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2-14 10:52:39
導語: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深入推進我區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按照國家安監總局和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統一部署,特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的通知》、《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的通知》和《市區職業病防治三年計劃的通知》,堅持當前與長遠相結合,基礎與重點并舉,“強基層、打基礎、抓重點、求鞏固”,全面促進全區職業健康工作深入開展。
二、工作目標
以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為目的,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職業安全健康宣傳和教育培訓。結合2014年我區“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年”的工作思路,“強宣教、提素質、防事故、保平安”,大力加強職業安全健康宣傳和培訓工作;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安監總局“一個規定四個辦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宣傳媒介,借助“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和6月“安全生產月”為平臺,開展以“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防治職業病危害”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職業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二是積極組織一線安監干部參加上級職業健康專題業務培訓,提升職業健康監管業務水平。三是在全區用人單位開展職業健康培訓工作,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職業健康培訓合格證》方可上崗。對職業病危害較重崗位的勞動者,必須進行專門的職業健康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四是督促用人單位嚴格落實勞動者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培訓制度,未經培訓合格的不得從事接毒接害作業。五是把因變更工藝、技術、設備、材料或崗位調整,導致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改變的從業人員同樣納入上崗前的職業健康培訓對象。
(二)繼續深入開展“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企業”創建活動。按照《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創建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企業”的通知》的要求,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嚴重的行業繼續全面開展創建工作。通過宣傳發動、試點示范、培訓指導、檢查驗收等工作的開展,指導幫扶用人單位規范制度建設、檔案管理、培訓教育、危害申報、警示告知、健康檢查和檢測評價等職業衛生基礎管理工作,夯實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基礎,提升防范群體性職業病危害事件的能力。2014年度,完成市下5家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企業創建的工作任務。
(三)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調查摸底和項目申報工作。繼續對我區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查摸底,準確掌握我區職業病防治現狀。堅持把普查工作與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結合起來,同時要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管基本情況管理臺賬。按照“再動員、再培訓、再摸底,邊調查、邊錄入”的模式,對去年以來開展調查摸底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總結和分析,促進申報數量和質量,為申報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到2014年4月底前,要基本摸清掌握本轄區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基本情況。職業危害申報工作要堅持申報數量與申報質量并重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申報宣傳告知和督促力度,促進申報工作開展,年底前,在進一步詳細調查摸底企業總數的基數上,實現職業危害申報率累計達90%以上。
(四)大力開展職業危害專項整治活動。持續在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材生產與加工(水泥、石材、磚瓦)和木制品加工等行業開展以“重培訓、促申報、貼警示、戴防護、強治理、控塵毒”為主要內容的職業危害專項整治。在鞏固2013年專項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一是要進一步督促用人單位完善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或專(兼)職人員,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規范職業健康檔案管理。二是要監督企業切實改善作業場所職業健康條件,選擇有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對生產布局涉及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生產場所與工作場所未實現分開的,要采取有效工程性或技術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從業人員職業危害。三是要加強對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的維護、檢修、保養、發放和有效性檢查,確保拿得出,用得上,能防護。
(五)全面開展職業危害檢測和現狀評價工作。要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第47號令的規定,在不斷提高作業場所現場監管水平的同時,認真落實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定期檢測和評價工作。對職業危害因素嚴重的用人單位,要督促企業配置針對性的檢測儀器,確保用人單位日常監測落到實處。納入2014年標準化試點的單位必須做到檢測與現狀評價全覆蓋。對日常監測、年度檢測和現狀評價過程中核查的職業危害因素強度或濃度超標的工作場所、崗位、設備,要適時作出責令整改指令,對防護裝置或設施失效或存在職業危害隱患的,要督促及時更換或修復,確保職業危害因素不超過職業接觸限值。
(六)推行“兩個檔案”規范化管理。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健康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進一步完善檔案核心內容和形式要件,為提高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水平,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并為監管執法部門動態把握企業履行職業危害防控主體責任提供依據。到2014年底,爭取80%的企業實現職業健康檔案管理規范化。
(七)推進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督促用人單位對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三個環節,到具備相關資質的體檢機構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對疑似病例要及時予以確診,并將處理情況報區安監局。2014年,全區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職工健康體檢率要達到80%以上。
(八)強力推行“三同時”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嚴把立項審查關,嚴格落實“三同時”監管責任,真正做到“關口前移,源頭控制”。對照總局第51號令和省局關于建設項目“三同時”暫行規定,結合我區建設項目實際情況,對尚未施工或職業危害一般、較重的建設項目,要責令業主及時補做職業危害預評價報告;對職業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要同時補做預評價報告和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已完成主體工程的建設項目,要組織專家對配套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有效性、耦合性進行現場調試,并根據調試情況適時修正后投入試運行,試運行期間要進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編制職業危害的現狀評價報告。2014年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率要達到90%以上。
(九)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強化目標考核,建立健全職業衛生考核體系,并納入對鄉鎮政府和負有職業病防治監管職責部門的考核內容。負有職業病防治監管職責的部門必須將職業衛生與安全生產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要明確分管負責人、分管機構和主管人員,按職責分工開展相關工作。
(十)建立完善職業衛生監管內外聯席和協作機制。建立我區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區衛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總工會等部門圍繞基礎建設、專項治理、檢測評價、危害申報、教育培訓、健康監護等中心工作,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執法監察,對違法違規行為一律依法嚴懲,全面推進全區職業衛生工作發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職業健康工作事關廣大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當前,職業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職業危害范圍廣,接觸危害勞動者人數眾多,因職業病導致的糾紛事件時有發生。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和監管人員一定要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和管理,認真履行職責,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保護勞動者生命健康的關系,切實把職業健康與安全生產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與安全生產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全面推進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深入開展。
(二)打牢基礎,突出重點。要堅持基礎與重點并重的原則,在打牢基礎工作的同時,要突出重點工作的推進,以基礎保障重點,以重點促進基礎。要突出理順體制、加強制度體系建設、開展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摸底和申報、宣傳教育培訓等基礎,全面穩妥啟動職業衛生“三同時”、技術服務機構監管、職業健康監護等新工作。要注重搞好工作結合,堅持做到監管檢查與服務指導企業相結合,監管檢查與職業危害防治宣傳教育相結合,積極督促企業自覺落實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
- 上一篇:水務局雙聯工作報告
- 下一篇:農房建設占地清理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