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升全鄉文明素質的意見

時間:2022-06-28 09:28:27

導語:關于提升全鄉文明素質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提升全鄉文明素質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結合我區“三創”工作,現就提升全鄉人民文明素質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目的意義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素質、樹形象”為總體要求,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廣泛開展學習培訓為基礎,以大力開展道德實踐為重點,堅持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和新聞輿論引導并重,實施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促進加快崛起,建成“五區一高地”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基礎。

二、總體目標、具體目標

總體目標:按照“一年有成效、兩年上臺階、三年大提升”思路,實施“四大行動”,實現市民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雙提高。

具體目標:市民文明知識、禮儀常識得到廣泛宣傳普及;市民遵規守法、踐行文明的自覺性增強;學雷鋒、志愿服務、奉獻愛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行動常態;公共環境、公共秩序進一步優化;廉潔高效、服務群眾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

三、主要內容及2013年工作重點

(一)文明知識普及行動

1、專題培訓。各村(社區)、鄉屬部門開展文明禮儀、文明知識專題培訓(每月不少于1次),廣泛宣傳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各級文明單位設立道德講堂,定期開辦專題講座。舉辦“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開展“提升文明素質,改善形象”主題征文。各學校利用班會、學生會、國旗下講話、教師會等平臺加強師生行為規范、安全常識、心理健康、文明禮儀等方面的養成教育。深化“國學教育”活動,開展“文明禮儀從我做起,爭做文明青少年”主題演講賽。(責任單位:鄉文化站)

2、公益宣傳。編制、發放《文明禮儀知識》手冊,在場鎮繁華地段、各村人群集中點利用led電子屏幕、手機短信、橫幅標語等現代傳播方式,宣傳文明知識、精神文明建設進展和經驗(責任單位:鄉黨政辦)

(二)公民道德實踐行動

1、文明出行共創優美。按“三創”活動安排,發動機關干部職工和社區群眾,廣泛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整活動,清理整治單位以及街道環境衛生。引導、規范駕駛員“管好輪”(不搶道、不闖紅燈、不亂停亂放、文明禮讓斑馬線)。以“文明出行”和“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為重點,組織開展“排隊日”、“讓座日”等活動,勸導、引導廣大市民出行做到“不闖紅燈、各行其道”、“有序排隊”、“公交讓座”等文明行為,告別“嘴亂說亂吐”“手亂摘亂扔”、“腳亂踩亂穿”。(責任單位:鄉交管站)

2、文明與健康同行。倡導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遠離黃賭毒。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開展“文明餐桌”、節水節電行動。定期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引導機關、企事業、學校、社區(村)等組織單位(系統)文化、體育聯誼活動。深化鄉風文明六個一、“百村種文化”活動,培育基層文化活動示范社區(村),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責任單位:鄉社會管理創新中心)

3、爭當新時代雷鋒。組織機關、學校、社區(村)廣泛開展扶貧濟困、敬老愛老、慈善捐助、文明勸導、植綠護綠、學雷鋒比奉獻等“爭當新時代雷鋒”主題活動。重點開展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群的結對幫扶“解憂”、“圓夢”行動,引導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學雷鋒、樹新風,宏揚傳統美德,爭做活雷鋒。(責任單位:鄉黨政辦)

4、“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充分利用家長會、家委會、家庭會、親子活動等平臺,通過中、小學生帶動、影響家庭成員,引導學生和家長共同簽訂《踐行文明承諾書》,廣泛開展“文明用語”、“愛護環境”、“日行一善”等活動,形成相互教育、勸導、影響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鄉文化站)

(三)“最美”榜樣行動

1、發現“最美”。組織攝影愛好者及廣大市民開展“最美”發現活動,用手機、相機留住身邊的遵守公德、熱心公益、助人為樂、文明禮讓等最美時刻,通過征集評選和媒體刊播展示最美形象,引導廣大市民爭做“最美人”。(責任單位:鄉婦聯)

2、評選“最美”。完善模范公民評選機制,開展第二屆模范公民評選表彰活動。深入挖掘、宣傳、推薦“好人、宜賓好人”等道德典型,增強典型示范感染力。開展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責任單位:鄉便民服務中心)

(四)“不文明行為”糾治行動

1.志愿服務文明勸導。成立鄉志愿服務大隊,志愿服務大隊積極開展勸導活動和志愿服務。中小學校要成立志愿服務隊,設立文明監督崗,帶領學生在校園、街頭、社區開展不文明行為勸導。(責任單位:鄉團委)

2.曝光不文明。對不文明行為,開通“不文明行為”熱線電話和郵箱、以及進行抓拍,對不文明言行進行曝光,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牽頭單位:鄉文化站)

3.不文明行為治理。完善坐商歸店、環境維護、公物愛護等管理長效機制。強力整治“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工地亂象”等五亂現象,加強不文明行為強制約束力度,完善處罰規定,對涉及的違規行為,嚴格按規定處理。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停車位,實施“人行道歸還”行動,切實解決人車“各行其道”問題。(責任單位:鄉城鄉環境整治辦公室)

4.規范行政公務運行。推行優質行政服務,深化機關社會承諾踐諾活動,開通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投訴熱線,完善通報、查辦機制。組織開展“行風熱線評議”活動、“窗口”服務單位專項整治活動。對鄉機關以及鄉屬部門干部職工,被曝光或投訴并查實一次的,由其主管部門(所在單位)進行教育管理,對被曝光或投訴并查實兩次及以上的,對當事人、所在單位及單位負責人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責任單位:鄉紀委)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成立鄉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領導組(名單附后)。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作的整體規劃、督促檢查、考核表彰、總結推廣等工作。

(二)保障投入。把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作資金投入納入到財政預算,做好使用管理,為文明素質提升提供資金和物質保障。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提供資金和物質支持,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籌資機制。

(三)強化引導。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的正確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報道先進典型,介紹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對背離社會公德的錯誤言行和不文明現象予以有深度的糾偏和批評。

(四)嚴格督查。鄉紀委將會同鄉監察室、鄉目標督查辦公室、鄉黨政辦定期和不定期對各相關責任單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工作推行不力的單位、個人進行問責。將督查結果每月進行全鄉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