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意見

時間:2022-08-16 09:46:39

導語:住建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建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全區機關作風建設大會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實現“五個住建”工作目標,根據全區作風建設新要求,結合住建系統工作實際,特制訂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二四六”奮斗目標和“一重點一提升兩對接兩優化”重點工作,全力打造“民生住建、質量住建、效率住建、有為住建、廉潔住建”,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工作水平,促進機關效能再提高、審批服務再提速、工作作風再轉變、發展環境再優化,努力建設一支“勤勉、廉潔、務實、高效”的住建系統干部隊伍,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科學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組織和作風保障。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局機關作風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局機關科室及局屬事企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作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屬各單位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成立作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作風建設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三、主要任務

一是求真務實,打造民生住建。牢固樹立“民生住建、住建為民”的工作思想,繼續實施好“修百姓出行路、建百姓安居房、亮百姓門前燈、供百姓干凈水、送百姓安全氣”等民生保障工程,重點實施好市民中心、體育中心、25個老小區改造和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繼續做好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物業管理規范化試點、村莊環境整治、農村危舊房改造以及污水處理、供水供氣等為民辦實事工作。

二是規范管理,打造質量住建。堅持“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指導思想,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優選資質高、業績好的施工、監理單位參與城建工程建設;狠抓工程標后管理,強化履約考核,落實項目約談制度,加強對施工單位法人、項目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現場監理等責任主體的履約考核,保證“人員、設備、材料”三到位,加強過程化、精細化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施工進度和廉潔施工。

三是高效運作,打造效率住建。按照“整合資源、統一規范、集約管理、高效運作”的原則,組建城建工程建設中心,對新開工市政道路及綠化、亮化、給排水等建設職能進行歸并集中,提升工作效率;行政審批、供水供氣、產權辦證、房產監理、安全鑒定等對外服務窗口,按照“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務”的要求和“精簡、統一、創新、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完善審批方式,簡化審批環節,積極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建設,進一步落實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對承諾辦理事項實行一次告知,提升為民辦事效率。

四是開拓進取,打造有為住建。圍繞區委、區政府“二四六”奮斗目標和各項重點工作安排,認真履行部門職能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東部新城的工作實踐中有所作為。堅持發揚“敢吃苦、能攻堅”的精神,發揚“五加二、白加黑”作風,主動作為、奮發進取,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投入到住房和城鄉建設第一線。堅持局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現場研究解決問題。

五是公道正派,打造廉潔住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指示精神,切實做到厲行節約、杜絕鋪張浪費,打造服務型、廉潔性、節約型部門;學習貫徹區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持續堅持“服務在崗位上提升、能力在重任中錘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工作理念,加強黨風廉政和政務公開工作,主動接受各級監督,確保依法行政、規范用權;落實“三重一大”事項監督制度,實施履職風險“三聯防”工程,繼續配合區檢察院開展“兩中心”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活動;堅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廉政風險崗位排查、勤政廉政公開承諾等制度,落實好“作風效能提升工程、基層廉政示范工程、區域發展保障工程”,推動廉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制度建設更加完善、權力運行更加公開透明、誠信部門氛圍更加濃厚,努力實現工程優質、干部優秀、部門清廉的目標。

四、措施和要求

(一)加強領導。作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各單位要按照住建局黨委的統一部署,精心安排,認真組織和實施。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圍繞“五個住建”,抓好本單位作風建設工作。

(二)注重結合。作風建設要立足當前、科學安排,切實做到與推動工作相互促進,尤其要與當前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與住建局重大推進項目結合起來,與城鄉統籌創新創優結合起來,與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防止假、大、空。

(三)抓好宣傳。對在抓作風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要加強宣傳報道,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營造全系統作風建設的濃厚氛圍;對一些負面典型事例要堅決予以曝光,強化問責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