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車輛維護管理制度
時間:2022-03-31 07:53:00
導語:道路運輸車輛維護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道路運輸車輛管理,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確保運行安全,保護環境,降低運行消耗,提高運輸質量,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車輛維護制度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汽車運行安全的基本制度。車輛維護是指道路運輸車輛運行到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必須按期執行的維護作業。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路客貨運輸的經營業戶(單位或個人)、汽車維修一、二類企業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
第四條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管理轄區內道路運輸車輛的維護管理工作,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道路運輸車輛維護
第五條道路運輸車輛的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
日常維護是由駕駛員每日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負責執行的車輛維護作業。其作業中心內容是清潔、補給和安全檢視。
一級維護是由維修企業負責執行的車輛維護作業。其作業中心內容是除日常維護作業外,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并檢查有關制動、操縱等安全部件。
二級維護是由維修企業負責執行的車輛維護作業。其作業中心內容是除一級維護作業外,以檢查、調整轉向節、轉向搖臂、制動踢片、懸架等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容易磨損或變形的安全部件為主,并拆檢輪胎,進行輪胎換位。二級維護必須按期執行。
第六條道路運輸經營業戶和駕駛員,必須按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規定的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對車輛進行維護作業,進口車輛及特種車輛按出廠說明書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道路運輸經營業戶,可以自主選擇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資質認定的二類以上的汽車維修企業進行維護作業。危險品運輸車輛必須到具備危險品運輸車輛修理條件的維修企業進行維護作業。
第八條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資質認定,達到二類以上汽車維修企業開業條件的道路運輸經營業戶,可以對本單位的車輛進行維護作業。
第九條凡從事道路運輸車輛維護作業的維修企業(以下簡稱維修企業),應遵守國家有關法規、標準,按規定的作業規范或說明書進行作業,不得漏項或減項作業。
第十條維修企業實行車輛維修合同制,承修方與托修方應簽定維修合同,并實行竣工上線檢測制度、出廠合格證制度和質量保證期制度。
第十一條維修企業應與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資質認定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簽訂二級維護竣工檢測委托合同書。
第十二條維修企業應配備專職的質量檢驗員和價格結算人員。質量檢驗員及價格結算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第十三條維修企業及價格結算人員,應嚴格執行當地交通部門制定的工時定額,并嚴格按當地交通部門會同物價部門制定的工時費率標準收取工時費。
第三章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檢測
第十四條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檢測分為三類:
(一)、二級維護前的診斷檢測,主要是針對駕駛員的反映和車輛的外檢情況,應用儀器、設備對車輛進行不解體診斷檢測,以確定二級維護的附加作業項目。由維修企業按標準來執行,出具的診斷報告,作為簽訂維護合同的依據之一。
(二)、二級維護作業過程中的檢測,主要是對二級維護生產過程中的車輛維修質量進行跟蹤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由維修企業按標準進行,并作出檢測記錄。
(三)、二級維護竣工檢測主要是對二級維護及其附加作業項目的作業質量進行檢測評定,由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按標準進行,出具的檢測報告,作為維修企業的質量檢驗員簽發出廠合格證的依據之一。
第十五條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應配備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和專職的檢測員,并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證書后方可上崗。
第十六條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應嚴格執行交通部門制定的有關檢測標準、規范和程序,由技術負責人簽發檢測報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應嚴格按當地交通部門會同物價部門制定的檢測費收標準收取檢測費。
第四章管理與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道路運輸經營業戶,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車輛維護制度,并加強管理。車輛的二級維護由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監督管理。
第十八條車輛二級維護出廠前,須進行竣工檢測,并由維修企業的質量檢驗員審驗合格后,簽發出廠合格證。維修企業應開據統一規定的汽車維修項目、費用清單和結算憑證。
第十九條道路運輸經營業戶應持出廠合格證,到當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審核,合格后辦理簽章手續。
第二十條從事駐在運輸超過三個月的車輛,車主應持車籍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委托書,納入駐在地車輛維護的管理。
第二十一條對車輛二級維護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源泉管理為主、路檢路查為輔的原則,主要在車站、貨場、駐地和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置的交通稽查站等作業現場進行。對達到二級維護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的車輛,除車主應自覺按時維護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亦應及時督促車主按時維護。
第二十二條對道路運輸經營業戶,主要檢查道路運輸證二級維護記錄,并作為年度審驗的重要內容。
第二十三條對維修企業,主要檢查其執行國家有關車輛維護規范的情況、經營行為、在質量保證期內的返修率和質量監督抽查上線檢測一次合格率。質量保證期內的車輛返修率應低于5%,質量監督抽查上線檢測一次合格率應不低于85%。
第二十四條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主要檢查二級維護竣工檢測標準及項目的執行情況和經營行為。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五條對違反本規定的單位和個人,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以下規定采取行政措施和行政處罰:
(一)、維修企業不按國家有關標準、規范作業,漏項或減項的,責令完成車輛二級維護作業項目,并處以每車次500一1000元罰款,但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10000元,同時對質量檢驗員可處以警告或30—50元罰款。
(二)、維修企業只收費不維護(買賣或偽造結算憑證、出廠合格證等),收繳其非法證件,并處以2000—5000元的罰款。
(三)、維修企業的二級維護質量低劣,返修率超過5%,質量監督抽查上線檢測一次合格率低于85%的,處以l000元罰款,并限期整改。
(四)、維修企業未實行出廠竣工檢測制度、出廠合格證制度和質量保證期制度的,處以警告和1000—2000元罰款并限期整改。
(五)、維修企業的質量檢驗員及價格結算人員持無效上崗證件上崗的,每人處以200元罰款并限期整改。
(六)、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不按檢測標準、檢測程序和檢測規范檢測或不如實提供檢測結果證明的,處以警告和2000—5000元罰款,并限期整改。
(七)、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不按實際檢測項目計收檢測費的,處以500—1000元的罰款。
(八)、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和檢測員持無效上崗證件上崗的,每人處以200元罰款并限期整改。
(九)、道路客貨運輸經營業戶在道路運輸證維護記錄欄內偽造簽章的,處以500元罰款,并限期補做二級維護。
(十)、道路運輸經營業戶未按規定對車輛進行二級維護,在超過二級維護規定時間15日內,給予批評教育;超過15日的,在道路運輸證上作違章記錄,處以300元罰款,并要求其立即補作二級維護。
(十一)、對累計警告處分三次的有關人員,限期進行上崗培訓。
收繳罰款必須出具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罰款必須按規定上繳同級財政。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對處罰不服,可在收到處罰通知書的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提出復議或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逾期既不提出復議又不起訴且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機關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十七條道路運輸管理人員在執行車輛維護管理工作中,必須依法行政,秉公辦事,熱情服務,不準以權謀私、違法亂紀、玩忽職守、有意刁難,違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 上一篇:機動車維修管理制度
- 下一篇:機動車排放污染物防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