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衛生應急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11 08:39:48
導語:某市衛生應急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全市衛生應急工作要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統領,以衛生應急示范創建為抓手,緊緊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和其他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兩大任務,切實加強基礎工作,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準備水平和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一、加強衛生應急組織體系建設。積極充實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應急辦事機構力量,有條件的特別是爭創國家和省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區)的衛生行政部門要盡快設置有獨立編制的衛生應急辦公室;其余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也要積極爭取,要明確專門科室,確保有專人負責衛生應急日常工作;全市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成立或明確專門的衛生應急工作管理科室。
二、進一步加強衛生應急預案制定。細化落實應急預案,分類制定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規范和流程,逐步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充分發揮應急預案等在突發事件衛生處置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導基層修定預案。
三、全面加強12320工作。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力爭納入衛生信息化統一安排,以解決編制、經費等問題;12320衛生熱線全年人工服務受理量6000件次以上;進一步拓展和完善12320衛生熱線功能。
四、加強應急示范縣(區)建設。積極開展衛生應急工作示范縣(區)創建工作,清河區要健全衛生應急示范區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提高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衛生應急示范區;其余縣(區)要積極申報創建省級衛生應急示范縣(區)。
五、進一步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對照《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參考目錄》,加強隊伍裝備和能力建設。在全市衛生系統繼續開展衛生應急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應急演練活動,市第一人民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急救中心分別牽頭負責落實業務條線內的應急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活動,全面提升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各地各單位都要開展衛生應急培訓與演練活動,采取各種形式加強能力建設。各縣(區)年內開展衛生應急知識培訓、演練3次以上,市直各醫療衛生單位培訓、演練不少于1次。
六、推進衛生應急決策指揮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市、縣(區)、鄉(鎮)三級聯網的院前急救醫療指揮調度系統,完善市級衛生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建設,拓展市、縣(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急視頻會議系統功能;督導有關縣(區)建設衛生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
七、加強突發事件衛生應急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工作。加強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急性傳染病和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工作,規范開展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風險評估,提高風險監測、識別和管理水平,發揮風險評估在事件防范和應對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到關口前移、預防為主。
八、提升市核和輻射定點去污洗消醫院建設水平。進一步完善市一院市核和輻射定點去污洗消醫院設施,全面提升全市核和輻射衛生應急監測預警能力與應急準備水平。
九、建成市級食品飲用水放射性污染應急監測網絡實驗室。強化現場和實驗室衛生應急檢測能力建設,啟動市疾控中心市級食品和飲用水放射性監測網絡實驗室建設,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檢測診斷水平。
十、完善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市級綜合類、中毒類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傳染病類醫院救援基地建設水平,推進縣級綜合類、中毒類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
十一、全力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要保持24小時應急通信暢通,特別加強節假日、重要敏感時段的應急值守,嚴格落實信息報告責任制,力爭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及時、規范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實施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率、報告及時率、網絡直報率、報告完整率、規范處置率、事件評估報告率均達100%。要將各類突發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切實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
- 上一篇:衛生局法治與依法行政工作要點
- 下一篇:全市紀檢監察和行風建設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