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基層黨建工作要點
時間:2022-02-09 09:23:48
導語:鎮基層黨建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全鎮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全鎮“脫貧發展”工作大局,以“扶貧黨建”為統攬,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扎實開展貧困村黨建促進行動,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工作能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轉變作風加強黨的群眾工作。
1.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圍繞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開關”問題,扎實開展“四講一學”、“四大討論”,突出抓好理想信念、黨性觀念、群眾觀點、宗旨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守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取向,增強貫徹群眾路線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以“永葆本色、轉變作風、脫貧發展、普惠民生”為主線,嚴格落實縣委“四個一”要求,圍繞價值取向查找“四風”問題具體表現,以“釘釘子”精神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深化“環境興縣”戰略,扎實開展正風肅紀專項行動,大力整治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3.建立完善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嚴格落實鄉鎮、村(社區)“五要”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干部走基層、真情五為民”活動、機關黨組織和黨員進社區“雙報到”活動、扶貧解困“八個一”活動和黨員干部“轉角色、接地氣、改作風”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做到“工作到村組、服務到群眾”,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強黨的群眾工作。
4.開展“雙爭”活動。深入開展“爭創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爭當為民務實清廉型黨員干部”活動,大力倡導講奮進、講實干、講奉獻、講正氣“四講”之風。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工作,表彰一批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和為民務實清廉優秀黨員干部。
二、大力實施貧困村黨建促進行動,打造黨建引領產業脫貧示范基地。
5.健全貧困村黨建責任幫扶體系。開展“十個支部結對,百名黨員幫扶”活動,將縣、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5個貧困村聯建黨組織,10個鎮機關、企事業黨支部結對幫扶村(社區)黨支部,明確幫扶目標和任務,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聯建或結對村結“窮親”,幫助幫扶對象制定脫貧措施,做到“一戶一檔、一戶一策”。
6.實施貧困村“兩員選派”計劃。深化“百村春風行動”,從貧困村對口幫扶縣、鎮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黨建指導員,從涉農部門選派產業輔導員,加強農村科技產業技術指導,實現5個貧困村一村1名黨建指導員和1名產業輔導員。
7.實施“一戶一技能”培訓工程。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組織貧困村干部和貧困戶代表“先看后干”帶頭調整產業,積極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確保每戶貧困戶有1人具有就業技能,幫助貧困人口通過技能培訓實現轉移就業增加收入,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8.加強“扶貧黨建”示范點建設。采取跨村聯建黨組織、涉農部門下派1名產業輔導員,鄉鎮確定1名領導聯系、下派1名機關干部擔任黨建指導員等措施,助推產業脫貧,力爭在萬畝烤煙基地等項目村打造“扶貧黨建”示范點。
三、全面實施“功能提升”行動,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9.抓好后進黨組織整頓提高。開展新一輪“三分類三升級”活動,建立后進黨組織整頓臺帳,實行整改轉化銷號制度。健全后進黨組織“1+5”轉化升級體系,開展集中幫扶活動,促進一般黨組織升級率達15%以上,后進黨組織轉化率達90%以上。
10.擴大基層黨組織工作覆蓋。深化城鄉黨建一體化建設,合理調整學校、醫院黨組織設置,加強行業系統的指導管理。開展“黨建領航行動”,加大在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和農民專合組織建立黨組織的力度。
11.豐富基層黨組織服務載體。建立健全干部走基層、在職黨員“雙崗雙責”、黨代表到轄區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推行“五為民”服務模式。每個村(社區)要設立民情接待室和知心話信箱,建立健全困難群眾、民生訴求和穩定工作“三本臺帳”,拓寬民意收集渠道,定期進行排查分析,及時反饋辦理情況。
12.推進基層黨組織示范建設。堅持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原則,強化“黨建品牌”示范引領,著力選樹2-3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力爭年底前全鎮70%的基層黨組織建成服務型黨組織。
四、大力實施“創業帶富”行動,加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
13.強化村(社區)干部能力培養。拓展村級組織帶頭人培訓方式,采取專家講、領導講、典型講和個人談相結合,理論培訓和考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帶頭創業致富能力。鎮黨委適時組織村(社區)干部外出考察培訓。
14.加強村(社區)干部隊伍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縣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暫行辦法》,健全和完善社區工作人員選拔、教育、管理、監督機制。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崗位目標承諾和辭職承諾制度,建立不合格村黨組織書記調整制度,完善村干部定期值班、輪流坐班、工作臺賬管理等制度。加強村級黨組織后備干部培養,采取鎮村干部傳經驗、實踐崗位幫鍛煉的方式,每個村(社區)培養1—2名黨組織后備干部。
15.抓好大學生村官服務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干部工作的意見》,實施“縣、鄉、村三級導師幫帶”計劃,針對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意愿,落實1名縣級對口部門導師、1名鄉鎮黨員干部和1名村干部同時聯系幫帶,鼓勵村官開展自主創業。
五、深入實施“活力提升”行動,提高黨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
16.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制定實施2015年黨員發展計劃,著力把群眾威信高、家庭收入高的“雙高型”農村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農村黨員中既能帶頭富又能帶領群眾富的“雙帶型”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級后備干部。規范黨員發展程序,嚴格執行發展黨員“雙預審”機制,堅持“六不預審”。建立發展黨員定期分析和督促檢查制度,各黨支部每季度上報發展黨員工作情況報告。
17.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制定《2015—2018年全鎮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開展黨員黨性教育、法規教育和實踐教育,提升基層普通黨員干事創業激情。大力推進遠程教育站點“五進”活動,讓更多地普通黨員逐步成為有覺悟、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勞動者和各類人才。
18.強化黨員隊伍管理。健全開放式組織生活制度,推行年有安排、月有主題、周有活動、評有總結“四有”黨支部工作法,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建立黨員定期登記和處置不合格黨員試點,優化黨員隊伍構成。加強黨員志愿服務隊建設,組織機關在職黨員開展“雙崗雙責”、“黨員義工日”活動。
19.加大黨內激勵關懷。堅持重大節假日走訪慰問老黨員、貧困黨員,引導農村黨員自主創業。注重黨員政治關愛,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服務工作,實施“農民工關愛行動”,鼓勵和支持流動黨員返鄉創業。
六、扎實開展“夯基助力”行動,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服務群眾能力。
20.推進村級陣地達標建設。推進以“1+6”為主要內容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力爭逐步申請縣上對我鎮南向、笑和村、黎明三個村年久失修或面積低于90平方米的活動陣地進行改擴建。
21.落實基層黨建工作經費。推進“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示范”試點,指導村兩委制定經費使用計劃,加強村級組織工作經費監管使用力度,增強村級黨組織為群眾辦事的能力。
22.完善基層民主自治機制。健全黨委委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三聯”制度。深化和規范黨務公開內容、程序和形式,探索建立黨員議事會、民情懇談會、集中訴求會及“一箱三卡”(知心話信箱、政策明白卡、干群連心卡、黨務政務公開卡)等制度,把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