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境整治規范標準
時間:2022-10-31 03:31:00
導語:城市環境整治規范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明確工作職責,根據《山東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標準》,結合臨沭縣城實際,將城區街道劃分為三類,實行分類管理。
一、街區劃分
(一)一類街區A、沭新街(振興路口至水利局路口);B、蒼山路(北外環至公路局口);C、中山路(常林大街至沭新街);D、振興路(沭新街至常林大街);E、常林大街(振興街至公路局路口)。
(二)二類街區A、沭新大街(振興路至S225省道);B、常林大街(一類街區兩側路段);C、正源路;D、國策路(沭新街至北外環);E、育新街(中山路至國策路)。
(三)三類街區A、興大街;B、光明路(常林大街至北外環);C、中山路(一類街區南北兩側);D、國策路(沭新大街至順河街);E、順河街路(曹村村至光明路);F、北外環、西外環、東外環、城西一路。
二、容貌管理標準
(一)一類街區容貌管理標準
1、市容達到“四無”:無占道經營和店外經營;無亂堆亂放;無亂貼亂掛;無落地燈箱廣告。
2、立面達到三個整潔有序:墻體廣告統一標準和色調,總量規模和總體效果整潔有序;破舊墻體、施工區域、允許經營的攤點遮擋規范,單體效果整潔有序;車輛停放的洗車場地整潔有序。
3、動態管理達到“三無”:無流動商攤販和占道經營攤點;無違規宣傳車進入街區;無建筑施工車輛進入街區。
4、總體效果為“八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安靜化、秩序化、便民化、文明化。
(二)二類街區容貌管理標準
1、市容達到無亂堆亂放;無亂貼亂掛。
2、立面達到破舊墻體、施工區域、允許經營的攤點遮擋規范,單體效果整潔有序。
3、動態管理達到店外經營規范有序。
4、總體效果達到凈化、美化。
(三)三類街區容貌管理標準
經營攤點無阻塞道路現象,保持道路暢通,總體效果達到規范有序。
三、工作責任
(一)街道容貌管理實行領導干部包街中隊負責制。在中隊包路段的基礎上,中隊要定崗到人。
(二)每個星期由局考核領導小組,對各中隊所轄路段的管理進行驗收。對于考核達標的中隊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于考核不達標的中隊給予通報批評。一個月內如有兩次不達標,給予經濟處罰并不得參與年終的任何評先樹優。
(三)包街領導、各執法中隊應嚴格按照分工和所轄街道的級別進行管理,加強與駐城單位、村街的配合、協調,確保所轄街道達標。
- 上一篇:農村信用社理事長年終述職報告
- 下一篇: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制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