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要點3篇

時間:2022-08-15 04:45:48

導語:機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要點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要點3篇

第一篇:農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社會安全生產意識和法制觀念,營造濃厚的農業安全文化氛圍,制定2014年農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刻學習領會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圍繞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強化責任落實,強化政策落實,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為全市農業安全生產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農業安全生產文化環境。

二、大力宣傳安全生產重大決策部署

2.大力宣傳政策措施和重大決策部署。認真宣傳貫徹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宣傳貫徹2014年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和工作會議及全省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3.加強中心工作任務宣傳。結合國務院和省、市、縣政府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加大黨和國家安全生產理論理念、政策法規、知識技能等的宣傳,抓好對農業安全市場準入標準、農業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宣傳,進一步深化農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宣傳。加大農業安全生產戰線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及時適度曝光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和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三、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4.加強法律法規宣傳。采取多種多樣和靈活有效的方式,加大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以及農業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普及安全生產法律知識,推動全社會學法、知法、守法,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法制意識。

四、大力宣傳安全生產重大專題活動

5.加強“安全生產月”集中宣傳。圍繞“安全生產月”主題,各部門密切配合,在全縣深入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食品安全宣傳月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深入開展深化“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主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6.深化農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主題宣傳。進一步深化對農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打非治違”和漁業船舶、農村能源、質量安全、畜牧獸醫、種植業、機關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的宣傳,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戶外宣傳欄等各種載體,在日報、電視臺、政府網、電視臺、農業155網站等媒體及網絡新媒體開辟專版專欄,以公益廣告、系列專題、網站專訪、短信等形式,宣傳工作措施、成效和經驗做法,報道工作亮點,剖析事故案例,曝光違法違規行為。

五、大力宣傳安全生產常識規范規程

7.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常識宣傳。以加強電視、廣播、報刊、網絡、講座、培訓等“六大載體”宣傳為抓手,組織開展“賽、編、論、詢、講、訓、說、播”等各種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大力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做到報刊有文字、電視有影像、廣播有聲音、網絡有專欄,多角度、多層面積極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

8.加強安全規范規程宣傳。督促涉農企業利用崗前教育、安全交底等形式,強化農業安全教育培訓,加大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和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職工熟練掌握安全生產規范規程,做到按規定生產、按規程辦事、按規范操作,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9.加強農業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對農業系統領導干部、從業人員、農業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農業部門要將農業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課程,全面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的農業安全文化意識和安全素質,提升農業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意識和履職能力。農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所屬企業加強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要求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做到持證上崗,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加強對農業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切實提升農業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六、大力加強農業安全文化建設

10.加強農業企業安全文化宣傳。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宣傳,加快建立和完善企業安全文化制度,定期開展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技術知識的普及更新教育,擴大安全文化傳播影響。深入開展安全文化“三送”活動,采取圖片展、分發安全知識宣傳資料、提供現場咨詢活動等多種形式,推動安全常識進企業。

七、大力宣傳農業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

11.加強主流媒體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安全生產宣傳主陣地、主渠道的輿論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重要網站的聯系,通過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進行專題報道、系列報道、跟蹤報道,大力普及農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強化正面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12.整合力量創新宣傳手段。調動全縣農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關注農業安全,參與宣傳的積極性,積極報送安全生產主題書法、攝影、漫畫、文學等作品。完善新聞線索報送制度,建立農業安全生產宣傳報道線索庫,及時向日報、電視臺、農業信息網、電視臺等媒體報送農業安全生產工作新聞線索。構建網站、舉報電話互動機制,建立農業安全生產民意直通車。

13.加強安全生產宣教網站建設。發揮農業信息網的作用,建立與縣政府網、新聞網等網站信息報送、網站鏈接、欄目共建共享工作機制。

14.加強農業安全生產有關信息。通過召開座談會,做客網站、刊登公告等方式,通報有關農業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公布農業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實施情況、事故查處情況,認真回應社會關切的農業安全生產熱點問題。繼續做好農業信息網平臺有關信息工作,及時公布農業安全生產工作新動態。

八、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和輿論監督

15.暢通輿論監督渠道。充分利用安全生產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群眾和新聞媒體對農業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的非法違法現象和重大事故隱患進行監督、舉報;鼓勵企業職工舉報身邊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重獎查實的重大隱患舉報者。

16.加快推進輿情分析工作。加強農業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關注有關媒體和互聯網對農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報道、評論、建議和監督,高度重視社會和輿論對有關重大隱患和事故查處情況的反映和監督,及時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為加強有針對性的輿論引導發揮應有作用。

九、健全安全生產宣教長效機制

17.加強宣教工作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農業安全監管部門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制,將宣教工作納入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業務工作與宣傳教育同步策劃、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落實。主要負責人要親自過問,分管負責人要直接負責,逐級落實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加大工作考核和問責力度,定期通報情況,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18.健全完善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投入保障、社會宣傳、公益宣傳、獎勵激勵等一系列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有效整合宣傳教育資源,搭建宣傳教育的公共平臺,完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第二篇:全縣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圍繞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強化責任落實,強化政策落實,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為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生產文化環境。

二、大力宣傳安全生產重大決策部署

2.大力宣傳政策措施和重大決策部署。認真宣傳貫徹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宣傳貫徹2014年全國、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和工作會議及全縣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

3.加強中心工作任務宣傳。結合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縣政府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加大黨和國家安全生產理論理念、政策法規、知識技能等的宣傳,抓好對安全縣場準入標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宣傳,進一步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的宣傳。加大安全生產戰線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及時適度曝光生產安全事故和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三、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4.加強法律法規宣傳。采取多種多樣和靈活有效的方式,加大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以及新出臺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普及安全生產法律知識,推動全社會學法、知法、守法,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法制意識。

5.加強控制指標宣傳。做好控制指標實施情況的季通報、半年督查、年終考核工作,完善獎懲制度,激發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大力宣傳安全生產重大專題活動

6.加強“安全生產月”集中宣傳。圍繞“安全生產月”主題,各地、各部門密切配合,在全縣深入開展宣傳咨詢日、安全教育周、網絡知識競賽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普及安全知識。

7.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主題宣傳。進一步深化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打非治違”和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油氣管道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的宣傳,充分利用平面媒體、互聯網、手機短信、戶外宣傳欄等各種載體,縣電視臺、建寧政府網等主流媒體及網絡新媒體開辟專版專欄,以公益廣告、系列專題、網站專訪、短信等形式,宣傳工作措施、成效和經驗做法,報道工作亮點,剖析事故案例,曝光違法違規行為。

五、大力宣傳安全生產常識規范規程

8.加強安全生產常識宣傳。以加強電視、報刊、網絡、講座、培訓等“五大載體”宣傳為抓手,組織開展“賽、編、論、詢、講、訓、說、播”等各種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大力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做到報刊有文字、電視有影像、廣播有聲音、網絡有專欄、手機有信息,多角度、多層面積極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

9.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堅持從幼兒、小學生抓起,教育孩子從小樹立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安全素質。根據幼兒特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安全知識教育,將安全知識教育與趣味游戲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及家庭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專家和公安消防、交巡警專業人員作用,組織專家宣講團進校園,宣傳普及學生安全知識,為學生解答疑問。

10.加強安全規范規程宣傳。督促企業利用職工夜校、崗前教育、安全交底等形式,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加大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和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職工熟練掌握安全生產規范規程,做到按規定生產、按規程辦事、按規范操作,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11.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對領導干部、從業人員、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縣黨校要將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課程,全面提升領導干部的安全文化意識和安全素質,提升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意識和履職能力。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所屬企業加強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要求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做到持證上崗,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加強對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切實提升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六、大力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12.加強示范單位創建宣傳。積極開展安全社區、安全園區和安全發展示范試點創建的宣傳,引導鼓勵更多社區、園區和鄉(鎮)參加創建活動。加大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動員更多企業參與創建工作,帶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13.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宣傳。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宣傳,加快建立和完善企業安全文化制度,定期開展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技術知識的普及更新教育,擴大安全文化傳播影響。深入開展安全文化“三送”活動,采取圖片展、分發安全知識宣傳資料、提供現場咨詢活動等多種形式,推動安全常識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深入開展“安全科技周”、“學校安全教育周”、“安全警示教育周”、“職業病防治宣傳周”、“應急預案演練周”、“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平安家庭”創建等活動,促進安全生產文化環境優化。

七、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

14.加強主流媒體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安全生產宣傳主陣地、主渠道的輿論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重要網站和新媒體的聯系,通過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開辟專版專欄,進行專題報道、系列報道、跟蹤報道,大力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強化正面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15.開展電視公益安全宣傳。統一安排通俗易懂、形式活潑的安全生產公益宣傳片在地方電視臺播出,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和全民安全知識水平。

16.整合力量創新宣傳手段。調動全民關注安全、參與宣傳的積極性,面向各級各部門、各有關單位、企業、廣大市民征集安全生產主題書法、攝影、漫畫、文學等作品,向上級報送。完善新聞線索報送制度,建立安全生產宣傳報道線索庫,及時向中國安全生產報、電視臺等媒體報送安全生產工作新聞線索。構建網站、舉報電話互動機制,建立安全生產民意直通車制度。

17.加強安全生產網絡宣傳。發揮縣安監局網站的作用,逐步建立安全法規標準、企業安全標準化評定系統、事故案例等信息資源庫,方便公眾查詢使用。

18.加強安全生產有關信息。通過召開座談會、做客網站、刊登公告等方式,通報有關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公布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實施情況、事故查處情況,認真回應社會關切的安全生產熱點問題。繼續做好安監局網站和10086移動平臺有關信息。

八、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和輿論監督

19.暢通輿論監督渠道。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組織以及新聞媒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作用。深入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有關規定,不斷擴大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公眾參與范圍。充分利用安全生產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群眾和新聞媒體對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的非法違法現象和重大事故隱患進行監督、舉報;鼓勵企業職工舉報身邊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獎勵查實的重大隱患舉報者。

20.加快推進輿情分析工作。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關注有關媒體和互聯網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報道、評論、建議和監督,高度重視社會和輿論對有關重大隱患和事故查處情況的反映和監督,及時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為加強有針對性的輿論引導發揮應有作用。

九、健全安全生產宣教長效機制

21.加強宣教工作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鄉(鎮)安全監管部門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將宣教工作納入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業務工作與宣傳教育同步策劃、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落實。主要負責人要親自過問,分管負責人要直接負責,逐級落實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加大工作考核和問責力度,定期通報情況,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22.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每年召開聯席會議成員會議,每季度召開聯絡員會議,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工作措施,為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

23.健全完善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投入保障、社會宣傳、公益宣傳、獎勵激勵等一系列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有效整合宣傳教育資源,搭建宣傳教育的公共平臺,完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24.加強宣傳教育資金投入。建立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經費保障制度,加大宣教投入,完善宣教設備,充分發揮宣教隊伍作用。財政部門要將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同時采取工傷保險提取、社會贊助等多種渠道籌集,保證宣傳教育所需資金。

第三篇:2014年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2014年縣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遵循“以人為本、預防事故、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的原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深入貫徹實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建設“平安農機”、文明行業創建為主線,以依法辦理業務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重點,著力推動支持政策和安全措施落實,加強體系和裝備建設,注重業務培訓、安全宣傳,搞好安全生產檢查,推動“三率”水平提升,積極推進農機安全監理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進程,為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全縣農機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市農機局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上道路拖拉機上牌率、年檢率、持證率分別達70%、70%、70%。

一、強化農機安全監理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機制,明確監管責任分工,把農機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工作列入農機工作重要內容。健全完善縣、鄉鎮農機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發揮中心和鄉鎮農機(農技)站、村(社區)、農機合作社、農機協會的作用,推進基層基礎建設。

2.落實監管責任。落實農機安全監理責任,強化農機部門監管責任,層層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抓好責任落實。

3.強化督查落實。加強農機監理目標責任跟蹤落實與督促檢查,全面掌握各地指標落實和進展情況,實行月通報、季分析、半年考評、年度考核,促進農機安全監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強化農機安全源頭管理

4.把好牌證核發關。嚴格按照規定范圍、程序和要求辦理牌證業務,進一步落實崗位責任,依法辦事,把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牌證核發關口。嚴禁給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農業機械發放牌證,嚴禁給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農業機械發放牌證,嚴禁跨行政區域發放牌證,嚴禁委托中介發放牌證。

5.把好安全技術檢驗關。嚴格執行《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安全監理檢驗技術規范》(NY/T1830-2009)的檢驗程序、檢驗項目和方法,強化檢驗責任意識,規范檢驗行為,保證檢驗質量。

6.把好駕駛操作人員考試關。嚴格執行考試程序和規定,規范理論考試和駕駛證核發工作,規范,提升駕駛人安全、法制、文明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加強考試與培訓的結合,配合搞好陽光工程農機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持證率。

三、強化農機安全綜合監管

7.深入開展農機道路交通“三年行動”。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九條措施》和《省道路交通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深入開展農機道路交通“三年行動”,持續推進綜合監管機制建設。繼續開展拖拉機安全綜合監管試點工作,加強部門與安監、公安、鄉鎮政府協作配合,組織開展聯合執法,著力提高拖拉機“三率”。

8.深化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結合農機生產重點農時、節假日與重要時段農機安全生產,組織開展日常農機安全生產檢查,嚴格查處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超速超載、違法載人、脫離年檢以及使用偽造、變造的牌證、檢驗標志、保險標志等違法行為。

9.開展農機安全專項整治。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拖拉機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閩農機〔2013〕217號)要求,組織開展拖拉機專項整治。加強與安監、公安、工商部門聯動,嚴厲打擊非法改裝及拼裝拖拉機、銷售假冒偽劣拖拉機零部件、非法回收和倒賣報廢拖拉機、未到工商登記注冊等違法行為;對拖拉機無證行駛、逾期未檢、無證駕駛、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

10.持續推進“打非治違”。嚴格落實“打非治違”“四個一律”與“六個一批”要求,全面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進一步督促基層對自查自糾情況進行“回頭看”。嚴厲查處違規發放牌證、瞞報謊報事故等非法違法行為。

四、強化農機安全宣傳教育

11.宣貫法規、實施標準。進一步貫徹落實《條例》等法規政策,加強工作指導。配合做好《拖拉機安全操作規程》、《聯合收割機安全操作規程》和《農業機械機身反光標識》等新標準的宣貫工作。

1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探索農機安全宣傳新途徑、新方法,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多樣形式,大張旗鼓的開展拖拉機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廣泛宣傳農機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機安全生產的氛圍;持續開展“平安農機”宣傳教育“六個一”,開展“平安農機”進校園活動;加強農機安全生產日常宣傳,強化農機手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生產意識、駕駛操作技能和致富能力,把更多的農機手培育成新型職業農民。

五、強化農機事故防控

13.加強農機事故統計報告。進一步探索創新農機事故采集、報告的方法措施,拓寬事故采集渠道,全面統計各類農業機械事故和相關因素。按照《農業機械化管理統計報表制度》(2013-2014年)的規定,做好《農業機械事故月報》的統計上報工作,嚴禁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嚴格執行較大以上農機事故快報制度,做好事故跟蹤報告。

14.加強農機事故原因分析。進一步提高事故數據分析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科學性。從人、機、環境三方面,加強對事故統計數據的分析,詳細分析事故的分布、易發事故的機械種類、引發事故的原因。通過對事故情況分析評估,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15.加強農機事故處理與應急處置。積極貫徹《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辦法》,認真做好農機事故勘查、認定復核、賠償調解和分析評估。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農機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提高農機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六、強化農機監理保障能力

16.推進農機安全政策落實。加大農機監理惠農政策落實力度,開展惠民便民服務。推行農用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免費管理,推動政府出臺拖拉機報廢補貼、農用拖拉機免費培訓、免費檢驗政策,推動農用拖拉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納入陽光工程培訓范圍,逐步推進農業機械安全檢驗、牌證發放等屬于公共財政保障范圍的工作經費全部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17.加強農機監理隊伍建設。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隊伍素質,提升監理人員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加強行風建設,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廉潔奉公、規范執法的自覺性。加強農機檢驗員、考試員資格管理;組織各鄉鎮農機監理人員參加全省農機安全監理業務培訓。

18.加強農機監理檔案管理。繼續推行《省農機監理行政許可檔案卷宗規范》,健全完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行政許可檔案卷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證行政許可檔案卷宗》,規范牌證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借閱工作。做好農機監理業務檔案的管理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更好地為農機化發展服務。

19.加強信息宣傳和學術交流。繼續做好農機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工作;提高農機監理信息質量,突出監理工作特色,提升農機安全生產信息宣傳水平。組織中心、鄉鎮農機人員參加省、市農機學術交流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