(五)為社會提供與業務相關的有償服務所獲得的報酬;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五條俱樂部的經費主要用于場館設施的維修;器材添置;形象宣傳;開展培訓、訓練、比賽、業務交流;俱樂部工作人員、體育指導員補貼;辦公活動費及其他開支等。
第二十六條俱樂部資金要保證專款專用,要求俱樂部資金獨立核算,建立銀行帳號,資金使用要有明細表,單獨建立帳目等以備主管部門審核檢查。
第二十七條標志。按國家體育總局要求,每個俱樂部統一掛“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試點單位——中國體育彩票資助”的牌匾。俱樂部會員服裝按統一要求,印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標志。
第八章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八條對在俱樂部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九條對違反本辦法的俱樂部,體育行政部門可給予暫停資助,限期整頓,通報批評、“黃牌”警告、降級直至撤消稱號等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