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
時間:2022-09-16 03:10:00
導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央行等部門日前下發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業務。此前,山東省壽光市的農村土地經營權、大棚抵押貸款業務已試水一年多。
土地、大棚、住房等是農民手中的最大資產,一旦成為有效抵押物,給農民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農民能否還上貸款?銀行如何化解風險?游走在政策和法律之間的金融創新,又如何加以規范和完善?記者就此在壽光進行了調查。
土地經營權抵押按60%—70%估價,利息打八折
壽光市第一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是在去年4月正式放出的。紀臺鎮前曹村陳煥亮等6位村民從濰坊銀行壽光支行分別得到了10萬元的貸款。用作抵押物的是他們所擁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6戶村民有2戶種大棚,1戶種桃園,另外3戶承包大田。
與其他村民貸款難相比,陳煥亮的最大感受是:“抵押貸款不用找擔保,簡單、方便多了。從申請貸款到批下來,只用了一個多星期時間。”陳煥亮10萬元的貸款年利息是6903元,比一般貸款優惠20%左右。
除濰坊銀行壽光支行外,一年多來,壽光農村商業銀行和壽光村鎮銀行也先后開展這一業務。濰坊銀行壽光支行還在小微客戶部內設立農村業務部專做土地流轉貸款業務。
抵押貸款業務有嚴格的辦理流程。小微客戶部主任黃樹義向記者介紹:抵押人必須是擁有自留地、承包地、流轉地或閑置地,以及大棚的農戶。先是由村委會牽頭,推薦比較優質的農戶,并對農戶住房、個人信譽等進行基本考察;再由鎮經管站通過丈量面積進行評估,如果是大棚,則要對其使用年限、建筑材料和結構等進行評估,辦理大棚證、土地使用證和抵押登記;銀行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使用證、大棚證、抵押登記證等評估審核,進而授信并發放貸款。
無論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還是大棚抵押,一律按價值的60%—70%進行評估。如果1畝土地按每年1000元承包費計算,30年的土地承包費就是3萬元,評估價值就是1.8—2.1萬元。
試點一年多貸款2.5億元,無一筆不良貸款
有了輕松貸到的10萬元,陳煥亮擴建了一個120米長的大棚,主要種植茄子,買農藥、化肥的錢也都有了。今年春天,他又用新大棚抵押貸款10萬元,開始了“滾動”發展。目前,陳煥亮已經種有3個大棚。像陳煥亮這樣種有兩三個大棚的,在壽光農戶中不在少數。
壽光農民大多種大棚,收益大,見效快,但是前期一次性投入也大。建一個無支架的水泥鋼架大棚,配上自動卷簾機等,大約需要15萬元。壽光市金融辦主任隋永福說,這個數目,對一部分農民來說很難自籌。
隋永福說,截至目前,壽光市土地、大棚、住房等抵押流轉貸款總額超過2.5億元。壽光市金融機構在土地流轉貸款方面的創新還有很多,業務品種多達近10種。
記者從壽光市金融辦了解到,土地流轉貸款業務開展一年來,農民、涉農企業在貸款到期后都按時還了款,無一筆不良貸款。公務員之家
文家街道董家屯村28戶農民去年夏天向濰坊銀行壽光支行貸款300多萬元,今年6月份,第一茬大棚菜剛收完,陸續就有村民還款。到7月份,28戶農民已全部還上。村支書董春勝領著28戶菜農,每人帶了一箱新鮮蔬菜,送到銀行工作人員手里。“當初辦理貸款手續,人家上門服務,連頓飯都不吃,村民都很感動。解了大家燃眉之急,謝謝人家是應該的。”董春勝說。
去年,壽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74元。記者調查中發現,貸款農戶都不是日子過不下去、為生存貸款的農戶,而是在擴大生產時資金短缺。一旦蔬菜收獲上市,資金很快周轉過來,就能還上貸款。
這樣,抵押人在抵押貸款前為自己尋找的抵押物定向流轉人,往往也就派不上用場。一些銀行干脆就取消了這一規定。“沒有必要。即使沒有定向流轉人,也不用擔心抵押物流轉不出去。現在農民種菜收入高,積極性也高,都搶著要地、要大棚。”種植大戶桑建元說。
- 上一篇:應對金融危機培養企業財務能力探討論文
- 下一篇:事業單位財務體系內部控制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