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上半年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8 08:17:00
導語:科協上半年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科技廳、省科協、市科技局、市科協的關心支持下,縣科技局、科協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和帶領單位全體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屆五次全會、縣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結合部門工作職能,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積極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做到學習與工作“兩不誤、兩促進”,明確任務,責任到人,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工作目標任務,上半年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做到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成效明顯。
一、扎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今年3月,按照《中共××縣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意見》要求,縣科技局、科協認真組織單位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是及時成立領導小組,明確科技局、科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工作職責任務,加強領導,促進落實,確保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順利開展;二是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了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指導思想、討論重點、學習內容、方法步驟、時間安排;三是召開動員大會,傳達了全縣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使全體干部職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意義;四是采取集中與分散學習相結合,集中組織學習傳達黨的十七大精神、省、市和縣會議精神以及《鄧小平論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并結合孟連“7·19”事件和陽宗海污染事件及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召開討論會。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做好學習筆記,并寫出學習心得體會,班子作出了分析報告;五是主要領導帶隊深入聯系點、扶貧點、科技示范村、戶進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和編寫息簡報,向縣學習辦報送信息4條。六是利用科技項目和科普平臺適時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科普讀物、科普宣傳等形式開展科普宣傳。七是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領導班子和領導班子成員做到了“四對照、四查找”,普通黨員做到了“三查、三看”,寫出分析總結報告,整理出《科技局、科協民主生活整改措施》、《科技局、科協民主生活反饋意見和建議情況報告》。在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的基礎上,2009年5月10日向政協委員、單位全體干部職工發出征求意見書45份,收回41份;八是緊緊圍繞“順民情聚民心解民困”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深入基層,認真調研,分別到糯福鄉洛勐村和糯扎渡鎮扁擔山村海塘寨,開展“陽春砂仁種植培訓”和“甜麻竹種植技術培訓”,寫出《××縣科技局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綜合調研》調研報告,為落實學習科學發展觀打下了夯實的工作基礎。九是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結合部門工作職責,做到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做好本職工作“兩不誤、兩促進”,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動工作任務又好又快的完成。
二、鞏固“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成果、扎實推進“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
積極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把解決群眾學科技難問題與實施科技項目有機結合,圍繞擴大內需和農民增收開展各類科技示范,促進各項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農村實用技術推廣應用,解決農民群眾學科技難問題。2009年,科技局、科協與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用省科技廳立項扶持的115萬元資金,在糯扎渡、竹塘、雪林、安康、上允、南嶺、文東、富邦、東河9個鄉(鎮)實施“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項目。從項目實施以來,縣科技局和項目鄉(鎮)黨委、政府共同努力,通過投入部分縣級自籌資金和農民群眾投工投勞,按照“六個一”工作目標任務,認真組織實施解決農民“學科技難”惠民工程項目。通過努力,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一)科技試驗示范
2009年解五難項目已在竹塘、南嶺、東河三個鄉共種植桑樹3000畝(實際已完成種植南嶺鄉2500畝、竹塘鄉2230畝,東河鄉1500畝);糯扎渡鎮種植甜麻竹414畝,雪林鄉種植野生魔芋30畝;文東鄉種植板栗200畝,上允鎮飼養種母豬50頭;富邦鄉飼養育肥豬150頭、安康鄉飼養育肥豬130頭。
(二)選派科技特派員
2009年已為糯扎渡、竹塘、南嶺、富邦、上允、文東、東河、雪林、安康9個鄉鎮,每個鄉鎮選派了1名科技特派員,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聰明才智,調動科技特派員的工作積極性,及時解決農民群眾在種、養殖業生產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為服務好三農,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科技局、科協牽頭組建了××縣農業科技“110”信息服務中心,選配了縣級科技特派員31名,頒發了《科技特派員證書》,在全縣20個鄉鎮和158個行政村懸掛“農業科技110服務熱線:7232110”標志牌,認真貫徹落實《普洱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明確了科技特派員的職責、任務、相關待遇和獎勵措施。4月22日、30日,分別對縣、鄉兩級科技特派員共71人進行了業務培訓。自從開通以來為種養殖農戶解答科技咨詢共12項12人次
(三)培養科技輔導員
糯扎渡、竹塘、南嶺、富邦、上允、文東、東河、雪林、安康9個項目鄉(鎮)的73個行政村,各培養了1名科技輔導員,共73名,并根據《普洱市邊境縣配備科技輔導員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了科技輔導員的管理。
(四)農民培訓和科普宣傳
結合各鄉(鎮)實施的科技項目和農業科技推廣的實際需要,認真組織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2009年1—6月,在糯扎渡、竹塘、南嶺、富邦、上允、文東、東河、雪林、安康9個鄉(鎮)實施的種桑養蠶、甜麻竹種植、野生魔芋種植、科學養豬、板栗種植等項目開展科技培訓260期,19863人次。
2009年1—6月,結合“解五難”項目的實施,緊緊抓住“4.26知識產權日”、“5.12防災減災日”和5月科普宣傳活動周的契機,圍繞我縣當前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突出“推進自主創新和促進和諧發展”兩大主線,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等內容為重點,多部門聯合、整合資源,全縣20個鄉(鎮)組織開展多系列、多層次的群眾性科普宣傳活動,宣傳內容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知識性強,居民參與、群眾互動、使群眾在參與活動中增長了科普知識。累計發放科普資料25萬份,展出各種科普掛圖2250幅,播放科普錄音3700分鐘,宣傳面達35萬人次,2008年我縣科普工作在全省考核測評中,補評為全省第一名。
(五)完善科技活動室
按照每個行政村配套完善1個科技活動室的要求。在糯扎渡、竹塘、南嶺、富邦、上允、文東、東河、雪林、安康9個鄉配備完善了18個科技活動室,已配備科技圖書2400冊,發放科普光碟351張。
(六)發展培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
已建立上允鎮科學養豬協會、糯扎渡甜麻竹協會、竹塘鄉種桑養蠶協會、雪林鄉魔芋協會、富邦鄉科學養豬協會和南嶺鄉種桑養蠶協會,正在籌建安康等3個項目鄉(鎮)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七)科技管理
1.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
進一步修訂完善了《××縣2009年縣鄉(鎮)黨政一把手科技進步目標責任書》,并與20個鄉(鎮)簽定了2009年度縣鄉(鎮)科技進步目標責任書。
2.成果管理
根據《××拉祜族自治縣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拉祜族自治縣優秀科技論文獎勵辦法》每兩年獎勵一次的規定,正籌備組織開展2008—2009年度優秀科技成果和優秀科技論文申報評獎工作。
3.科技信息
組織科技人員積極編撰上報科技信息,2009年1-6月共編印《××縣科技信息》4期,共400份;在《普洱科技動態》采用刊登20篇;在普洱市科協網站《縣區科協動態》欄目采用刊登36篇。
(八)、知識產權工作
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在城區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共發放資料1萬余份,播放宣傳錄音60分鐘,宣傳面達20000余人次。在加大科普宣傳力度的同時,深入到基層、企業開展面對面的宣傳,為他們解惑答疑,講解知識產權保護知識,指導專利申報,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自主創新意識。上半年,共有1項專利申報,現已受理。
(九)農函大辦學
農函大辦學工作得到了縣委高度重視,縣委組織部、扶貧辦、蠶桑辦等部門密切配合,在全縣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婦女、回鄉知青、復退軍人和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積極分子中招收農函大學員,結合當地科技推廣和產業發展的需要,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種植、養殖等多種專業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009年全縣共招收了14個專業單科113個教學班,共5617名學員,聘請專業教師20名。目前已將教材分發到各鄉(鎮)教學點,多數鄉(鎮)已先后開班授課。
(十)科普宣傳
在科普工作中我們以廣大農民群眾為主要科普對象,面向農村,服務基層,通過采取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普活動日”、“科普街”、“科普知識競賽”等靈活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宣傳普及各種科普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上半年,全縣共開展各類科普宣傳活動62次,宣傳面達77875人次,完成年度計劃15萬人次的51%,共發放材料113509份。
(十一)科技培訓
結合特色產業開發,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使其掌握1—2項實用技術,并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在產業發展中提高科技含量,促進農民增收。上半年共開展培訓810期,48850人次,完成年度計劃10萬人次的48%,其中黨員6040人次。通過培訓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努力解決邊疆農民學科技難問題,讓科技在促進“三農”工作中發揮了第一生產力的作用。
(十二)青少年科技工作
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24屆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國家大賽中,我縣共有24項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參加大賽,有11項《科幻繪畫》、《科幻作文》和《優秀科技活動》獲得省級大賽獎勵。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縣民族小學沈莉昆老師指導的作品《重物托運袋》獲國家級一等獎,打破了我縣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來的歷史記錄,為普洱市和我縣爭得了榮譽。
(十三)學(協)會工作
加強對全縣26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管理,指導各鄉(鎮)鄉(鎮)建立完善基層科協制度,上半年在上允、竹塘、東回、雪林、富東5個鄉(鎮)順利召開了鄉(鎮)科協代表大會。
(十四)農村科普服務體系建設
充實完善全縣20個科普示范村和158個科普活動室建設;加強東回鄉細允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完成了竹塘鄉大塘子村“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
三、其它工作
上半年以來,我們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還認真完成了上級和各有關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一是開展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工作;二是做好平安單位的鞏固工作;三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和保密工作;四是認真推行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五是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參加縣婦聯舉辦的2009年慶“三八”城區女職工“強身健體促和諧”體育競技活動和縣總工會組織的迎“五一”職工科技創新作品展覽,共參加展出創新作品12件;六是深入掛鉤扶貧點了解民情,協助村委會制定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布老村、年馬山年內規劃種植草果328畝,核桃400畝,積極開展向困難群眾“送溫暖”活動,給扶貧掛鉤聯系點勐朗鎮布老村和看馬山村掛鉤扶貧點的五保護和特困戶(共40戶),送去慰問金4000元。
四、存在問題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大家團結努力,完成了計劃任務,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科技普及方式創新不夠、宣傳力度有待加強;二是農村實用技術資料的編印工作不夠完善;三是對科技示范戶農函大辦學的跟蹤管理、督查、服務指導不夠;四是部門、鄉鎮之間的協調不夠;五是干部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還須進一步提高。
五、2009年下半年工作要點
(一)繼續深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創新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措施。
(二)加強對試驗示范項目的跟蹤管理,做到服務到位。
(三)進一步推進“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
切實解決農民學科技難問題,要編印完善農民喜愛、易懂的實用技術資料,發放到農民手中,讓科學技術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四)鞏固“全國科普示范縣”成果,加強科技培訓和科普宣傳工作和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進一步落實科技、文化、衛生、法制“四下鄉”宣傳活動。
(五)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信息服務中心的功能和科技特派員的作用,服務好三農,切實解決好農民學科技難問題。
(六)切實加強農函大培訓與辦學管理工作,對各鄉(鎮)農函大開班辦學工作進行跟蹤督查。
(七)協助各鄉(鎮)建立和完善鄉鎮基層科協制度。
(八)積極申報項目和實施好項目。
- 上一篇:地方稅務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中西醫綜合治療直性脊柱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