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導意見

時間:2022-09-24 09:59:58

導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導意見

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的重要舉措,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對村級集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和發揮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縣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民富村強,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

堅持自我發展與政策扶持相結合,創新發展模式、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增強村級組織服務群眾能力。

(二)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鄉鎮要結合村經濟發展基礎、資源稟賦特征等條件,發揮區位優勢,因村施策,多元發展。

2、深化改革,完善機制。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形式,轉變農村集體經營機制和增長方式,逐步建立權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集體經濟運行管理機制。

3、市場導向,量力而行。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功能,增強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防止因發展集體經濟而增加村級債務,加重農民負擔,侵害農民利益。

4、保護環境,科學發展。合理推進空間開發和功能布局,把發展集體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防止因發展集體經濟而污染環境,破壞生態。

二、創新發展模式

(一)資源開發型。在符合村鎮建設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村集體以承包、入股、租賃和流轉等形式,依法合理開發利用村集體土地、森林、草原、水面、河沙、礦產、景觀、“四荒四邊”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林下經濟、休閑旅游等產業,加快推進資源型資源轉型升級,多渠道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二)盤活資產型。通過更新改造修繕,盤活村域內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舊廠房、倉庫、宅基地、基礎設施等集體資產,采取自營、發包、租賃、參股,聯營等方式開發利用,全面提高村集體存量資產的高效利用率,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三)發展合作型。對已確權的農戶家庭承包地、其他方式的承包地、林地、草原等資源性資產,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由村集體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或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四)多元發展型。村集體要揮發自身優勢,興辦種植養殖型、加工增值型等經濟實體,通過經營增加集體經濟收益。抓住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改造等載體,積極發展棚膜蔬菜、食用菌、畜禽養殖、光伏發電、瓜果采摘等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科技農業、休閑旅游農業等示范項目,進一步拓展農業農村新功能,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把農民增收和集體增利結合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五)發展股份型。按照“股權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成果共有”原則,開展多種形式股份合作。利用土地承包經營權、資產資金等參股經營穩定、資產質量較好的企業或合作社,開展村與村合作、村企聯手共建,建立村社利益鏈接機制。大力發展農村混合所有制經濟,將城市資本引入農業,吸納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投資入股,允許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交叉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共同體。

(六)發展服務型。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專業服務公司等各類服務實體,開展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物質供應、倉儲物流、種苗提供、農機作業、加工銷售、病蟲害防控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圍繞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需求,發展文化、餐飲、民宿、旅游、電商等服務業,承接社區物業、道路養護、綠化管護、建筑施工、家政后勤、金融保險和廣電通信等工作,以有償方式增加集體經營收入。

三、加大扶持力度

1、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將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縣現代農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用于獎勵集體經濟發展取得突出成績的村集體。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積極申報省級扶持項目,充分利用省扶持資金,發展集體經濟。

2、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認真落實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稅費優惠政策,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減免征因權利人名稱變更登記、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涉及的契稅,減免征簽訂產權轉移書據涉及的印花稅,減免確權變更中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登記費。

3、強化落實土地政策。各類建設項目征用農村集體土地的土地補償費,集體預留部分要用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置換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用于農村各類建設項目,節余指標經批準可以有償提供使用,各鄉鎮不得挪用占用,其土地增值收益歸劃村集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村內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規劃的土地,可不辦理征地手續,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涉及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對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產權明晰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鼓勵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所得收益用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其評估價值可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企業的注冊本金。

4、提升金融支撐能力。金融機構要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信貸支持,創新金融產品,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評級授信范圍。以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實施區建設為引領,抓好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草場權、養殖水面和設施農業等方面開展收益權保證貸款業務,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加大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綠色金融向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