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時間:2022-10-28 10:37:00

導語:鄉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為了強化農村衛生整治工作力度,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生存條件,提高健康水平,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愛衛會有關文件精神及相關規定,結合我鄉各村實際,按照長期管理集中整治相結合、鄉集鎮與村管理同步、環境衛生管理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統一原則,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機構

鄉上成立由鄉紀委書記任組長,其他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環境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各村、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由村支部書記和相關單位負責人牽頭負責。各級領導小組對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長遠工作規劃,要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檢查、定期總結,并有詳細的工作記錄和評比臺帳。

二、內容及標準

(一)集鎮及單位衛生管理辦法

1、實行日掃日清月評制,垃圾定點堆放,嚴禁隨意設點堆放,每月清掃垃圾必須堆放于指定地點,若發現隨意堆放垃圾一次,罰款50元;

2、按時按標準交清衛生管理費,不得拖欠或拒交;

3、對當月評為衛生光榮標兵的單位和門點,分別頒發衛生流動紅旗;對連續三次評為“衛生差”和無故不交衛生費的單位和門點,輕者在高臺二中廣播通報批評,限期交清衛生管理費,并處以50—100元的罰款,重者在全鄉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同時責成有關單位收回門面,另行轉讓他人。

4、保持門面前和室內整潔,不亂擺亂放,禁止在門面上亂貼廣告、標語、橫幅等,違者罰款50元。

(二)村級衛生管理

1、各村要建立衛生管理領導小組,每月組織成員對各社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評比,每季度配合鄉衛生管理領導小組進行督查評比,并建立衛生管理工作臺帳。

2、各村要明確各社群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點,要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將垃圾例入指定地點,并定期進行掩埋和處理,禁止在沿路沿線公路兩側和居民點主干道亂扔、亂堆、亂倒垃圾和其它雜物。對地膜、塑料等白色垃圾,要經常檢查,進行集中掩埋處理。

3、各村社主干道路面要整修平整、干凈,路面及兩側溝壕的雜草、雜物和污水要勤清理。每年春季都要組織群眾對所在村、社主干道路面進行鋪墊修整。并對所在村社區域溝壕和道路兩側“三堆”及垃圾死角徹底清理。

三、措施保證

1、實行包保,落實責任制。建立自上而上的環境衛生管理包保責任制,一把手負總責,層層落實責任。鄉上采取三定的辦法,一是定領導,二是定村、單位,三是定專人管理的辦法。由分管衛生的領導常年專人負責。村上由包村領導和干部包保,村由村主任具體負責,社由社長負責對全社及各社長負責對全社及各戶衛生環境的監督、檢查和管理。鄉上把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作為考核精神文明責任書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嚴格考核。

2、集中整治,常效管理。各村要把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納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擺到重要位置,在保證每年春秋兩季進行集中整治的基礎上,建立常效的環境衛生管理機制,常抓不懈,實現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鄉上實行月檢查季評比,頒發衛生流動紅旗制度,每月由村上組織專人對居民點主干道和農戶衛生進行集中檢查評比,并建立工作臺帳,每季度由鄉衛生領導小組對全鄉各村環境衛生進行綜合評比,對衛生評比好的村頒發給衛生流動紅旗,并在年終精神文明責任書考核總分中加1分;對連續兩次衛生評比差的村,主要領導要向鄉政府做出書面專題檢討,并在年終精神文明責任書考核總分中扣去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