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28 11:40:58

導語:交通局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一、強化“紅線”意識,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同志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領導班子成員安全和生產“一崗雙責”制,進一步明晰各方監管責任,健全自上而下嚴密的責任體系,用制度落實、責任落實推進工作落實。

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交通運輸部關于強化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政府和部門監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層級責任制和關鍵崗位人員安全責任承諾制,強化主要負責人的安全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安全班組建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實操技能。嚴格落實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加強安全生產調研和現場安全監管,切實有效解決安全生產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各項安全生產檢查督查活動,確保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深化平安交通建設,提升安全生產能力水平

強力實施平安交通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充分認識建設“平安交通”的重要意義,突出“平安公路”、“平安車船”、“平安港站”、“平安渡口”、“平安工地”等重點建設內容,細化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做到全面覆蓋、全員參與,務求取得實效。

加大宣傳力度。突出“平安交通、人人有責”的主題,精心策劃,注重發揮行業媒體的宣傳主渠道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將“平安交通”建設宣傳工作深入到車船、場站、工地,大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平安交通”建設的氛圍。

三、突出重點安全監管,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強化隱患治理和“打非治違”行動。建立健全交通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規范完善集中檢查、綜合督查、專項督查、明查暗訪等辦法,以長途客運、旅游包車、渡口渡船、水上客運、砂石運輸、危化品運輸及港口危化品罐區的隱患排查作為重點,建立安全隱患臺賬,及時跟蹤整改到位。深入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從事生產經營建設活動。

強化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認真履行“三關一監督”職責,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規定。繼續推進“安全帶-生命帶”工程。加強長途客運凌晨兩點到五點停運監管工作,落實營運客車安全告知制度,加強旅游包車和異地營運車輛的安全管理和整治。督促企業有效發揮營運車輛監控平臺的作用,及時糾正和處理各種違章行為。加強對城市、城鄉公交以及出租車安全管理的指導。

強化水路交通安全監管。督促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海事機構嚴格履行好各自管理職責。強化“四類重點船舶”(即客船、危險品船、砂石船和易流態化固體散裝貨物運輸船舶)和渡口、施工作業區等重點水域和危險品港口、碼頭的安全監管。落實港口危化品罐區安全管理職責,開展港口危化品罐區安全專項排查整治。提高航道保通保暢、搶險救援能力。

強化路網運行和施工建設安全管理。強化路網保通保暢工作,繼續做好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治理長效機制。抓好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安全管理,加大危橋改造、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和渡改橋等實施力度。加強橋隧安全運營監測監控,進一步落實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加強開工前安全生產條件審查,繼續強化交通在建重點工程的現場安全管理。

強化重點時段的安全生產。強化預防預控,切實做好“十·一”等重點時段以及防汛防臺、冰凍雨雪、寒潮大風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強化保障方案和細化應急預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加強應急值守。

四、推進制度建設,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完善體制機制。按照交通運輸部的部署,順應改革要求,明晰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安全責任,加快構建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要求的安全管理體制機制。

規范安全監管行為。按照法制政府建設要求,堅持依法行政,認真履行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和監管職責,建立科學的安全監管方式和程序,切實轉變職能、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強化監管措施,提升服務效能。

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服務和監督,確保完成年度標準化建設工作目標任務。加強考評機構和考評員監督管理,規范考評行為,嚴肅考評紀律,加強對達標企業后續跟蹤管理。

五、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提高交通應急處置水平

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完善值班值守、信息報告、處置決策、現場指揮、聯動協調等應急管理制度。加強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預警,建立健全水上搜救、危化品處置、消防等應急聯動機制。

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交通運輸安全暢通和應急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安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系統和應急平臺建設。

完善預案管理工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管理專項檢查,加強各項應急演練工作。加強企業預案與地方政府、行業部門及專業機構預案之間的銜接,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開展應急演練工作。根據安排:二季度開展風景旅游區客船水上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地方海事處具體負責),三季度開展防汛防臺應急演練(公路處具體負責)和客運車輛發生火險應急處置演練(運管處具體負責),四季度開展客運車輛發生火險應急處置演練(運管處具體負責)。系統其他各單位根據各自實際開展應急演練工作。

六、加大培訓教育力度,提升安全隊伍整體素質

實施素質培訓教育工程。制定科學的培訓教育計劃,鼓勵支持從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有計劃、分步驟、分層次對各類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和在崗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實操能力。加強安全應急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從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基層監管力量建設,確保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工作人員集中培訓覆蓋率達到100%,培訓時間原則上不少于20學時,全面提升行業安全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