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業務會議管理制度

時間:2022-11-10 09:44:53

導語:審計業務會議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業務會議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對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提高依法審計水平,防范審計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的有關規定,最近,縣審計局出臺了《縣審計業務會議制度》。該制度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一、明確規定會議召開形式和參加會議人員。業務會議每月安排二次。由審計項目分管局領導或審計組長提議,經局長同意后,由審計組通知參加會議的人員,并做好會議材料的準備工作。參加業務會議的主要人員有局長、分(協)管審計業務領導、審計項目分管局領導、審計組長、主審和成員。

二、明確審計業務會議的議程和審議的主要內容。首先,由審計組長或主審簡要匯報被審計對象基本情況、按照審計實施方案實施審計情況,詳細匯報審計查出問題的事實及定性和處理處罰規定,被審計對象反饋意見情況,審計組的處理處罰意見及理由,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等。其次,其他與會成員主要對審計事項與審計實施方案確定事項是否一致,確定的重點事項目標是否實現;與審計事項有關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被審計對象對審計報告的意見和審計組的說明依據是否確切,理由是否充分;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是否適當;評價、定性、處理處罰意見是否恰當等審計事項發表意見進行討論。

三、明確規定會后必須編制審計業務會議紀要。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提出結論性意見,形成業務會議決議。在會后一個工作日內據此編制審計業務會議紀要,由局長審簽,并納入審計項目檔案。根據簽批的《審計業務會議紀要》對審計報告、審計結果報告、審計決定書、審計移送處理書等文書進行修正。

四、明確保密義務。審計業務會議參加人員必須遵守審計職業道德,對知悉的審計項目內容、會議記錄、會議決議及被審計單位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未經批準不得對外提供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