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職務調整制度

時間:2022-06-04 08:12:00

導語:領導干部職務調整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職務調整制度

第一條為進一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競爭擇優、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制定本辦法。

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應遵循的原則:

(一)黨管干部的原則;

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

群眾公認的原則;

民主集中制原則;

依法辦事原則。

第三條調整不勝任現職黨政領導干部以年終考核、平時考察、工作考評、黨風廉政考核、干部監督聯席會通報情況、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群眾來信來訪處理結果等作為依據。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實際可以考慮調整不勝任現職:

(一)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中,立場不堅定,旗幟不鮮明、態度曖昧的;

(二)黨性原則差,缺乏事業心、責任感,對上級決策、決議執行不力,工作拖延、打不開局面,造成不良影響的;

(三)組織領導能力差,決策水平低,連續兩年完不成工作目標任務的;

(四)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漂浮,紀律觀念較差,在領導班子內鬧無原則糾紛,搞小圈子的;

(五)好大喜功,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造成較壞影響的;

(六)年度考核或屆中、屆末考察中,民主測評不稱職票超過三分之一,經組織考察認定為不稱職的;

(七)黨風廉政建設連續兩年被定為三等單位,糾風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不合格單位的;

(八)在廉潔自律方面群眾反映強烈,造成不良影響,經查實問題屬實的;

(九)被組織部門連續進行提醒談話3次、誡勉談話2次,整改情況無明顯好轉的;

(十)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或行政記大過處分的;

(十一)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重大問題的;

(十二)因身體原因休養一年以上,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十三)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重視,應解決而久拖不辦,使群眾重復上訪,造成嚴重影響的。

第五條工作程序

(一)初擬名單。存在上列情形之一者,由市委組織部拿出初擬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名單。

(二)考察核實。組織、紀檢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擬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核實,并向擬調整干部反饋核實結果,聽取本人意見。

(三)綜合分析。認真分析民主測評情況及干部本人不稱職的原因,在征求擬調整干部所在單位黨組織意見的基礎上,向市委常委會書面提出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建議名單及調整方案。

(四)領導談話。市委做出調整決定后,由市委分管領導或主管領導與認定的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進行談話,說明調整理由,做好思想工作,指出努力方向。

第六條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安排。被確定為不勝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按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程序免去現職,并根據不同情況做出如下安排:

(一)降為下一級領導職務;

(二)轉任同級非領導職務;

(三)由原崗位調整到適合本人特點和專長的領導崗位。

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如涉及濫用職權、違法亂紀、嚴重失職瀆職等問題的,要移交執紀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第七條調整后的待遇。對降職任用、轉任同級非領導職務、調整工作崗位的領導干部,其工資、級別待遇均按新崗位予以確定;達到退休條件的,可辦理退休手續。

第八條紀律要求。對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調整,要經市委集體研究討論決定,任何個人不得借調整之名,進行打擊報復,隨意調整干部。市委主要領導應帶頭執行本辦法規定的工作程序,不直接干預正常的調整工作。組織部門應嚴把關口、強化監督,對具體實施結果負責。

對無故不服從調整決定、經教育不改的,按有關紀律嚴肅處理;對被調整的干部,組織部門要繼續予以關心,幫助其改正錯誤缺點,明確努力方向;對在新崗位上進步明顯、政績突出、符合提拔條件的,一年后可重新擔任或提拔任用合適的職務。

第九條以往有關調整不稱職領導干部的規定與本辦法不相符的,一律以本辦法為準。

第十條本辦法由市委組織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