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11 09:10:23
導語: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社區衛生工作
(一)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一是建立以政府舉辦中心為主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強分類指導,明確中心法人主體地位。到年底,政府及事業單位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城市街道比例維持在100%。二是建立健全淘汰退出機制,對連續兩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不合格的機構,取消其服務資質。三是逐步推行中心與站一體化管理,重點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方面,實行中心與站一體化管理。
(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一是開展創建國家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活動,加快機構標準化建設,力爭再創建一個全國示范中心。二是加強社區衛生人員培訓,參與中央補助地方社區衛生人員培訓項目,做好社區實踐基地和師資培養工作,重點培訓社區衛生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業人員。三是推廣社區適宜技術,重點推廣慢病管理、社區康復、兒童保健和中醫服務等技能。四是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人公開選拔、擇優聘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三)推廣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模式。一是開展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模式調研。二是學習省內全科醫生團隊服務試點經驗,制定城市社區全科醫生團隊服務試點方案,推廣全科醫生團隊服務。三是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結合實際推進簽約服務。到年底,國家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行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探索實行網格化管理,其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建立1個全科醫生服務團隊。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一)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一是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健全分工負責、齊抓共管機制,督促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落實職責任務。協調有關部門完善資金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定期督導機制,經常性開展項目督查和日??己耍訌姸讲橐庖姷恼暮吐鋵崳㈨椖磕繕素熑沃坪拓熑巫肪恐贫龋幏俄椖康姆张c管理。三是建立項目進展監測和定期通報制度,實行項目信息月度報告制度和季度通報制度。四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力爭到2013年底,全區至少創建成功2-3個示范機構。
(二)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一是制定項目績效考核方案,組織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進展、服務等情況進行績效考核。二是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加強考核結果應用,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撥付與考核結果掛鉤的規定。三是開展項目實施效果監測評估,組織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效率和居民滿意度測評,科學、客觀評價項目進展和成效。
(三)啟動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聯系點工作。一是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聯系點工作,指導、幫扶聯系點探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等體制機制創新。二是強化城市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突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項目實施主體地位,嘗試進行孕產婦保健管理革新試點,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一步協調落實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等服務功能,同時充分發揮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考核、指導和培訓作用。
(四)落實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是按照國家規范的要求,組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免費向城市居民提供10大類41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二是按照國家、省、市深化醫改的目標要求,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重點提高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質量和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質量。三是加強社區衛生信息化工作,協助推進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婦幼衛生工作
(一)加強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建設。一是組織開展婦幼保健體系建設調研,指導實施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試點項目,配合制訂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標準,做好婦幼保健機構編制調研。二是爭取將區婦幼保健院建設納入我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爭取政府在建設用地、建設資金上給予傾斜。三是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科室設置和專科建設的指導,逐步規范婦幼保健服務。
(二)深入推進婦幼安康工程實施。一是落實省、市、區政府辦公廳(室)印發的《婦幼安康工程實施方案(2012-2015年)》精神,加強對“兩綱”婦幼衛生目標實施的指導和監測評估,組織開展第二輪縣級婦幼衛生工作與婦幼安康工程績效考核,開展婦幼安康工程先進區的創建活動,按照綜合考評,推薦參加省級先進評選。二是按照《省設區市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實施方案》要求,認真做好各項工作,迎接省廳對設區市級的婦幼衛生工作考核。
(三)落實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措施。一是落實高危妊娠識別技術,實施農村孕產婦按高危評分分級管理,做好高危妊娠孕婦轉診工作,落實轉診責任管理。針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全區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10萬以下。二是按照“縣級產科急救中心”建設標準,規范縣級產科建設,2013年建成規范化“產科急救中心”。三是實施新生兒復蘇項目,助產機構產兒科人員培訓覆蓋率達95%,提高新生兒復蘇搶救成功率,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四)落實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措施。一是大力推進婚前保健和孕期營養指導工作,孕產婦保健管理率達85%以上。二是規范產前篩查管理,落實產前篩查技術資格認定工作,推進產前診斷工作。三是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能力建設,強化篩查分中心質量控制和技術指導,加強聽力篩查培訓和指導,力爭全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聽力篩查率分別達60%以上。
(五)加強兒童保健服務的管理。一是繼續推進區婦幼保健機構兒童保健門診規范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豐富服務內涵。推進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工作。二是聯合區教育局,加強集居兒童保健管理,提高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率。四是加強愛嬰醫院管理,規范孕婦學校工作,開展社會宣傳和健康教育。
(六)加強婦幼衛生行業管理。一是嚴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機構及人員的準入和監管,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等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深入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專項執法檢查。二是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婦幼衛生服務的管理,健全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管理制度,配備婦幼衛生信息員,定期報送相關信息。三是繼續開展剖宮產課題調查,加強非醫學需要的剖宮產管理,加強“促進自然分娩”宣傳教育,降低剖宮產率。四是開展以“優秀婦幼保健工作者”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評選優秀征文。
(七)繼續實施婦幼衛生項目。一是深入開展“降消”項目,做好技術培訓、臨床進修、專家駐縣蹲點指導、健康教育、項目宣傳和督導工作,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二是實施危重孕產婦醫院監測、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等項目。三是繼續做好婦幼衛生監測、年報和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網絡直報工作。
四、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一)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完善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調整助產“基本服務包”和限價政策,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維持在99%以上。嚴格執行孕產婦住院分娩“基本服務包”,保證產科服務質量。嚴格執行限價政策,保證孕產婦切實受益,試行(包括平產、剖宮產)費用包干制度。
(二)育齡婦女免費補服葉酸項目。按照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方案要求,繼續加大宣傳,做好葉酸發放、登記和管理等工作。擴大覆蓋面,將城市育齡婦女納入免費補服葉酸的范圍,全區育齡婦女補服葉酸率達到90%以上。
(三)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繼續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將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納入婦幼保健常規管理,開展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試點工作,對全區發現的抗體檢測陽性孕產婦及所生嬰兒實行追蹤、隨訪管理,將確診的艾滋病病人納入統一管理。繼續加強婦幼保健機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建設,改善篩查條件,提高篩查質量,全區孕產婦艾滋病抗體咨詢檢測率達到80%以上。
(四)免費婚檢試點工作??偨Y和推廣婚檢與婚姻登記“一站式”服務模式,提高婚檢率。加強對從事婚檢機構、人員、項目的準入,改善服務環境與條件,推廣婚前、孕前、孕產期保健綜合服務。區婚前醫學檢查率維持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