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工作要點范文

時間:2022-05-21 10:48:02

導語:防震減災工作要點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防震減災工作要點范文

2014年,防震減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統領,以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全面落實全國、省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和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加強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切實履行好“地震監測、震災防御、應急救援”三大職能,努力推進全市防震減災事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

一、著力加強法制建設,提高依法減災能力

1.認真學習法律法規。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廣泛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宣傳法律法規。各市(區)地震局要注重各級防震減災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管理防震減災人員的培訓,特別要加強從事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使其較準確理解法律法規的規定,掌握法律的基本內容,依法從事防震減災工作。

2.強化行政執法力度。要按照防震減災法律法規規定,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切實加強對防震減災相關工作的管理。各市(區)地震局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依法做好觀測環境保障工作,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監管,依法健全地震應急響應機制,切實把依法行政貫穿于防震減災管理工作之中。

3.加強部門協調溝通。各市(區)地震局要切實承擔好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更加有效地履行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協助召開各地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擴大)會議,及時研究解決防震減災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加強橫向、縱向的工作溝通與聯系,分解落實好防震減災目標任務,共同推進全市防震減災能力的提升。

二、著力加強規范管理,提高地震監測能力

4.加強震情監視和短臨跟蹤管理。各市(區)地震局要繼續完善和落實地震短臨跟蹤措施,密切跟蹤地震趨勢變化,通過參加地震聯防會商,主動把握地震趨勢動向。市地震監測站、靖江地震臺要不斷完善地震監測跟蹤方案,在強化日常震情跟蹤基礎上,實行各臺站觀測異常零報告,及時將觀測和研究成果應用于震情跟蹤實踐。市局科監處要定期組織地震趨勢研討,組織編制趨勢研究報告。要充分利用中國地震臺網速報軟件和移動通訊平臺,建立地震震情信息機制,努力增強社會服務意識和能力。

5.加強地震臺網管理。相關市(區)地震局要強化地震監測臺站的運行和維護,確保全市地震監測臺網正常運行,產出準確、及時、連續、可靠的地震觀測資料。市地震監測站要加強省地震臺網地震信息實時交換系統(EQIM-JS)平臺運行管理,完善地震監測中心臺網的各項功能,掌握地震觀測技術方法和工作規程,及時對地震進行分析處理,提高地震觀測質量,建立規范的監測分析技術檔案,力爭在全省觀測評比中取得好成績。

6.加強群測群防管理。繼續推進智能化宏觀觀測網絡的建設,采取兩級地震局部門聯合補助的方法,建立群測群防點網上工作群。組織開展群測群防人員的培訓、技術輔導等,進一步發揮宏觀聯絡員作用,及時快速核實宏微觀異常,為實施震情跟蹤提供可靠依據。

三、著力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綜合防御能力

7.有序推進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根據項目總體方案要求,今年將有序推進“目標區目標斷層活動性鑒定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和“目標區地震活動斷層詳細探測與精確定位”兩個專題的研究,完成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年度工程任務。局相關處室、探測工作涉及到的市(區)要主動介入,進一步加強與項目實施方、監理方的溝通銜接,按時產出科研成果,切實為市區發展規劃、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重要工程抗震設防提供服務。

8.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工作。各市(區)地震局要主動加強與發改、住建等部門聯系,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建設工程審查內容,力求當年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審批覆蓋面達到100%。要將抗震設防管理工作向鄉鎮延伸,認真抓好村民住宅和鄉村公共設施抗震設防的監管。市局行政許可處要繼續加大抗震設防要求的宣傳、監管力度,編印窗口服務告知手冊,組織開展服務對象“回頭看”活動。切實將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工作職責化、制度化、社會化、公開化。

9.開展地震安全社區建設。各市(區)地震局要主動融入安全社區建設中,以社區為單元,組織開展“手牽手、鄰幫鄰、共建地震安全社區”活動,積極主動與民政、民防部門協調,努力將防震減災工作融入社區防災體系建設,加強服務指導,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完善社區地震應急預案,建設應急避險場所,組建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指導社區家庭采取防震避震措施,組織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和應急演練,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技能,增強城市社區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四、著力夯實應急基礎,提高應急聯動能力

10.完善地震應急預案管理體系。市局應急救援處要指導和督促市防震減災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和備案管理工作。市(區)地震局要根據《市地震應急預案》,組織修訂、印發本地區地震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組織指揮體系、預防預警機制、處置程序、應急響應和應急保障措施。

11、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各市(區)要根據地震應急預案,全方位地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市局應急救援處要會同市教育局相關處室指導、督促全市各中小學校舉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要按照《市地震局有感地震24小時應急卡》、《市地震局破壞性地震24小時應急序列表(試行)》規定,組織開展地震系統內模擬演練。通過演練,提出改進建議,完善地震應急對策方案,提高應對地震的處置能力。

12.組織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檢查。各市(區)地震局要按照《市地震應急工作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采取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調查、現場觀摩等形式,開展定期不定期的地震應急工作檢查。特別要加強地震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體系建設、地震應急預案的修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及應急疏散方案制定、地震應急救援裝備儲備等情況進行認真的檢查指導,加強情況反饋,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市應急救援處要做好《大中城市震害應急評估系統》升級改造,建立基礎信息更新完善機制,為決策提供真實可靠信息,提升全市應急準備能力。

五、著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3.大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培訓。要建立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及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綱要,納入黨校、公務員局培訓內容,切實提高依法進行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水平。要繼續推進地震科普示范學校(教育基地)長效建設,組織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開學第一課”,充分發揮宣傳、教育作用。

14.加強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市局行政許可處要做好全年防震減災宣傳的組織策劃工作,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策劃好“512”網民防震減災知識競賽,各市(區)地震局要積極配合,組織網民參與知識競賽,確保宣傳效果。要全力抓好地震知識“六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的宣傳與普及活動。要創新工作思路,將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總體要求、任務與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制定落實好防震減災宣傳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確保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任務落到實處。

15.做好信息和輿論引導。各市(區)地震局、市局相關職能處室要充分發揮“云訊通”、QQ、微信、論壇等多種社交網絡的傳播功能,加強信息溝通、普及科學知識,弘揚防震減災文化。要提高新聞報道的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澄清不實報道和傳聞。要進一步明確專人負責信息采集、上報工作,進一步完善地震動態信息制度,健全地震信息篩選、應用和共享機制,不斷提高信息服務的社會功能。

六、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崗位履職能力

16.加強學習教育。全市地震系統要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大文件和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項”和省市委“十項”規定,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要加強防震減災業務知識的學習,組織開展多形式的業務培訓,熟練掌握地震系統應知應會知識。要繼續開展“處室爭先進、處長爭優秀”活動,要深化年輕人員培養計劃,組織年輕人員崗位練兵,開展“互學互評互促”活動,切實提高崗位履職能力。

17.深化績效管理。市局辦公室要進一步完善局內部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局年度績效考核目標,認真細化分解,明確處室目標,落實責任到人,進一步完善內部考評激勵機制,加強過程管理,建立督查、通報、反饋等制度,提升全局人員工作效能,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18.加大調研指導。建立市局領導班子、各處室(站)掛鉤市(區)工作制度,要嚴格按照第二批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加大調研力度,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建議,分析、解剖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真正把教育活動作為干部轉作風、群眾得實惠的生動實踐。市局辦公室要組織好中國地震局下達的2014年度政策研究課題研究,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在區域轉型升級中作用及路徑研究》課題的實施和結題等工作,找準適合防震減災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為推進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進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