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局半年度小結范例

時間:2022-07-07 04:13:00

導語:畜牧獸醫局半年度小結范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獸醫局半年度小結范例

我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始終堅持“一手抓穩定,一手抓發展”的工作方針不動搖,不斷更新觀念,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探索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路子,以推進畜牧業產業化和生態化建設為出發點,以促進增加農牧民收入為落足點,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畜牧業健康持續穩步發展。現就我局上半年畜牧業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畜牧業生產情況

上半年我縣畜牧業生產保持較好發展勢頭,實現各類牲畜產仔429184混合頭,成活384198混合頭,成活率達89.52%,較去年同期增長0.22個百分點;因災、因病造成成畜死亡14272混合頭,死亡率控制在1.22%,同比下降1.68個百分點;完成各類牲畜總增369926混合頭,總增率31.68%,同比增長11.14個百分點;已出欄各類牲畜22500混合頭,出欄率1.93%,較去年同期下降0.31%;截止6月底,全縣各類牲畜飼養量達到1500385混合頭;完成肉產量871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奶產量13807噸,同比下降2425噸。

二、穩定畜牧業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1、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一是按照畜牧食品局《關于下達年度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許建項目的通知》精神,積極組織籌措資金183萬元,啟動了鄉、鄉、鄉、鄉、鄉五個基層畜牧獸醫站獸醫實驗室的新修和鄉、鄉、鄉、鄉四個基層畜牧獸醫站獸醫實驗室的維修項目,以及縣級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獸醫實驗室維修項目,購置相關的儀器設備。二是加大了動物集中免疫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采取縣級財政適當補貼、村社組織投工投勞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對鄉、鄉、鎮、牧場和鄉等的6處牲畜集中免疫巷道圈進行維修,并將在今年內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對沒有牲畜集中免疫巷道圈的鄉村進行全面的規劃,并在秋防工作開始以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2、全面完成春季動物免疫和驅蟲工作。全縣上半年共組織各類菌(疫)苗951.16萬毫升,其中口蹄疫苗176.5萬毫升,牛出敗氫氧化鋁菌苗579萬毫升,炭疽無毒芽胞苗75萬毫升,豬瘟苗2萬頭份,豬藍耳病疫苗2萬毫升,禽流二聯苗0.5萬毫升,犢牛副傷寒20萬毫升,共免疫接種各類牲畜116.78萬混合頭(匹、只)次。其中:口蹄疫苗免疫牛50.7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06%;口蹄疫苗免疫羊73.04萬只,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11%;口蹄疫苗免疫豬1.86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58%;炭疽無毒芽胞苗免疫牛、馬69.78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39%;牛出敗氫氧化鋁菌苗免疫牛50.7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06.5%;豬瘟苗免疫豬1.86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58%;豬藍耳病疫苗免疫豬1.86萬頭,密度達應免疫數的158%;犢牛副傷寒苗免疫犢牛5.36萬頭;布病苗免疫牛2.3萬頭、羊10.38萬只。累計組織開展藥物驅除牲畜體內外寄生蟲111.34萬混合頭次,其中牛46.74萬頭次,羊65.2萬只次,豬1.36萬頭次,密度分別為98%、98%、90%。有效防止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實現了清凈無疫。同時,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積極組織廣大獸醫工作者開展牲畜常見病治療工作,上半年共治療各類牲畜41.32萬混合頭,治愈率達99.45%。

3、狠抓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州業務部門關于切實做好北京奧運會期間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有關部署,認真組織畜牧部門切實加強了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檢驗和市場監管工作,一是在我縣旅游季節來臨之際,對農貿綜合市場出售豬肉14戶經營戶查驗了肉品檢疫驗訖印章,確保市場出售的豬肉100%來自生豬定點屠宰場,并經過駐廠檢疫人員嚴格對生豬的宰前檢疫、宰后檢驗。合格后加蓋驗訖印章方可上市。二是對縣城各大酒店、學校餐館使用的生鮮肉、冷凍產品進行了監督檢查,查驗了動物產品檢疫證明和驗訖印章,共檢查餐飲單位21戶、冷凍畜產品經營戶6戶,使用的肉品都是來自市場檢疫合格的肉品,登記表使用規范,冷凍產品經營戶都出具了《出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三是做好了點殺雞、鴨等經營戶檢疫證明的檢查,查驗了經營戶運輸肉品車輛的衛生,經營戶做到了勤消毒,勤打掃衛生,防止了交叉污染,確保了市場衛生安全。四是以生豬定點屠宰場和農貿市場為重點,嚴格開展市場檢疫工作,1——6月共檢疫生豬1120余頭,檢驗豬胴體1120余具、禽類8480只、冷凍畜產品12噸、蛋類8300公斤、牛、羊214混合頭(只)。五是以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為重點,切實加強動物及其產品的運輸檢疫工作,1——6月累計檢疫活畜1520混合頭(只)、禽類7280余只、出入境動物產品41噸,做到了檢疫“四到位”,有效保障了全縣畜產品的市場供給和質量安全,杜絕了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切實開展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年牧區優良牧草種植項目安排在縣鄉和鄉實施。我局先后從縣草原站抽派專業技術人員10人(分成3個技術小組),民工100余人,培訓牧民500人次,調用車輛21臺次,優良牧草種子6.9萬公斤,完成免耕人工種植優良牧草2.3萬畝(其中唐克鄉1.3萬畝、班佑鄉1萬畝);二是順利完成2010年草原滅鼠治蟲工程,抽派草原站技術人員4名,聘請甘肅臨夏專業滅鼠隊70余人,在我縣鼢鼠的重災區紅星鄉和唐克鄉進行大面積滅治,從月日開始實施至月日結束,共滅治高原鼢鼠15.3萬畝,平均滅效達92.3%。;三是積極加強與大學、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聯合在鎮和鄉實施了川西北濕地草原生態恢復治理項目,共圍欄封育濕地草原5000畝,實施牧草補播5000畝;四是繼續鞏固國家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建設成果,完成了各年度工程上半年飼料糧補助的兌現,做好了2008年度退牧還草工程省級復查驗收的準備工作,完成了年度項目實施方案、作業設計的編制報批。五是繼續加大了優良牧草種植推廣項目的實施力度,在示范推廣區安裝天然草原封育圍欄1萬米,實施施肥2萬畝,有效提高了示范區草原生產能力;六是狠抓冬春草原防火工作。針對去年入冬后我縣境內長時間無明顯降水,草原火險等級居高不下的實際情況,組織畜牧部門通過采取廣泛宣傳,深入動員,加強督查和隱患排查,強化預案完善及預警預報,嚴格防火值班制度等綜合措施,確保了草原防火認識、責任、制度、應急、信息五個到位,有效防止了重特大草原火災的發生。

(四)穩步推進重點建設項目的實施

全面啟動我縣現代畜牧業科技示范園、濕地修復生態畜牧業示范區、綿羊良種繁育基地、生態養殖小區四大特色畜牧業生產基地建設,逐步實現草原畜牧業裝備現代化、生產市場化、產品科技化、功能多元化、勞動者新型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