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廳工作制度
時間:2022-03-15 10:54:00
導語:水利廳工作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則
(一)為使水利廳各項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精神,結合我廳實際,特制定本規則。
(二)廳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員職責時,要按照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要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國家法律、法規,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改革創新,勤奮工作,務求實效;要認真履行職責,依法行使職權,切實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要規范工作程序,精簡會議、公文和一些事務性活動,提高工作效率;要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樹立全局觀念,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團結工作,共同努力,切實落實廳各項工作部署。
二、領導制度
(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的授權,廳實行廳長負責制,廳長主持廳全面工作;副廳長、黨組成員協助廳長工作,按照分工,各負其責,對于工作中的重要情況和重大事件,要及時向廳長報告。對于帶方針政策性的問題,要經過調查研究,向廳長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總工程師協助廳長全面負責技術工作。
(四)廳長負責召集和主持廳長辦公會議和廳務會議。對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如年度工作計劃、各類重點工程項目及水利資金安排、制訂有關規章制度和辦法、重要文件、改革舉措、重大技術方案、水利糾紛矛盾以及其它重要事項,必須經廳長辦公會議或廳務會議討論決定。
(五)一些重要事項及重要情況,由于時間要求緊或廳領導難以集中等原因,經廳長同意,可以通過廳辦公室采取傳簽方式或電話聯系方式解決,若有不同意見,報告廳長決定。
(六)廳長不在肥期間,由廳長指定的副廳長行使廳長職責,并報告省政府總值班室。
(七)廳領導出差期間,分管工作實行接替制度。
三、會議制度
(八)實行廳長辦公會議、廳務會議和廳長專題辦公會議制度。
(九)廳長辦公會議:
1、廳長辦公會議是省水利廳最高行政決策會議。
2、廳長辦公會議由廳長、副廳長、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組成,廳黨組成員、巡視員、助理巡視員、副總工程師列席會議。根據會議內容可安排有關處室和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列席會議。會議由廳長或廳長委托的副廳長召集并主持。
3、會議的主要內容:
(1)傳達通報上級機關的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動;
(2)研究決定廳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審議年度基建計劃、財務預算安排等;
(3)分析形勢,研究部署廳重要工作或階段性工作;
(4)聽取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5)討論、通過由廳制定、的規章制度等;
(6)討論其他有關重要事項。
4、廳長辦公會議原則上每半月召開一次,特殊情況,由廳長決定可提前或延期召開。
(十)廳務會議:
1、廳務會議由廳長、副廳長、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巡視員、助理巡視員、副總工程師、各處室處長(主任)、辦公室副主任組成。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列席會議。會議由廳長或委托的副廳長召集并主持。
2、會議的主要內容:
(1)傳達、學習、貫徹上級有關會議、文件和指示精神;
(2)通報廳黨組會議、廳長辦公會議決定的有關事項和其他重大活動,部署有關工作。
(3)研究決定廳行政方面的有關事項;
(4)總結部署年度工作和階段性工作;
(5)討論其他有關重要事項。
3、廳務會議原則上兩個月召開一次,特殊情況,由廳長決定可提前或延期召開。
(十一)廳長專題辦公會議:
1、廳長專題辦公會議由廳長決定召開,廳長或委托主管廳領導召集并主持,涉及本專題的有關處室(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
2、會議研究、協調、處理、解決工作中的一些專門問題,處理具體的業務工作。
3、廳長專題辦公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
(十二)各處室(單位)需提請廳長辦公會議或廳務會議研究的議題應事先與有關處室(單位)協商一致,并向分管廳長匯報同意后,提前3天報廳辦公室,需匯報的材料事先打印好交廳辦公室。未協商一致的議題,不得提請會議研究。
(十三)廳長辦公會議和廳務會議的組織、記錄及會議紀要的編印等工作由廳辦公室負責。會議紀要由廳長或廳長指定的廳領導簽發。廳長專題辦公會議的組織、記錄等工作由主辦處室(單位)負責;會議紀要的起草由主辦處室(單位)負責,辦公室審核,由廳長或廳長委托主持會議的廳領導簽發,辦公室統一印發。
(十四)廳長辦公會議和廳務會議決定的事項不得隨意改變,由會議決定的有關處室(單位)負責抓落實,廳辦公室負責督辦。廳長專題辦公會議決定的事項由主辦處室(單位)負責督辦。如執行中遇到新情況,需要復議的,經多數廳領導同意后,方可提交復議。
(十五)要大力精減會議,可開可不開的會議或者可以通過發文解決問題的堅決不開;可合并開的會議,盡量合并開;能在廳里召開的不到外面開;能在合肥開的不到外地開。對必須召開的會議要盡量壓縮會議時間,精減會議人員,提倡開短會、開小會。除每年以廳名義召開的全省水利局長會議外,其他會議原則上只開到市,會期一般不超過2天。
(十六)嚴格控制各類學會、協會等社團組織召開和參加的"片會";禁止召開和參加既無明確任務又無實際內容的各類研討會、網絡會、紀念會、座談會、協作會等。確需參加的會議,費用不從機關財務開支的,由分管廳長批準;費用需從機關財務開支的,由處室提出申請,辦公室審查,須經分管廳長和分管機關財務的廳長批準。
(十七)嚴格實行會議審查制度和預算制度:
1、以省政府名義召開的全省性會議,須報經省政府批準;需要臨時召開的全省性會議,應提前15天報送省政府批準。
2、以廳名義召開、要求廳直各單位和各市水利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局性會議,原則上每年1個,最多不超過2個,由廳長辦公會議審定,并須報經省政府辦公廳審批(不含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和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會議)。
3、以處室牽頭、廳名義召開的業務性會議,要求廳直各單位和各市水利部門分管負責人參加的會議,每個處室每年不超過1個,由分管副廳長審核后,廳長辦公會議統一審定,并報省政府辦公廳備案;以廳名義召開,要求廳直單位、市水利部門其他工作人員參加的會議,每個處室每年不超過1個,由分管副廳長審定(以會代訓除外)。
4、擬在下一年度召開的會議,主辦單位應于本年度12月中旬將會議計劃(包括會議名稱、內容、時間、地點、會期、人數經費預算等)報送廳辦公室綜合平衡審核后,報廳長辦公會議批準。
5、要勤儉辦會,廳機關會議經費實行包干使用辦法,嚴格控制經費支出,從嚴執行會議標準,不得突破規定的經費標準,不得擠占其他經費,不得攤派和轉嫁經費負擔,不得在高級賓館和風景名勝區開會,不得借開會之機大吃大喝、發紀念品和組織到風景名勝區游山玩水。
6、廳召開的一般性工作會議的會議文件,包括廳領導講話,原則上不以正式文件印發。
(十八)廳召開的全省性工作會議,一般不邀請各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出席。
四、公文審批制度
(十九)公文審批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省政府、水利部及廳公文處理的有關規定和廳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辦理。
(二十)呈送廳領導的閱批文件,由廳辦公室負責。按照"黨政分開"的原則,黨組收文,由黨組秘書提出分辦意見,分送黨組同志閱批和有關部門辦理。廳收文,由辦公室文秘部門提出分辦意見,經廳辦公室負責人審核后,分送廳領導閱批或交有關處室閱辦。重要的公文,由辦公室負責人送請廳領導閱批。
(二十一)對上級領導機關下達的指示、任務和上級領導交由省水利廳閱辦的批件,由廳長閱批。其中有指名或廳領導已有明確分工的,按指名或分管廳長閱批。
(二十二)廳直各單位和各市水利部門報送廳審批的公文,屬于各處室職責范圍內的事情,由主管處室處理或牽頭處理。處室間對處理結果有不同意見,由處長(主任)協商解決。協調不一致時,把各方意見報廳領導裁決,處室不得將單方面的意見呈報分管廳長閱批。
(二十三)要嚴格辦文時限。特急公文,隨到隨辦;緊急公文應當按時限要求辦理;沒有時限要求的公文,一般在10日內辦結;對一般性請示公文要求在2個工作周內辦結;涉及人財物及其需要協調解決問題的公文,應力爭在3個工作周內辦結;技術性審批文件要在1個月內辦結;確有困難的,應當及時予以說明。對不屬于本單位職權范圍或者不宜由本單位辦理的,應當及時退回交辦的文秘部門并說明理由。
(二十四)審批公文,應寫明審批意見、姓名和時間。審批要正確使用公文批閱用語,對于一般報告性公文,圈閱或簽名表示"已閱知";對于有具體請示事項的公文,圈閱或簽名則表示"同意"。
(二十五)以廳名義發文,文稿由主辦處室或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審核、把關,按照廳公文處理有關規定的要求,由廳辦公室復核后,呈送廳領導審簽。以廳名義制發的上行文,由分管副廳長審閱后送廳長簽發,或者由廳長直接簽發;以廳名義制發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廳長或者分管副廳長簽發。為了工作銜接,如需其他廳領導閱知的,簽發后應當與其他有關領導通氣。
(二十六)廳領導已作出原則決定的事項、會議通過的文件或議定事項的廳發文和必須以廳名義行文的例行報表、一般事務性文件及便函,按廳領導授權,可由廳辦公室主任簽發。
(二十七)涉及其他處室業務的事項,應由有關處室領導會簽。主辦單位與會簽單位有分歧意見時,應相互協商取得一致。經協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主辦處室(單位)可以列明各方理據,提出建設性意見,并與有關處室(單位)會簽后報請廳領導協調或裁定。
涉及省直其他部門業務的文稿,主辦單位要先同有關單位商洽,統一意見后,由廳領導審簽,再由主辦單位送請有關單位的領導會簽;省直其他部門送本廳會簽的文稿,須由廳有關處室閱后無異議并經處室負責人簽字后,再送請廳領導會簽。
(二十八)廳直屬各單位報送水利廳審批的公文,由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簽發。除廳領導直接交辦的以外,各地、各單位向水利廳報送需要審批的公文,應當報水利廳,不直接報送廳領導個人。
(二十九)水利廳文件、廳領導講話如要對外宣傳和簡報印發,必須經廳辦公室審核和廳領導本人同意。
(三十)公文的催辦、督辦工作由廳辦公室負責。
(三十一)省水利廳文件屬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為保證公文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嚴肅性,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各單位處理內部事務及企事業單位、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群眾團體不得以《**省水利廳文件》的文頭印發文件。
五、簽報制度
(三十二)簽報是廳機關處室向廳領導正式請示、匯報工作的書面報告。簽報事由應明確是請示或匯報,原則上應一事一報。能口頭請示的,盡量口頭請示,不必凡事都寫簽報。
(三十三)簽報的主呈對象應明確,不得籠統呈廳領導。每份簽報不得一式多份同時送幾位廳領導。
(三十四)簽報內容應簡明,陳述應清楚,請示類簽報要提出明確意見、建議,并由呈報部門的負責同志審簽后報出。簽報的內容涉及到其他部門職責的,需由呈報部門事先同有關部門協調會簽后方可報送。對協調不一致的意見應隨簽報如實上報。
(三十五)簽報通過廳辦公室登記、初審,由廳辦公室呈送廳領導閱示。簽報運轉過程中不得橫傳,各處室不得將簽報直接報送廳領導個人。領導批閱完畢以后由廳辦公室退回呈報部門。
六、接待制度
(三十六)對廳外人員來廳請示、匯報、研究和商洽工作,各處室(單位)要熱情、周到安排,認真做好接待服務工作,并實行分級接待、歸口辦理、預約聯系制度。接待工作要注意遵循廉政、節儉的原則。
(三十七)上級領導來廳檢查、指導工作,外省水利部門負責同志、省直各單位負責同志和各市、縣(市、區)黨政領導來廳商洽工作,由廳辦公室安排廳領導接待,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
(三十八)各市水利部門和廳直單位負責同志來廳聯系工作,原則上與相關處室聯系并負責接待。涉及幾個處室的,由主辦處室牽頭,有關處室參加,共同接待。對處室難以解決的問題或確有重要事項必須向廳領導匯報時,需與廳辦公室聯系,但一般情況下,有關單位應提前3天將匯報人員及匯報內容報廳辦公室,廳辦公室將預約情況報告廳領導,并征得廳領導同意后,作出具體安排。
(三十九)其他有關部門及不相隸屬單位人員來廳商談工作,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辦理。通過廳辦公室聯系的,由廳辦公室接待或由廳辦公室介紹到有關處室接待;直接與有關處室聯系的,由有關處室接待。
七、領導活動制度
(四十)為使廳領導集中精力研究處理水利工作的重大問題,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水利部統一組織安排的會議和活動外,廳領導一般不專門或專程參加各市水利部門召開的會議,以及有關頒獎、聯歡、照相、剪彩典禮等事務性活動。
各市、各單位一般不要邀請廳領導出席會議和事務性活動,確有需要,應當事先報告廳辦公室,由廳辦公室統一安排。廳領導不接受各市、各單位直接邀請。
(四十一)廳領導外出考察工作,要減少隨行和陪同人員,簡化接待禮儀,輕車簡從,講求實效。
(四十二)廳領導下基層調研、考察工作,需要新聞報道的,由廳辦公室安排,報道內容要經廳領導審定。
(四十三)廳長離肥出差,由本人直接向省政府分管領導報告,同時將前往地點、起止時間、聯系方式通知廳辦公室,由廳辦公室將廳長外出情況報告省政府總值班室。其他廳領導離肥出差,應當在事前向廳長報告,并同時通知廳辦公室,由廳辦公室通報其他廳領導。廳領導短時間內離廳外出,也要隨時通知廳辦公室。
(四十四)各處室主要負責同志離肥出差,須事先請示分管廳長,說明外出理由、地點和起止時間,經批準后方可離肥。
(四十五)各處室負責人不得同時外出,若同時外出,要確定臨時負責人,并報經分管廳長批準,同時報告廳辦公室;一般情況下,各處室所有工作人員不得同時外出,特殊原因,若全部外出,一定要報經分管廳長批準,并向廳辦公室報告。
八、廳印管理制度
(四十六)"廳印"包括省水利廳銅質印(含套印)和廳長個人印章。
(四十七)下列情況使用廳印:
1、省水利廳廳發文,包括:廳領導簽發的廳發文;廳領導授權廳辦公室負責人簽發的廳發文。
2、省水利廳與省直其他單位或有關市人民政府聯合發文。
3、其他需用廳印的,包括:
(1)例行用印可以直接用印:經規劃計劃處負責人批準的全省水利基建投資統計月報、年報以及水利綜合年報等日常事務;經財務處負責人批準的全省水利財務季報、年報以及綜合年報等日常事務;廳發文已經批準的各種廳級證書、獎狀等。
(2)經廳領導或廳辦公室負責人批準的其它事務。
(四十八)上款所指"批準"是指以文字簽批為依據,用印處室(單位)事先必須填寫《**省水利廳使用廳印申請單》,經用印處室(單位)負責人簽字審核后,報廳領導或廳領導授權廳辦公室主任審批,方可用印。
(四十九)廳印由廳辦公室文秘部門指定專人進行管理,其他部門人員不得隨意用印。用印應逐項進行登記、審核,確認符合用印規定后,才能用印。
(五十)文字批準手續與用印登記由廳辦公室妥善保存備查。
(五十一)嚴禁在空白件上使用印章。
(五十二)聯合發文需外借套印印模時,主辦處室(單位)要派專人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