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局脫貧攻堅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03 04:50:00
導語:農牧局脫貧攻堅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總體安排部署,我們農業局主要負責農業產業扶貧的計劃安排、庭院經濟協調、督查、技術指導等相關工作。幫扶貧困村是:重點村是邊昭鎮村,一般村是寶龍岱村。
一、今年工作計劃、任務
2018年我縣實現整體脫貧,我單位承擔脫貧攻堅工作:
(一)指導好全縣產業扶貧項目的指導工作: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謀劃、設計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培訓工作,實現培訓全覆蓋。
(二)落實好全縣庭院經濟增收工作:按照縣政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堅決實現庭院收入超過2200元。
(三)完成好幫扶貧困村的工作:繼續把幫扶貧困村工作當做首要工作,動員全系統干部、技術人員力量,堅決完成幫扶工作,確保村整體退出。
(四)開展“三幫扶一推動”工作:局領導帶隊開展了幫助研究發展庭院經濟、幫助開展村屯環境整治、幫助規范“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相關契約,結合春播抗旱生產,推動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實。
二、工作進展情況
(一)開展科技下鄉,助力產業脫貧。圍繞全縣產業扶貧項目,我們全力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共覆蓋貧困人口1.5萬人。我們組織90多人的科技宣講團,巡回在全縣開展精準扶貧咨詢、解答、培訓等,開展“送技術、送政策、促增收”活動,現在已在邊昭鎮、瞻榆鎮、新發鄉、烏蘭花鎮、包拉溫都鄉陸續開展了培訓工作,發放科技資料1萬余份。
(二)發展庭院經濟、帶動農民增收。截止到目前,全縣已落實發展庭院經濟8936戶,發展面積8740554平方米,其中貧困戶3060戶,發展面積2775716平方米,非貧困戶5876戶,發展面積5964838平方米。種植品種主要有大蔥、辣椒、馬鈴薯、蒲公英、果樹、西瓜、香瓜、地瓜、蘿卜、南瓜、花生等十余品種作物,預計庭院人均收入超過2300元。目前,各鄉鎮庭院經濟落實情況整體看效果較好,團結、什花道、等鄉鎮的大蔥長勢喜人,、、、等鄉鎮的馬鈴薯已經開花,瞻榆、新發、鴻興、包拉溫都等鄉鎮辣椒已經坐果,其他鄉鎮的中草藥、南瓜、花生等作物也豐收在望;特別是開通鎮的蔬菜早已上市,烏蘭花的大棚香瓜也已經采摘,且效益相當可觀。
(三)完善檔案制度,助推整體脫貧。正在協助所包貧困村開展好產業制定、物資準備等,幫助退出計劃的落實、資料的整理和貧困戶檔案歸檔工作,力爭今年整體退出。
(四)“三幫扶一推動”活動開展情況
1、庭院經濟,在村我們依據各戶庭院面積,我們幫助他們研究發展中草藥種植,個別戶我們幫助他們種植蔬菜、土豆等。寶龍岱村我們幫助他們研究了庭院經濟發展計劃,個別戶我們幫助他們制定了種植蔬菜、土豆等計劃。包保干部深入棚室、房前屋后共為兩個村貧困戶現場解決發展庭院經濟、棚膜蔬菜問題27個,發放《庭院經濟種植手冊》300份。
2、推動貧困村人居環境改善方面,我們結合當地衛生情況,與兩個村進行了研究,對衛生整治工作,能啟動的馬上啟動,有困難的我們幫助進行了溝通和聯絡。同時,我們包保干部在農戶家中幫助打掃衛生,局領導帶領全體包保干部整治一條街衛生,撿垃圾、堆草垛、平整街路2000延長米。
3、村僅有兩個比較成型的合作社,一個是“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另一個是“農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由于機械較多,帶動農民作用較大,今年已同近61戶貧困戶達成幫助貧困戶機械作業種植協議,負責播種、除草、秋收。合作社比較規范,帶動了當地的機械化作業水平。同時還有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農忙時節到合作社打工掙錢,增加收入。
4、幫助推動教育、醫療、住房扶貧方面,我們把相關政策每戶復印一套逐戶發放并進行了宣傳,重點因病致貧的農戶我們又幫助他們進行了聯絡,通過與省內定點醫院聯系,有的農戶已去醫院診查或治療,效果很好。
5、結合今年春旱我們幫助貧困戶進行了抗旱播種,宣傳棚膜經濟政策、大豆種植政策等,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結構調整的主動性,努力增加收入。幫助貧困戶修理噴灌設施153臺套,抗旱坐水種58公頃。提供3公頃優良玉米種子、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