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安置幫教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10 04:29:18

導語:司法局安置幫教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安置幫教工作要點

2018年全縣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積極構建特殊人群社會幫扶體系和動態評估機制,不斷提升特殊人群管理社會化水平,為平安、法治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繼續鞏固深化監所與社會無縫對接機制

1、完善信息對接機制。各基層司法所要繼續將省內監所刑滿釋放人員基本信息的核查率、反饋率、銜接率、建檔率均達到100%;切實加強省外監所重點人員的信息對接工作,做到省內全面覆蓋,省外重點對接。

2、確保人員銜接機制。繼續強化省內刑滿釋放人員必接必送工作,重點加強無家可歸、無親可投和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等重點刑滿釋放人員的接送工作,確保現場接送率達100%,確保零失誤。如因工作失誤未按時接送的,每人次扣6分。接送當天,須將告知書由刑釋人員本人簽收;對明確表示不能按告知書內容執行的,則要求其本人在《自愿放棄過渡性生活費聲明》上簽字一并裝檔。

二、規范健全“兩費”發放與工作檔案配套機制

1、規范“兩費”發放機制。繼續實行“一卡通”制,每月例會時做好當月出監人員的申報工作,對初次申撥“兩費”的,釋放證、交接單(原件)、未就業證明、身份證或戶口本(復印件)及本縣開戶的銀行賬戶(復印件),若不是其本人賬號,須提供親屬關系證明及委托書,材料缺一不可。申報交接費,須將其釋放人員檔案及交接單原件一并上報縣局檢查,堅決杜絕機打交接人和落款交接人不一致現象的發生,否則,每次扣2分。“兩費”申撥具有時效性,當月出監當月申撥,最遲次月申撥,延期或未報視同放棄,不得補報,否則扣1分。確保專項補助經費按時按規定發放到位,手續齊全、程序規范,杜絕冒領、假配套、假到賬、違規發放等違紀違規行為發生,如存在該現象一次扣4分。刑滿釋放人員半年內每月必須到司法所報到一次,同時提交思想匯報一份(共6份),否則不得發放。對涉嫌重新違法犯罪的刑滿釋放人員生活費,一律停發。

2、完善工作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嚴格按照縣局下發的刑滿釋放人員工作檔案目錄進行完善,對未發滿六個月生活費須將情況說明及時歸檔。每月對當月出監人員統計好基本信息報當地派出所和村(居)委員會各一份,年底將全年度本轄區內刑滿釋放人員基本信息上報縣局。

三、推行動態評估分析和安置幫扶機制

1、推行刑釋人員有可能重新違法犯罪動態評估機制。對重點人員進行分類排查,對排查出的重點人員要做到“四有”,即:有記載、有通報、有管控、有預警,同時,加強對高風險人群的管控。各基層所對重點人員及可能危害社會的高風險人員要及時向當地派出所通報情況,落實好管控措施和管控責任人,列入當地派出所重點人員管理,及時掌握情況,消除隱患,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如因管理不到位造成重大惡性犯罪,每人次扣6分,并取消年度評先資格。本項工作和全縣各鎮(鄉、街道)綜治工作考核直接掛鉤。

2、積極開展幫扶和延伸幫教工作。認真落實司法部、民政部、中央綜治辦、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社會組織參與幫教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培育和發展社會幫教力量,開展對困難人員的摸底調查,加強與民政等部門開展困難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扶力度。今年,將聯合相關部門繼續深入監所對籍在監服刑人員開展延伸幫教活動,送鄉音、暖其心,促進她們有效改造及鞏固已有的改造成果,穩定她們的思想,減少違紀違規,促使其認清前途、認罪悔罪、改惡從善、安心改造,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新人。

3、創建打造示范基地和宣傳引導機制。加強基層安幫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社區、村(居)委員會在日常管理和教育幫扶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創建并打造我縣安置幫教示范基地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各種載體,廣泛宣傳安置幫教基地工作,不斷提升社會對安置幫教工作的認同度,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培育和挖掘,總結經驗,進一步提高安置幫教工作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