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31 08:48:35
導語:經信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12年經信工作的基本情況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市經信系統牢牢把握“緊跟蘇錫常,同步現代化”的目標定位,緊緊圍繞八大主題年活動,大力實施工業經濟五年規劃、三年計劃,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扎實推進“千億園區百億鎮”創建、總量躍升、規模培育、項目推進和節能減排等重點工程,全市工業經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全面完成年度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各項目標任務。
(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納稅銷售收入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26%以上,經濟開發區工業納稅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新增、、3個百億鎮。
2、實現納稅銷售超億元企業148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14家、超50億元企業6家、超100億元企業4家。納稅超億元企業6家。
3、完成工業投入286億元,同比增長22.1%。實施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建成標準廠房37.3萬平方米。
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率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強化目標管理穩增長。積極應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切實加強目標管理和運行監測分析。對照“千億園區百億鎮”創建要求,及早擬定2012年全市及各鎮區工業經濟年度主要目標,做到目標分解科學合理,年度計劃有序推進;排定當年重點新增長點企業,在全市規模企業和重點新增長點企業中選擇100家重點企業,進行跟蹤(監測),采集有關數據并匯總;堅持定期召開鎮區、重點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會議,及時了解掌握工業經濟動態情況,形成月度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供各級領導參考;做好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完成進度的對標分析和情況通報,倒排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創建目標按期推進,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強化項目投入保發展。一方面,完善考核辦法,加強工業有效投入。完善出臺了2012年工業投入考核意見,進一步提高工業投入的質量和水平。繼續強化項目投入日常巡查、定期督查和季度核查“三查”機制,著力推進176個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落實掛鉤聯系制度,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重點推進100個總投資1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76個重點工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73億元,96個新項目有85個已開工建設,開工率達88.5%。10個列入市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40.6億元,完成當年計劃投資的109.6%。波士頓鋰電池、國糧倉儲等20個總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立誠包裝、晶銳半導體等一批在建項目竣工投產,弘博熱電、中興西田、安靠智能輸電工程等一批新建項目開工建設。另一方面,盤活存量土地,加快標準廠房建設。及時擬定關于加快標準廠房建設的實施意見交市政府審定實施,全市標準廠房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全年建成標準廠房37.3萬平方米,盤活土地存量2623畝。
3、強化創新創優促轉型。堅持抓當前與謀長遠緊密結合,認真落實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步伐。一是進一步加大企業創新創優力度。著重加快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組織申報認定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實施一批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推廣應用為主要內容的“四新”技術改造項目,提升產業層次,不斷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全年新增上齒集團、瑞陽化工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喬森塑料、科華機械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高成長中小企業2家、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培育企業1家、專精特新產品2只,省優秀新產品獎4只。實施管理創新示范企業工程,培育省管理創新優秀、示范企業3家。實施信用管理“萬企貫標、百企示范”工程,信用管理貫標企業16家。二是進一步促進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和加快建設“兩化融合”示范區、試驗區以及一批“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全年培育兩化融合示范企業2家,試點企業4家;培育省五星數字企業2家,市三星、四星級數字企業7家。
4、強化節能降耗推升級。在節能降耗形勢嚴峻與經濟增速趨緩的雙重壓力下,統籌兼顧穩增長和降能耗,扎實推進多項節能措施。一是著力推進節能重點工程。全年開展能源審計企業17家,清潔生產審核企業22家,完成節能監測和節能監察企業29家,淘汰落后用能設備50臺套,實施節能與循環經濟重點項目8項。二是強化重點用能企業管理。在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嚴格能耗限額標準和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倒逼高耗能行業企業實施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促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三是加大節能宣傳和專項資金扶持力度。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繼續設立市級專項資金獎勵,積極爭取各級節能優惠政策和資金獎勵,激勵和引導企業實施節能和循環經濟工程。此外,根據市委、市政府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實施意見的要求,為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擬定了《市節能攻堅計劃》(2012-2014)并貫徹實施。
5、強化效能提升創品牌。全面落實全市“千億園區百億鎮”創建動員大會精神,按照全市“部門服務創星級,機關效能再躍升”主題實踐活動和市政府“優質服務進百企”等活動要求,圍繞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新增長點,切實做好要素保障、爭取扶持、監測服務等工作。一是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今年市財政向工業擔保中心增資1億元,擔保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4家擔保機構共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16億元,在保責任余額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2%和32.4%,其中市工業擔保中心提供擔保8億元,在保7億元,極大地支持了我市中小企業的發展。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扶持。認真組織企業申報各類獎勵和專項資金,全年為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向上爭取重點技術改造、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企業兩化融合等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引導資金1600多萬元。三是全力打造“三型”機關。全面開展“學習善思型、創新善謀型、高效善為型”機關創建,以“優質服務進百企”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局領導、各科室掛鉤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活動,落實掛鉤聯系制度,宣傳政策,傾聽呼聲,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理清思路,提振信心,及時印發《穩增長、促發展政策文件匯編》1000多冊到相關企業。
2012年經信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工業經濟表現為增速趨緩,效益下降,工業增加值率不高,設備投入占工業投資的比重明顯偏低,節能降耗壓力突出,“兩化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部門服務表現為應對復雜經濟形勢的思路不寬、辦法不多,部門職能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加強機關管理和創新服務發展任重道遠。
二、2013年經信工作要點
2013年經信工作將緊緊圍繞“緊跟蘇錫常,同步現代化”的總目標,突出轉型發展主題,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推進產業轉型、企業升級,深入開展“千億園區百億鎮”創建,切實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四個高于、兩個確保”,力爭2013年工業產銷、投入均增長25%以上,工業總產值、納稅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完成上級下達任務(5.5%)。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圍繞重大項目,以優質投入引領轉型發展。按照“引進儲備一批、落地開工一批、投產達產一批”的要求,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一是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組織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大的大型、終端項目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全力推進90個總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項目投入督查、巡查、核查“三查”推進機制,確保新建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快達產,20個市級重點推進的工業項目完成進度80%以上,全市完成工業投入337億元。二是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深入研究我市四大支柱產業和傳統產業特點,緊緊把握國家、省、市鼓勵和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導向,充分發揮技術改造投資省、周期短、見效快、污染少、消耗低、用地少的優勢和特點,大力推進現有企業圍繞產業鏈完善、產品附加值提升、生產工藝改進和節能降耗等環節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技術改造投入和工業裝備投入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投入產出效益。力爭工業設備投入占比達15%以上。三是加快標準化廠房建設。繼續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著力加大高標準廠房的建設力度,力爭2013年建成標準廠房40萬平方米以上,并做好建成標準廠房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入駐的配套服務工作。
二、圍繞培大育強,以總量提升保障轉型發展。積極應對復雜經濟形勢,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確保工業總量和規模企業培育不斷提升。一是強化目標管理和監測分析。逐月做好全市及各鎮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完成進度的情況通報,定期召開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加強與各鎮區和統計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落實督促檢查,確保全年計劃有序推進、目標如期實現;及時跟蹤掌握工業經濟運行動態和重點行業發展趨勢,密切關注大宗原輔材料和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情況,指導幫助企業規避經營風險,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確保全部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納稅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二是強化規模企業培育。鼓勵和推動龍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大力支持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加速擴張,形成一批規模企業。全力培育36個重點新增長點,力爭全年工業納稅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180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25家,超百億元企業6家,新增規模企業50家。
三、圍繞創新驅動,以科技進步推動轉型發展。一是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抓好企業技術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全年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2個、市級4個,支持正平打造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二是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融合優勢,一方面,提升重點骨干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推動企業不斷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集約和經營管理的水平,打造“智慧企業”;另一方面,提升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積極整合信息化資源,開展與通信運營商的合作,引進市場機制,探索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云。三是支持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軟件園建設,積極培育信息產業企業,著力提升信息產業發展水平。
四、圍繞綠色制造,以節能降耗倒逼轉型發展。一是制定并實施節能攻堅計劃行動方案,細化落實每個節能行動到具體項目。二是加強節能降耗管理。嚴格執行新上項目節能評估制度,加快推廣節能新技術和合同能源管理,加強節能監測和能源審計,大力開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三是鼓勵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深入開展第三輪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加快淘汰落后設備和落后產能,通過改造提升、集聚發展、節能減排、淘汰落后,促進傳統支柱產業向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發展,確保完成全年節能目標任務。
五、圍繞效能提升,以最佳精神服務轉型發展。繼續深入開展“優質服務進百企”活動,努力建設“學習善思型、創新善謀型、高效善為型”機關,切實把“支持企業天經地義、服務企業關愛有加”的工作理念化為自覺行動,對企業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繼續實行機關干部掛鉤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深入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幫助企業化解困難和矛盾。充分發揮現有信息咨詢、培訓服務和融資擔保三個平臺的作用,積極開展工業經濟轉型發展難點熱點和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切實加強機關內部管理和考核,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爭創服務發展五星部門。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下鄉產品網絡建設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