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制度

時間:2022-07-07 03:04:00

導語: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制度

第一條為做好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安置工作,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依據國務院、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吉林市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暫行辦法》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人民政府批準列為棚戶區改造計劃的建設項目的拆遷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對棚戶區拆遷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條棚戶區拆遷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房屋拆遷許可。拆遷人應向市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拆遷申請;

(二)建設項目批準文件;

(三)規劃部門出具的批準文件;

(四)國土資源部門出具的批準文件;

(五)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已足額存儲的證明。

市拆遷管理部門應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對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發放房屋拆遷許可。

第五條從事棚戶區房屋拆遷工作的人員,必須通過有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后,持證上崗。

第六條從事棚戶區房屋拆遷工作的評估機構及評估人員,必須依法進行評估。拆遷估價應當參照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權部門公布的年度房地產市場價格,結合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狀況進行,房屋建筑面積、性質按產權證照登記為準,并接受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監督。

第七條棚戶區拆遷,由被拆遷人選擇拆遷補償方式。特殊情況,由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確定拆遷補償方式和回遷安置地點。

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由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統一監制。

第八條棚戶區建設項目新建住宅回遷安置房戶型分別為:36平方米、45平方米、54平方米、63平方米、72平方米、81平方米的基礎戶型。回遷安置房屋按照設計規范要求,在基礎戶型范圍內合理設計戶型,面積上下浮動。回遷安置房屋平面設計圖要及時向被拆遷人公布。

第九條回遷安置房屋的平面設計應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級審查。國土資源、房產等部門根據審查意見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條對棚戶區內未參加房改的公有住房的房屋承租人,按依據房改政策計算的購房款向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繳納費用后,由拆遷人按私有產權房屋予以補償安置。

第十一條棚戶區內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公房系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并在評估結果公布之日起20天內(含本數)搬遷的,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總金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金額×(1+住宅改營業上浮率)+拆遷貨幣補貼金額+搬遷補助費。

(二)被拆遷房屋的評估金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被拆遷房屋的建筑面積。

(三)拆遷貨幣補貼金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調整系數(調整系數為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的80%)×補貼系數

補貼系數根據被拆遷房屋面積和搬遷時間確定:

(四)搬遷補助費為每戶400元。

(五)棚戶區內住宅房屋的附屬物等,不享受以上優惠政策。

第十二條棚戶區內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公房系房屋承租人),選擇回遷安置,并在評估結果公布之日起20天內(含本數)搬遷的,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回遷安置房屋建筑面積=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拆遷補貼建筑面積+就近上靠回遷安置戶型增加的建筑面積。

(二)拆遷補貼建筑面積=(拆遷安置補貼金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金額×住宅改營業上浮率)÷800元/平方米。

(三)拆遷安置補貼金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調整系數(調整系數為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的90%)×補貼系數

補貼系數根據被拆遷房屋面積和搬遷時間確定:

(四)就近上靠回遷安置戶型增加的建筑面積=就近上靠回遷安置戶型建筑面積-(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拆遷補貼建筑面積)。

(五)搬遷補助費每戶400元,臨時安置補助費(含采暖補助費)按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6元發放。

(六)棚戶區內住宅房屋的附屬物等,不享受以上優惠政策。

第十三條實行回遷安置的住宅房屋,由拆遷人根據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就近上靠回遷安置戶型安置。回遷安置房屋建筑面積與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相等部分,互不結算差價;超出部分,由被拆遷人按800元/平方米交納費用,產權歸被拆遷人所有。

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超過最大回遷安置戶型,且被拆遷人(公房系房屋承租人)選擇回遷安置的,由被拆遷人自主選擇分套戶型安置。分套安置合并計算的建筑面積超出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9平方米以內(含本數)部分,由被拆遷人按800元/平方米交納費用,9平方米以外(不含本數)部分,由被拆遷人按市場價格交納費用,產權歸被拆遷人所有。

被拆遷人書面申請要求就近下靠回遷安置戶型安置的,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超出回遷安置房屋建筑面積的部分,互不結算差價。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超過最大回遷安置戶型,且被拆遷人書面申請不要求分套戶型安置的,安置最大戶型后,超出面積部分由拆遷人按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單價補償給被拆遷人。

第十四條被拆遷人選擇回遷安置,并在評估結果公布之日起20天內(含本數)搬遷的,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加上拆遷補貼建筑面積之和不足36平方米的,不足部分由被拆遷人按620元/平方米交納費用,產權歸被拆遷人所有。被拆遷人無力出資的部分產權歸公有,由被拆遷人按政府公有房屋租金標準簽訂協議,交納租金,安置層位由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確定。

第十五條對用于經營活動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在拆遷暫停期限前已依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拆遷時正在營業,依法納稅的,按住宅房屋進行評估和補償安置。住宅改營業上浮率根據經營性質和搬遷時間確定,具體見附表。(注:按住宅房屋進行評估。)

第十六條棚戶區內有合法產權證照的非住宅房屋按用途進行評估,由拆遷人按評估金額給予貨幣補償。非住宅房屋搬遷獎勵根據搬遷時間確定(評估結果公布之日起10天內(含本數)搬遷的,獎勵被拆遷房屋評估金額的10%;評估結果公布之日起20天內(含本數)搬遷的,獎勵被拆遷房屋評估金額的5%)。拆遷人根據設備拆裝、運輸所發生的費用支付搬遷補助費。

選擇產權調換的非住宅房屋被拆遷人,按非住宅房屋的補償金額與產權調換房屋的市場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棚戶區內不具備產權調換條件的,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十七條回遷安置房屋的安置層位,按照搬遷順序優先選擇,具體回遷安置方案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棚戶區內的建(構)物,被拆遷人在規定期限內搬遷的,按建筑成本結合成新給予適當補償。違法建筑不予補償。

第十九條拆遷人必須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的安置房屋平面設計圖進行施工建設。回遷安置房屋面積以產權部門實際測量為準。

第二十條棚戶區拆遷優惠,被拆遷人(含房屋承租人、住用人)只能享受一次。共有產權房屋只按一套房屋享受優惠。

第二十一條對在棚戶區拆遷中拒不搬遷的被拆遷人,經拆遷人申請,由市拆遷管理部門裁決。

第二十二條行政裁決應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做出,并由裁決機關出具裁決書。

行政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不得少于3天。

第二十三條被拆遷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依法強制拆遷。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接到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強制拆遷通知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制定出行政強制拆遷具體實施方案。行政強制拆遷3日前,應將行政強制拆遷有關事宜在拆遷現場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條對在棚戶區拆遷中有違法拆遷、擅自降低安置標準、未按圖施工或擅自改變設計等行為的拆遷人或拆遷實施單位;未按房地產評估規范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評估單位;無證上崗、違法操作的拆遷工作人員和拆遷評估人員,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罰。

第二十五條拆遷當事人對行政裁決、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裁決、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

第二十六條拆遷當事人應服從相關部門的管理,對拆遷中尋釁滋事,阻撓拆遷,影響社會秩序的,由公安等部門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棚戶區拆遷管理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本辦法。對在棚戶區拆遷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工作人員,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未規定事宜,按國務院、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規章、文件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施行后,在棚戶區拆遷中,其他政府規章、文件的相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