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筑工地衛生管理制度

時間:2022-10-19 02:56:00

導語:市建筑工地衛生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建筑工地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工地衛生管理,保障建筑民工身體健康,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我市范圍內從事建筑工程、管道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園林工程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安裝等工程施工現場活動,施工人數在50人以上的施工單位或隊伍。

第三條*市衛生監督所負責市區內建筑工地衛生監督工作,其它縣(區)轄區內建筑工地衛生監督工作由當地監督機構負責。

第二章食品衛生管理

第四條建筑工地施工期達半年以上的食堂必須持有衛生許可證,食堂加工人員持有有效的健康檢查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對施工期限半年以下的集體食堂實行施工單位備案制度。

第五條工地食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食堂外環境整潔,25米內不得有坑式廁所及暴露垃圾等污染物;

(二)有獨立的操作間并≥8m2,設主食貯存庫房,各功能間地面用不透水材料建造,天花板光潔,灶臺貼瓷磚,四壁貼1.5m以上瓷磚墻裙;

(三)防蠅、防塵、防鼠設施齊全有效。

第六條加強亞硝酸鹽、鼠藥等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設專人負責,專庫存放,不得存放于食品加工場所,防止誤食、誤用;加工、貯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不要采集、采購和加工出售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及來歷不明的食物;在夏秋季食物中毒高發季節,要提高食物安全意識,正確烹調加工食品特別是易發生食物中毒的食品如豆漿、豆角、馬鈴薯等,隔夜食品和豆類食品必須加熱煮熟方可食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及時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救治并報告當地疾控部門。

第七條存放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有明顯的標志,使用工具售貨。

第八條采購的食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禁止采購下列食品:

(一)有毒、有害、腐爛變質、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二)無檢驗合格證明的肉類食品;

(三)超過保質期限及其它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

(四)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

第九條禁止制作冷拼菜。

第十條工地食堂衛生許可要求提供下列資料:

(一)建筑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項目經理身份證復印件;

(三)工地位置圖;

(四)食堂平面布置圖;

(五)衛生管理組織與制度;

(六)食堂從業人員體檢、培訓證明。

第三章飲用水衛生管理

第十一條食堂用水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第十二條生產用水與飲用水的取水口有明確的區別性標志。

第十三條直接飲用的茶水要加蓋加鎖。

第十四條飲用水管道不得在垃圾堆、污水坑中通過。

第十五條蓄水池加蓋、加鎖并及時消毒。

第十六條生活飲用水供應有專人負責,負責供水人員有健康檢查合格證明并經生活飲用水衛生知識培訓合格。

第十七條有健全的生活飲用水衛生制度。

第四章傳染病管理

第十八條施工單位開工20日前,必須到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登記。

第十九條施工單位應當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具體的預防傳染病的實施計劃,并建立建筑工地預防傳染病的組織機構,工地防治傳染病工作實行法人代表負責制,明確施工單位法人代表為防治傳染病的負責人。工地預防傳染病實施計劃內容應包括工地用工計劃及工人來源;民工住宿安排、食品衛生和飲用水衛生計劃;環境衛生如生活垃圾處理、廁所衛生等管理計劃;民工勞動時間安排;傳染病報告制度和消毒制度等。

第二十條施工單位要建立傳染病協管員制度,每50名工人設一名傳染病協管員,協管員是施工工地預防傳染病的直接責任人。

第二十一條施工單位要組織所有外地施工人員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對來自特定疫區人員進行專項檢查,合格者頒發健康體檢合格證并建立健康檔案備查。外地施工人員預防性健康體檢合格證有效期為兩年。

第二十二條建立傳染病宣傳欄,向建筑民工宣傳有關傳染病防病知識。

第二十三條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除立即將病人送往醫療機構診治外,須按照要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疫情。

第五章民工宿舍及個人衛生管理

第二十四條工人宿舍要有防蠅、防蚊、防鼠設施,要具備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

第二十五條每個宿舍的工人數按人均2m2設置,一人一床,不得使用地鋪、通鋪,床鋪之間應有適當間隔。

第二十六條民工宿舍有日清潔檢查制度,床位、被褥、生活用品擺放整齊。

第二十七條有滿足工人個人衛生清潔的設施和場所。

第二十八條宿舍周圍應有排水設施,不得有積水和露天生活垃圾;定期進行消毒和“四害”防治工作。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市衛生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