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政務公開制度

時間:2022-07-07 10:15:00

導語: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政務公開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政務公開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公眾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實現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促進廉潔從政、依法行政,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環保部門政務公開工作遵循下列原則:

(一)依法公開。環保部門政務公開工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進行。

(二)客觀真實。公開的內容客觀真實可信。

(三)全面公開。環保部門政務公開的內容除涉及保密規定及無公開價值的以外,逐步實現對社會、公眾全面公開。

(四)注重實效。政務公開工作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循序漸進,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

(五)方便公眾、有利監督。政務公開應當方便公眾辦事,便于公眾知情,有利于公眾監督。

第三條環保部門政務公開工作實現以下目標:

(一)辦事程序簡化,工作效率提高,機關作風明顯好轉。

(二)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廉政建設成效顯著。

(三)行政行為規范,依法行政水平提高。

(四)干部職工民主意識增強,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進一步落實,公眾對環境保護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

第二章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

第五條環保部門政務公開的內容,除屬于國家秘密、國家安全以及涉及社會穩定事項的工作情況外,凡被社會和公眾、企事業單位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和環保工作,按管理權限,經規定的審查程序審查后,對外公開。包括下列內容:

(一)環境質量狀況;

(二)環保部門規章、標準等規范性文件;

(三)環境保護的規劃和計劃;

(四)環境保護機構設置和工作職責;

(五)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批、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資質認可及其他環境保護審批、審核、核準、備案等情況;

(六)排污費征收的項目、標準、范圍、依據、程序和使用情況以及處罰的依據、標準和執行情況;

(七)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查處、行政復議案件處理和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情況;

(八)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和廉政規定;

(九)環境保護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標準、依據、范圍、程序;

(十)納入國家或地方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重大環境保護項目的進展及項目建成后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產生的效益情況;

(十一)群眾關心的其他環境問題和環保工作。

第六條各級環保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通過會議、報刊、廣播、電視、便民手冊、電子觸摸屏、互聯網、政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實行環保政務公開。

第七條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在工作時間佩帶表明身份的胸牌。

第三章政務公開的程序和要求

第八條上級環保部門對涉及下級部門的政務事項,在公開時應注意與下級部門的公開同步進行。

第九條業務主管部門應及時對本部門需公開的內容匯總整理,在規定時限內,報政務公開工作負責部門,統一公開。

第十條對公眾要求公開的其他事項,由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報政務公開領導機構審核,可以公開的應予公開,公開內容應告知有關當事人。

第十一條對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公開后,應收集公眾意見和反應。對公眾提出的合理建議,應當積極采納;對公眾反映的問題,應當及時研究,一時解決不了的,應做出說明解釋。

第四章政務公開的組織領導

第十二條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按本辦法的要求并結合當地實際,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工作。

第十三條政務公開工作實行責任制,應遵循“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工作責任制。

第十四條各級環保部門應當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職責是:組織學習,制定方案,審核公開內容,向社會公開信息,協調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的問題,督促檢查等。領導小組可以下設辦公室,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事宜。辦公室主任可由綜合部門負責人擔任。

第十五條環境保護宣傳部門應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宣傳報道,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第五章政務公開的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各級環保部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應加強對本級和下級環保部門實施政務公開情況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第十七條政務公開工作應納入機關工作人員政績的考核內容。

第十八條各級環保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有效的政務公開工作監督制度,實行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保證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廣泛性和時效性。

第十九條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可以邀請由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企事業單位、街道居委會人員組成政務公開監督小組或聘請監督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監督小組或監督員會議,向他們介紹政務公開工作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第二十條各級環境保護紀檢監察部門應通過設立舉報電話、監督信箱等渠道履行職責,對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監督檢查。

第六章獎懲

第二十一條各級環保部門對推行政務公開工作的優秀單位和成效顯著的同志應予以表彰、獎勵。

第二十二條對不按規定實施政務公開的單位、部門和領導干部,應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同時取消其評選先進的資格。

第二十三條對推行政務公開工作消極、措施不力的領導干部,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采取必要的組織處理措施。

第二十四條對拒不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或在政務公開工作中有弄虛作假等違紀行為的干部,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