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貧防致貧救助隨訪制度
時間:2022-08-31 10:08:47
導語:防返貧防致貧救助隨訪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民政領域鞏固脫貧成果防返貧防致貧工作措施》的通知要求,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實現兜住收入水平、兜準救助對象、兜實基本待遇、兜牢民生底線、兜好保障成效目標。結合《縣社會救助脫貧攻堅兜底保障行動實施方案》梨民聯字<2020>2號的通知要求,制定臨時救助隨訪制度。
一、隨訪對象
邊緣戶(指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貧風險的農村低收入戶)和脫貧戶(指有返貧風險的不穩定建檔立卡已脫貧戶),確保“兩戶人員”生活質量不滑坡,穩定脫貧不反彈。
二、隨訪原則
認真落實“先行救助”“一事一議”“分類分檔救助”等措施。1、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視情況實施急難型、支出型臨時救助。
2、對未脫貧戶、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重點核實生活必須支出,不再進行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調查。
3、對收入略高于貧困戶的農村群眾,根據家庭實際困難給予臨時救助。
4、對返貧人口,根據致貧原因和困難程度,采取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方式,適當提高救助標準。
三、隨訪職責
1、村(社區)級隨訪
(1)隨訪人員: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貧困戶包保責任人。
(2)村級隨訪人員對“兩戶人員”每月不低于一次隨訪,認真詳細填寫隨訪登記表并制作電子版加蓋公章上報民政辦、扶貧辦。
(3)隨訪登記表保存成冊,以備鄉鎮(街)級隨訪人員檢查。
2、鄉鎮(街)級隨訪
(1)隨訪人員:民政辦、扶貧辦。
(2)鄉鎮(街)民政辦根據村級隨訪人員匯總表,對符合臨時救助的入戶核實,及時救助,防止驟貧返貧。
(3)不符合民政救助幫扶政策的人員,由扶貧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實施其他扶貧措施。
(4)鄉鎮(街)民政辦與扶貧辦每月將各村隨訪登記表匯總電子版加蓋公章上報社會救助事業中心臨時救助科與縣扶貧辦。
四、隨訪要求
1、隨訪中要宣傳臨時救助政策。
2、有特殊情況發生的,要及時隨訪。
3、隨訪形式以面對面為主;結合實際,利用電話、網絡等手段。
- 上一篇:民政辦主任(老黨員)抗疫事跡材料
- 下一篇:新會計制度下農村財務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