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學習型團組織打造學習型知識化青工隊伍
時間:2022-07-30 04:53:00
導語:創建學習型團組織打造學習型知識化青工隊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已向全國人民發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偉大號召。作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的共青團組織,理應成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的排頭兵。青年興,則企業興。青年的學習力,是企業發展的活力;青年的創造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只有重視青年成長的企業,為青年成才創造良好環境、搭建舞臺的企業,切實激發青年學習力、創造力、凝聚力的企業,才是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因此,按照“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發揮團組織自身優勢,創建“學習型團組織”,打造學習型知識化青工隊伍,對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更新觀念,提高對創建“學習型團組織”意義的認識
學習型組織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模式之一,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競爭需要而進行的管理創新,它適用于各種組織。首先,建設“學習型團組織”是時代進步的客觀要求。21世紀是科技更加迅速發展、全面進入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的時代,發展要靠知識,知識被凸顯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對知識的獲得,學習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我國已經加入WTO,我們將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上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不學習就要落后,落后就要被競爭淘汰。可見,創建“學習型團組織”是時代進步的客觀要求。其次,建設“學習型團組織”是加快發展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向全國人民發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偉大號召,為完成黨賦予共青團組織的歷史使命,團組織在積極發揮生力軍、突擊隊作用的同時,應大力打造學習型、知識化的青工隊伍,不斷促進青工隊伍素質的提高,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第三,建設“學習型團組織”是提高團組織整體素質的需要。當今世界,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面對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理念,把學習作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共青團是黨的后備軍,共青團干部是黨的干部的一部分。總書記對共青團組織提出了“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的總體要求。共青團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落實這一總體要求,就必須強化責任意識,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勤于學習,刻苦鉆研,不斷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共青團組織的整體素質,創造共青團事業的嶄新局面。
二、激發熱情,著力倡導創建“學習型團組織”的嶄新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創新是建設“學習型團組織”的前提和靈魂。推進“學習型團組織”創建,必須著力倡導與學習型團組織建設相適應的嶄新理念,激發青工的學習工作熱情。一是樹立“學習為本”的理念。教育引導青工認清學習是工作的基石,是前進的動力,是為自己未來投資,是為自己生存和發展而學,樹立起“學習為本”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意識。二是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引導青工樹立時時處處學習、終身接受教育的思想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和工作水平,取得長足發展的空間,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三是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引導青工把學習與工作有機結合,實現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不斷適應工作發展需要,適應企業發展要求。四是樹立“創新性學習”的理念。教育青工將學習轉化為創新性的行為,通過“創新性學習”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同時,使企業通過創新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帶動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
三、構建體系,健全完善創建“學習型團組織”的推進機制
學習型組織是以共同愿景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特征,是能讓全體青工把學習不斷轉化為創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組織。如何健全完善創建機制,提升青工隊伍整體學習力和創新力,對于“學習型團組織”的創建十分重要。一是完善系統的學習機制,增強學習內動力。要完善目標體系,構筑共同愿景,使青工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的持續動力。要改善學習條件,優化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合理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認真組織青工學習,切實使青工的學習動力得到保持和增強,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把學習力引導好。要建立互動式學習模式,實行知識共享,不斷提高組織整體學習力,形成反饋、反思、共享互動的學習體系。充分發揮團組織活動性作用,通過文化、體育、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形式,提高青工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局域網、因特網網絡資源,創建網上學習、交流的平臺,實現信息、知識的快速傳遞、交流和反饋,形成互動學習,相互啟發,集思廣義,彼此交流的學習模式。二是構建教育培訓機制,優化企業人力資源。提高廣大青工的整體素質,不斷發展共青團組織的先進性,造就一支“四有”青工隊伍,是推動企業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構建青工教育培訓機制,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措施。要創建層次化培訓體系。分專業、區別崗位安排教育培訓內容,實行相應的教育培訓制度和政策措施,形成短期培訓與系統培訓結合、內源學習與外源學習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結合、初中高各層次結合、灌輸和研討結合等互為支持、互為補充的教育學習培訓體系。要發揮團組織陣地作用,大力鞏固和發展團組織陣地建設,加強團校、青年之家、“新世紀書屋”等建設,切實把團組織陣地建設成具有學校功能、圖書資料聚集、充滿文化氣息的青工讀書、學習的場所。同時,積極拓寬外培渠道,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借助“外腦”進行培訓。可以聘請專家、教授、學者來企業講授各類所需科學知識;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與科研院所建立協作關系,形成聯合創新,共同促進的格局。三是強化考核獎懲機制,激發團隊學習力。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是,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實現員工和組織的共同超越。要實現企業和青工的共同超越,就必須充分發揮獎懲激勵機制的作用,根據青工的需求層次,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牢固樹立“雙元”發展觀念,制定詳細的《考核實施細則》,堅持對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全面考核,切實激發團隊的學習力。要堅持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制定完善各項考核激勵制度,營造學習加激勵的環境,拓展學習型團組織創建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增強創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