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時間:2022-07-13 05:18:00

導語:農村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近幾年,黨在農村的各項工作依靠惠農政策的強有力貫徹,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在農村社會發展領域的進步比較顯著,農村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們重經濟增長、輕社會發展的傾向在農村工作中也十分突出,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這種傾向有了很大改變。在惠農政策的有力推動下,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業績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鞏固,農民不再把子女的初級教育看作一項負擔,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進步。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重要進展,全國范圍的農村社會化養老將逐步由發達地區推向其他地區、由富裕農民推向全體農民,農民最終告別家庭養老方式不會是太久遠的事情。政府對農村醫療事業加大了投入力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國推開。農村文化事業建設也加快了步伐。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在農村社會領域財力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國農村社會結構正在悄然發生深刻變化。首先,在取消農業稅的同時采取多種“反哺”農村的措施,使農村干部的社會角色在農民心里有了一定轉變,干群關系的改善有了新的基礎。其次,國家在農村投入的增加使基本公共服務在城鄉之間的均等化有了良好開端,農民開始享受到初步的國家公共服務,由此開始確立農民平等的公民地位。第三,農村社會的開放還導致農民對公共品的需求大大突破了村莊范圍,農村由“熟人社會”漸漸轉向市場化的“陌生人”社會,由此產生了對民主法治的強烈需求,從而要求政府服務方式轉變變得更為迫切。第四,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深入貫徹,農民的組織程度不斷提高,為農村社會穩定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最后,農業生產力的迅速進步使農民在更深的程度上卷入了市場化過程,農村社會的開放度大大增加,農民的思想觀念有了積極變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

在社會結構發生明顯轉變的時期,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和國家政策調整在某些方面的滯后,農村社會領域仍存在一些矛盾沖突,一些問題還相當突出。首先,農村土地制度還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土地管理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土地流轉和土地征用中發生的利益摩擦在一些地方還相當嚴重,對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次,農民收入水平在總體上仍大大低于城市水平,農村社會還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來滿足自身對公共品的需求,致使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仍然明顯落后于城市,農民依靠國家財政力量還遠不能享有公共服務的平等權利。第三,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農村大批年輕勞動力進入城市,留在農村的人口多為少年和老人,一些村莊明顯地走向衰落,這不僅影響農村社會的活力,也給農村社會的治理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挑戰。這些新問題需要我們密切關注。我們相信,只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持續增加對農村社會的有效投入,堅定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方向,推動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這些問題將得到逐步解決,農村社會和諧的基礎條件將逐步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