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和糧食局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18 08:53:12
導語:農業和糧食局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體工作思路:全面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要求,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改革創新,保證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實現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奮斗目標:糧食生產播面穩定在47萬畝,總產達19萬噸;全縣種植煙葉3.65萬畝,確保收購煙葉11萬擔,實現煙葉稅收2800萬元以上。生豬出欄力爭達到75萬頭,肉類總產6.5萬噸;發展特色蔬菜瓜果產業,新增蔬菜面積0.6萬畝,確保全縣蔬菜瓜果面積達13萬畝。
1.抓好糧食生產落實,保證糧食有效供給
深入推進政策支持、糧田建設、科技促進、高產創建、良種推廣、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應用、防災減災、農資治理等“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落實糧食生產各項扶持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切實落實糧食播面,推進水稻集中育秧和高產創建,確保優質稻、米粉專用稻面積31.5萬畝,建設標準糧田0.6萬畝,建立萬畝示范片2個,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0萬畝。
2.抓實優勢農業產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重點在米粉加工業、種業、果業、養殖業領域培育與扶持一批國家級或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油茶、茶葉、花卉、綠化苗木、特色果蔬等領域培育一批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結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組織模式,結合“一村一業”、“一村一品”建設活動,進一步加快建設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基地,參與建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的生產基地,為龍頭企業生產加工提供原料保障。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和有機食品。2014年,全縣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新增蔬菜種植面積0.6萬畝,新增蔬菜產量1.2萬噸;新建城鄉蔬菜保障基地3000畝,新建市中心城區“菜籃子”基地1000畝,新建標準菜園2000畝(其中核心區300畝)。
3.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和創新工作
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發展,引導發展生態型、環保型的種養家庭農場,為農民提供無公害、綠色的、有機的農產品。大力開展省、市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工作,力爭今年新增5家省級示范合作社、5家市級示范合作社。大力開展合作社合作基金試點工作,解決合作社發展融資難的問題。大力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試點工作,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健全村級財務。
4.抓好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建設,帶動農民經濟收入
按照“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美好家園、旅游觀光園”三園一體發展模式,引導集休閑、觀光、現代農業于一體的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建設。重點加快推進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鞏固紅土娃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特色觀光游、休閑度假游、農耕文化展示游、休閑鄉村游、農業科普教育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精品,培育和申報一批休閑農業星級企業及國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創建全國(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點)。引導開展西瓜、葡萄、枇杷、草莓、蔬菜等采摘活動。2014年,新培育休閑農業企業5家,新增規模以上“農家樂”10家,引導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1個。創建和評選縣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5個,年接待能力超過50萬人次,新增直接就業0.2萬人、帶動間接就業1萬人,年培訓從業人員50人以上,從業農民年均收入增長10%以上。重點抓好涼州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5.抓好科技下鄉,推進科技興農
2014年將全力抓好農業服務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民培訓體系的建設,著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展示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同時做好農技人員下鄉服務,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對全縣科技示范戶、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計劃1200人以上。每個鄉鎮必須舉辦一期以上科技示范戶培訓班,每期培訓班人員數建制鎮80人以上,建制鄉50人以上。
6.抓好農業執法,維護農民權益
加強農資市場監管,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現場檢查率達到100%;加強農業違法案件查處力度,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投訴舉報案件查處和反饋率達到100%,上級督辦案件查處率達到100%;全面規范農資經營市場秩序,積極推進可追溯管理制度,確保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確保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引發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加大對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監管和農產品監督抽檢力度,較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監督抽檢的強度和頻次,年度內抽檢樣品數量達到3000個以上。認真抓好我縣“三品一標”農產品申報認證工作,力爭年內通過認證一項農產品地理標志,新增5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支持和引導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種養大戶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我縣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品質,保障農民權益。抓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創建工作。
7.抓實動物疫病防控,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引導規模養殖場戶自主科學免疫,強化免疫監管。重點抓好牲畜口蹄疫、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強制免疫,確保四病強制免疫密度達到100%,抗體平均合格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扎實開展散養畜禽春秋集中防疫行動,推廣“成立免疫小分隊,整村推進”的免疫模式,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取得實效。大力推進檢疫中報點規范化建設,強化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成立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嚴格執行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8.抓好爭資爭項和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
做好蘇區振興規劃項目的對接,積極爭取對口支援央企落地,加大投入增進產業的發展活力。在穩定現有項目的基礎上,重點爭取生豬調出大縣、標準糧田、水肥一體化、標準魚塘、良種育繁基地,新品種示范區,省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項目,重點抓好農發基金、農產品流通體系、世行資金項目的準備實施工作。繼續抓好省榮昌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機循環農業示范基地項目,省紅土娃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項目的建設。積極跟蹤引進五豐公司年產3萬噸米粉生產項目,華達昌公司年產2萬噸米粉生產項目,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歡樂谷”休閑觀光示范園區項目。做好其它涉農項目的服務工作。
9.全力推進農業系統自身建設,提高服務“三農”能力
以我縣被列入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為契機,盡快建立、完善基層農技人員管理機制,盡快完善“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快速通道,建立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網絡,對鄉鎮技術人員在農村推廣工作積累的一些好的經驗與做法,盡快推廣開來,打造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與建設亮點。在“三權歸縣”的基礎上,認真實施農技推廣基礎條件建設項目,新建改建12個基層綜合站,完善辦公條件和服務窗口,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站所的機關效能建設,全面提升服務“三農”的工作水平,把基層站建設成為服務“三農”的堅固陣地和堅強堡壘。
10.加強作風建設提升部門形象
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攻堅克難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和務實創新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風和精神狀態做好各項工作,將我縣農業農村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 上一篇: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實施方案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方案3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