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局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24 10:36:06
導語:民企局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上半年,我縣民營企業管理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和經濟社會發展換擋提速總基調,以“增加數量、擴大總量、提高質量”為目標,以中小企業“四項工程”為抓手,以“提速、提質、提效”為重點,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轉作風、強服務、促提升,實現了民營經濟發展新跨越。
上半年,個體工商戶新發展1018戶,新增從業人員2647人,新增注冊資金1738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8%、13%、21%。全縣實有個體工商戶17564戶,從業人員41639人,注冊資金14307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16%、21%;
私營企業新發展190家,新增從業人員2174人,新增注冊資金5812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6%、43%、59%。全縣實有私營企業1614家,從業人員19042人,注冊資金3324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2%、22%、29%。
(一)、主要工作
1、立足增加民營企業,大力推動能人創辦企業。
為推動能人創業,我局制定了《2014年縣推進能人創業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創業。(1)加強宣傳引導創業。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成功創業典型,利用三月份全省非公經濟“萬名干部進企業”服務月大力宣傳發展非公經濟政策。(2)落實政策推動創業。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落實“小微信貸通”政策性融資,使創業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3)完善服務促進創業。如創建小微企業創業園,組織企業參加管理培訓和管理咨詢等服務措施的出臺和落實,使創業者感受到服務的真心和力度。通過各種措施多管齊下,推動我縣上半年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018戶,新發展私營企業190戶。
2、突出小微新上規模,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我局通過組織開展調查分析、篩選,確定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17家最具成長實力的小微企業作為我縣重點培育扶持新上規模的企業。確定了工藝品有限公司、服飾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為我縣重點培育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確定了科技有限公司為我縣重點培育年納稅超2000萬元的企業。確定了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為“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并制定了《2014年縣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工作方案》,實行每家成長性企業由一位局領導、一個職能股室共同掛點培育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大對成長性企業的培育和服務力度,加快扶持成長性企業進入規模工業企業行列,力爭通過一年的培育,使其經營規模、技術實力和管理水平有明顯提升,成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產業帶動作用較大的骨干企業,確保年內新增規模工業企業6家以上,新增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家以上,力爭實現年納稅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6家企業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
3、致力突破發展瓶頸,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為了突破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困難這一發展瓶頸,一是加大政銀企互動及融資簽約工作力度。組織機關全體干部對100家重點民營企業開展了融資需求調查,在此基礎上,由我局牽頭,召集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銀監辦及縣內各商業銀行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確定了意向融資簽約對象,根據市里的統一部署,3月3日在縣政府五樓會議室開展了中小微型企業融資對接簽約活動,全縣9家銀行為縣內38家企業、43個項目融資簽約,共簽定信貸總金額為2.127億元,簽約企業涉及我縣的一、二、三產業,突出了礦產加工、電子電器、食品加工、輕紡服裝、門業、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二是落實創新融資模式。針對小微企業擔保難、抵押難、貸款難問題,我局緊緊抓住市里創新的“小微信貸通”政策性融資新模式擴面升級機會,會同縣財政局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我縣加入并落實“小微信貸通”融資政策。縣政府及時研究并出臺了《縣“小微信貸通”工作實施方案》,對運作模式、規模設定、貸款條件、貸款內容、優惠措施、申報流程、代償程序、工作職責等進行了明確。我局在認真落實開展政策宣傳、組織企業申報、實行聯合會審等工作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企業推薦給了合作銀行。6月上旬縣“小微信貸通”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第一批“小微信貸通”擬融資企業名單,同意為21家企業貸款3470萬元,并分別上報市財政局和市民營企業管理局審批。三是積極借力全國股轉系統加入“新三板”上市;上半年指導三進漆包線、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家企業積極主動、創造條件,力爭盡快加入“新三板”上市。
4、著眼提升企業素質,認真組織開展企業管理咨詢
把開展企業管理咨詢,促進企業管理創新當作企業創建品牌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一是開展管理咨詢,引導管理創新。以禾綠康健有限公司開展企業管理咨詢的成功案例為標桿,大力宣傳、引導、組織企業開展管理咨詢。上半年邀請并組織廣州中精縱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惠大實業有限公司、綠緣環保袋有限公司開展管理咨詢對接洽談,并簽訂管理咨詢協議,開展了管理咨詢活動。通過管理咨詢,優化了管理流程,拓展了企業的管理視野,提升了企業的管理素質和能力,企業創新管理和科學管理邁出了新步伐。二是組織管理培訓,提升管理水平。組織了成長性中小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17人參加創業大學舉辦的成長性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提升了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為成長性企業上規模奠定了管理基礎。
5、注重營造小微企業成長環境,加強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工作。為加快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營造小微企業孵化成長的良好環境,我局積極主動協調落實創建工作。一是督促竹笮鄉盡快落實遷墳工作,將園內的未遷墳墓盡快遷移,竹笮鄉采取得力措施,在清明節前將剩余墳墓已全部遷移。二是督促投資方嚴格按照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園創建標準完善創業園的規劃設計,并盡快提交縣規劃委員會審定。三是協調工業園與投資方簽訂投資協議,明確創業園建設過程中的相關工作要求。四是督促投資方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加緊組織力量進場施工,力爭明年上半年建成并爭取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項目支持。目前,創業園建設已進入土地掛牌程序。
6、圍繞增強發展后勁,全力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一是認真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學習新修訂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項目申報的新規定和新要求。二是按照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條件,認真篩選我縣擬申報的項目。三是集中時間和精力指導、幫助申報企業準備項目申報資料并認真審核。四是積極與省市主管部門溝通、對接,跟蹤申報動態。通過努力,目前國家財政部公示了我市申報的12個項目,其中我縣申報的江寧物流有限公司的改善中小企業服務環境項目名列其中,支持資金額度有望創近年來最高水平。
7、高度重視中心工作,推動工作落到實處。
(1)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和要求,認認真真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學習教育、爭取意見環節工作,提高了對活動的重大意義的認識、強化了宗旨意識、增強了群眾觀念,了解了企業和群眾所想、所盼。通過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工作,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活動中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強化了工作措施,推動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及其他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
(2)扎實開展“三送”活動。按照“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及“六個一”工作機制,認真清理工作思路,開展好“一月一主題”活動,“三送”工作取得更多實效。一是開展了訪貧問困工作,送上慰問金及物折幣共計2萬余元;二是開展了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調處解決了10余起影響鄰里關系,影響穩定的矛盾糾紛;三是發展產業,幫助農戶春耕備耕,發展產業,重點組織修路補路、渠道清淤,解決農戶耕種出行難和農田灌溉難的問題,;四是為村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協助有關部門爭取立項,使得該村自來水建設即將上馬。
(3)扎實做好綜治、信訪、民生和計劃生育工作。一是嚴格落實綜合治理工作責任,認真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把解決民生當作維護穩定的重要工作,及時協調解決改制企業職工社保退休事宜,按照低保對象動態監管的要求,重新落實101戶、260人享受低保待遇,認真抓好手工業聯社職工養老生活補助資金的申報和年審工作。二是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嚴格穩控我局涉軍人員上訪。三是嚴格計劃生育工作要求,及時組織育齡對象參加環孕檢,環孕檢率達到100%,沒有出現違犯計劃生育的人和事。
(4)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一是加強了民營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及時與監管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組織對部分重點民營企業開展防火安全大檢查和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檢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隱患治理和應急措施落實情況。二是綜合督查掛點責任鎮(田頭鎮)的安全生產工作,督促對轄區內重點部位、重要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存在的安全問題,限期整改,確保了民營企業和掛點鄉鎮的安全運轉。
(二)存在問題
半年來,我局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民營企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1、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進展緩慢。創業園自從縣政府去年11月份決定建設以來,半年多時間了,目前還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前期準備工作拖的時間長。
2、物流服務滯后。許多企業反映,我縣缺乏較為完善、配套的物流服務,企業物流中轉環節多、成本高,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3、招工難。雖然縣委縣政府落實了各鄉鎮為園區重點企業招工的責任,但對于一般的小微企業,仍普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4、對提升管理水平重視不夠。許多企業重生產、輕管理,滿足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與方法,舍不得投資引入管理咨詢機構開展管理咨詢,提升科學管理水平。
- 上一篇:民企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工作匯報2篇
- 下一篇:會所中的歪風專項治理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