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體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02 02:37:47
導語:縣教體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縣委教育工委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考察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省、市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為基本要求、以“雙創”為主要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縣貢獻更大力量。
一、聚焦政治引領,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縣委教育工委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制定年度基層黨建“三個清單”。認真抓好中央、省、市委、縣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認真落實工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教育系統政治建設的方向引領。今年以來,縣委教育工委扎實開展了學習貫徹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四史”學習教育、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以引領廣大黨員教師深刻把握蘊含其中的精髓要義。為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元月份組織開展了黨的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和2020年度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大會活動;3月上中旬組織1個督查考核組,歷時10天對全縣全系統3個黨委、22個黨總支、130個黨支部全面進行2020年度黨建工作暨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情況督查考核。為強化黨務工作者培訓夯實黨建基礎。于5月15-20日組織教體系統基層黨務工作者61人,赴參加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舉辦的“黨務工作者培訓”高級研修班。同時按照規定時間節點要求,規范、縝密做好縣、市黨代表候選人的推選工作。圍繞迎接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精心策劃組織黨史故事分享活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發放,建黨100周年“紅色詩詞朗誦大賽,“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等系列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全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截止到6月底,全縣教體系統各級黨組織先后為群眾辦實事350余件,受益人數15萬余人次,舉辦各類講座260余場次。在密切干群關系的同時,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教體系統新時代的新作風新氣象新面貌。
二、聚焦立德樹人,學生全面發展得到穩步提升
縣委教育工委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全面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貫徹落實,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進“紅色文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到學校育人的全過程。先后舉辦了全縣小學生籃球、校園足球聯賽、中小學乒乓球錦標賽、縣小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高中生物、化學、數學競賽、“誦讀中國”中華經典誦讀比賽、“筆墨中國”漢字書寫比賽等活動,全縣近10萬名學生參加。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先后開展了建黨100周年“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紅色經典獻禮百年”朗誦大賽、“童心向黨.禮頌百年”為主題的電子小報、紅歌、宣講、主題小論文評選等系列活動。近50余名教師在省級課堂教學、說課、操作技能大賽中,獲得前三等獎;近300余名中小學生在省級以上書法、寫作等各類大賽中獲獎,值得一提的是,大路中心學校等5名同志在2021年全省中小學優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中獲省一等獎,位居縣域首列;縣西關小學王存麗獲省第四屆校園讀書創作活動省級一等獎;縣初級中學、縣中學、縣小學等8所學校入選全國校園足球、籃球特色學校。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歌伴舞《我們的新時代》節目在全省技工院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匯演中,喜獲三等獎。5月,縣職高被授予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在首屆省二手車鑒定評估師技能大賽中,該校、團隊與團隊分別榮獲二等獎,同時、團隊獲大賽季軍,學校榮獲“優秀合作單位”榮譽稱號。中心學校校長做為全市唯一代表被推薦到省參加校長、書記上思政課活動。實驗學校獲得“國家級文明校園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縣實驗小學黨支部在2021年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縣王集初中獲2021年市五四紅旗團支部。
三、聚焦雙創引領,各類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公益水平顯著提高。目前,全縣共有幼兒園404所,在園幼兒45154人。其中公辦園(含附屬園、幼教點)244所,在園幼兒24074人;民辦園160所,在園幼兒21080人(其中普惠性民辦園50所,在園幼兒12150人)。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80.2%和53.3%,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1.9%,基本上形成了公辦為主、民辦積極參與的辦園格局,解決了城鄉幼兒的入園需求。目前,現有省級一類園1所,市級一類園14所。布局合理、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已全面構建。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得到全力推進。啟動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03個,總投資3715萬元,建設面積156607平方米;能力提升項目29個,投入資金3192萬元,建設面積17050平方米。實驗小學東校區項目、汴河小學擴建項目、二中擴建項目及二中遷建項目已開工建設。縣第七小學(足球運動學校),已通過初驗。實驗小學東校區項目,汴河小學、二中、九中擴建項目,現均在進行裝飾裝修工程施工,8月中旬即可竣工交付使用。六中教學樓工程已通過竣工驗收,附屬工程傳達室、圍墻及硬化項目現已完成招標前準備工作,七月初可施工,秋季開學前即可完工。
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得到長足發展。制定了《縣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縣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方案(試行)》,目前,全縣六所普通高中按照實施工作行事歷有序推進,制定完善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手冊、學生學分認定辦法、學生生涯指導制度等,謀劃實施選課走班的硬件和師資條件保障。二中、漁溝中學、黃灣中學,積極推進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探索學校辦學特色方向,申請了籃球、足球特長生招生計劃。通過健全機構,精心謀劃,周密組織,圓滿完成13365人體育考試和免試成績認定工作。完成了13365人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積極推進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師范學校A、B類中職學校達標示范創建工作,目前,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A類學校網評材料已初步完成。師范學校創建材料也在進一步修訂和充實當中。為完善職業教育辦學體制、全力推進改革提升職教辦學水平、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我縣職業教育發展,于4月26日-29日赴上海市商貿旅游學校、上海市楊浦職業技術學校、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四所學校進行交流學習研討。縣職高學校先后培養各類技能型人才20余萬人次,就業安置率98%以上。該校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4.6億元,開設數控車工、機械裝配、電器自動化等8個省級特色專業,今年招生人數已突破4000人。先后舉辦技能型人才培訓班15期,培訓學員2000余人次。截至今年4月,已為相關企業輸送技術工人500余名。在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分院開設軸承專業班(企業訂單班)4個,目前已累計招收學員300余名,為縣海納百川、明遠軸承、順通鋼管等20余家大型軸承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
特殊教育和老年、社會教育辦學水平得到提高。依托縣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開展送教上門、隨班就讀教師培訓,做好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對重度與多重殘疾兒童送教上門,一人一案,全覆蓋。加強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建設和隨班就讀殘疾兒童少年管理工作,依托特殊教育學校指導特殊教育工作,切實保障殘疾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權益。全縣20個鄉鎮老年教育學校,310個行政村社區老年教育學習點全部制訂了老年教育學校管理制度,部分學習點已經開展老年教育活動。
民辦教育得到長足發展。我縣現有5所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分別是縣廣志外國語學校、縣雙語學校、風華學校、縣漁溝北極星學校、縣英才學校,均為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學校在校生總數12858人,占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160590人的8%,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縣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聚焦培才引智,教師隊伍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培優計劃得到進一步夯實。我縣2020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申報評審正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1人、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162人、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205人,初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432人。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候選人2人,評選推薦市學科帶頭人13人、骨干教師68人,認定市學科帶頭人24人,骨干教師40人,推薦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候選人1人,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1人,特級教師3人。遴選8個教育管理干部省級培訓班14人。
師資隊伍得到進一步補充。組織一中、二中、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到相關高校參加校園招聘工作,及時補充學校人才梯隊。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80名,已完成筆試、資格審查、面試等工作;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100名,已完成筆試、資格審查工作;二中、師范公開招聘教師98名,已完成筆試工作;定向培養鄉村教師招聘45人,省教育廳已公告。
師德師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先后成功舉辦縣國培計劃(20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管理團隊的培訓和“縣國培計劃(20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培訓團隊的培訓”。同時開展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師德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和“萬師訪萬家”活動,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目前,我縣參與學校265所,參與教師4046人,被訪學生31820人,征集意見13499條。
五、聚焦精準推進,教育民生獲得感得到提升。
“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部到位,實現應享盡享。學前教育階段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2811人,發放資金112.44萬元。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免教科書16144人,資金1594.7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9305人,發放寄宿生補助557萬元,非寄宿生補助262.875萬元。共發放中職助學金1785人,資金186.7萬元。中職免學費10588人,資金1570.93萬元,其中建檔立卡免學費885人;發放高中助學金2768人次,資金320.75萬元,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全縣320余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實現學校食堂供餐全覆蓋,學生應享盡享全覆蓋;運作模式得到教育部、省、市認可,并參與教育部新一輪方案的修訂研討工作。義務教育經費撥付實現應播盡播;智慧課堂實現教學點建設全覆蓋,城鄉優質課堂教育教學資源實現互濟共享。控輟保學工作成效顯著,做到應入盡入、應返盡返、一個不漏,確保建檔立卡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通過騰挪教室、均衡分班等措施,全縣六所普通高中大班額全部消除。中小學課后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縣126所中小學開展了課后服務,69148名學生參與。通過逐級定目標、定措施、定進度,確定治理任務,全縣校外培訓機構培訓亂象整治成效初顯。堅持五育并舉,校內校外協同,學校家庭攜手,“五項管理”等相關政策規定在全縣中小學校落實落地,促進了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六、聚焦教育為民,教育服務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強。
四送一服工作落地見效。召開了教體局“四送一服”滿意度培訓會、業務推薦會,對省平臺走訪的70家企業、民辦教育機構進行滿意度電話培訓;配合省、市工作組對我局牽頭的重點項目及包保的四上企業進行實地走訪。于4下旬對鎮、鎮等4個鄉鎮的25家企業開展宣傳政策、收集問題,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問題,讓“四送一服”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教科研工作提質增效。通過打造四個平臺,創新五項活動,教研水平得到多角度提升。上半年以來,先后承辦、開展了全市“小學數學主題單元教學研討會”;全縣小學數學“傳統文化理解與傳承的實踐研究”研討會;小學語文、初中數學、語文、英語、幼教、小學美術、特教等學科主題教研活動;召開了高一新教材使用學科教學研討會;針對九年級畢業班開展7個學科中考備考研討會。3月份,開展中小學教學教研與視導活動,重點指導近三年來新入編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現場聽課306人次。3至5月份分別深入六中、下樓中心學校、高樓中心學校、澮溝中心學校進行指導。通過舉行課題研討會、課題論壇、課題聯研、成果展示等方式,切實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成立了小學語文、數學及幼兒園各年級“教學協作組”,對新入崗的教師進行所任年級的教材教法、教學業務培訓指導。同時借助網絡平臺,提升教師的網上教研和教研相結合的模式,開展了高一新課程教材的培訓。為資源共享、基層學校教師展示自我提供了平臺,形成合作交流、催生思想、創新發展的研究氛圍和教研文化,引領教師研究教材教法,推動了課程改革。
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成立了縣校園安全風險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先后4次安排教育督導人員利用開學初、學期中對全縣各類校園安全隱患、安防能力建設、防溺水等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與此同時,會同縣應急局、公安、消防、應急等組成聯合督查組,對510所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防溺水、消防安全工作開展了重點督查,并分類建立了校園安全問題隱患、整改措施、整改責任、整改時限“四清單”。為增強校園安防力量,以縣政府退役軍人專項崗安排為契機,對120余名退役軍人進行崗前培訓,并充實到我縣123所小學、幼兒園。為全面筑牢師生生命安全防線,全縣中小學采取發放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家長會、舉辦法治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健康講座、學校大會、萬師訪萬家等方式,對師生集中開展以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極端天氣防范、食品安全、心理健康輔導、防校園欺凌、法律意識普及等內容為主的安全教育。各級各類學校因校制宜建立并完善暑期家校聯系制度,利用微信群、QQ群等定期(每周至少-次)、不定期進行安全提示,廣泛宣傳暑期安全有關知識,形成時時講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濃厚氛圍,確保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成立縣體育總會、縣青少年體育聯合會促進會和靈壁縣體育運動學校,并成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縣體育館、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帶游泳池)已建成;所轄20個鄉鎮均已完成一個2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廣場和一個多功能球類運動場建設。政府投資300萬建設健身場地,目前已完成55個。開展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頤高新天地杯”縣第五屆全民運動會,本屆全民運動會開展規模大、參加人員范圍廣,參賽單位涵蓋各鄉鎮、各學校、縣直機關和各企事業單位,比賽項目包括田徑、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國象棋、圍棋、太極拳、健身氣功、廣場健身舞、拔河、跳繩十二個項目。提高了全縣干部職工和廣大市民的身體素質和健身意識,切實推動了我縣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
教育大信息、大宣傳工作格局已基本構建。局和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均建立了由主要負責人為組長、骨干教師或寫作專長教師為成員的教育信息宣傳工作領導隊伍。為強化工作職能,局專門成立了由分管同志為主任的教育宣傳中心,建立了教育宣傳工作qq群、教育宣傳評論員群、微信工作群,開設了“你好”微信公眾號、教育微博。今年以來,全縣教體系統緊扣時代脈搏,圍繞局中心工作,在中安在線、人民日報數字、日報客戶端、安青網、教育網、民生工程、日報紙媒等省級以上媒體刊發各類信息近千篇次,為彰顯我縣教育改革發展的顯示度和影響力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營造了濃厚的輿論宣傳氛圍。
- 上一篇:經濟和信息化局六保六穩工作匯報
- 下一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半年主要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