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05 04:11:00

導語: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根據國家和省、市《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整體安排和部署,在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結合實際,認真部署,精心組織,按照昭通市2006年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所明確的整治重點和具體要求,集中時間、統一步驟,階段性地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昭通市2006年環保專項整治行動中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統計,專項行動期間全市共出動檢查人員3802人次,檢查企業1004家,其中立案企業70家;已結案企業57家;13家未結案的企業正在辦理過程中。查處環境違法企業78家,其中市級督辦企業2家;縣級督辦企業6家;非督辦企業70家,鎮雄、威信、彝良等縣分別對6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了經濟處罰,共處罰金累計35.35萬元。對31家環境違法建設項目分別采取了停止建設、限期補辦環評手續的處罰措施。對魯甸縣石材加工廠廠長李加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無任何審批手續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責任追究,并移送相關部門依法進行取締。全市掛牌督辦環境問題企業29家,其中市級5家;縣級24家。

截止自11月5日止,專項行動期間累計接受12369環保熱線投訴案件176件,其中已受理166件;受理辦結153件,辦結率92.3%。另外13件因其它原因正在辦理過程中。

二、具體做法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根據《云南省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楊嘉華副市長就如何抓好落實昭通市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行了具體安排和部署,要求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的安排和部署,在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結合全市11縣區的實際情況,認真部署,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嚴格執法,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切實保證群眾飲用水源安全,解決威脅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遏制污染事故的發生,保障群眾環境權益,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確保全市2006年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各階段的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為進一步加大環保專項行動工作力度,確保全市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順利開展,市人民政府及時行文對我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確定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楊嘉華副市長為組長,市政府聯系環保工作的副秘書長和市環保局長為副組長,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經委、市監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市安監局等七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全市11縣區政府相應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為全市環保專項行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結合實際,制定方案。由市環保局牽頭,聯合市發改委、市經委、市監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市安監局等部門擬定了《昭通市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報經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辦公室以《昭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昭通市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昭政辦通[2006]28號)印發11縣區貫徹實施,在《方案》中明確提出了我市2006年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指導思想、整治重點和具體要求、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掛牌督辦事項、主要措施、時間安排和實施步驟。各縣區結合本轄區內的實際情況,相應制定了各縣區的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轄區內的整治重點進行了明確,從制定方案,抓好落實方面為全市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正常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強化部門聯動,抓好責任落實。為確保我市環保專項行動工作順利開展,市政府在加強領導,制定方案,落實措施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各級政府為主導、各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完善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環境違法案件移交、移送和通報制度,進一步明確和落實了各部門的監管職能,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突出重點,合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按照以上要求,全市各級政府都相應完善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環境違法案件移交、移送和通報制度。據統計,我市今年環保專項行動期間,各級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共召開部門聯席會議36次,認真分析和總結全市環保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個工作和環節上還存在的具體問題,對下階段要開展的工作提出指導性建議。通過建立和完善以上制度和措施,從抓好制度落實方面進一步推動了全市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注重輿論宣傳,加強社會監督。自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非常重視輿論宣傳,把2006年環保專項行動納入年度宣傳工作要點,相應制定了《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宣傳工作計劃》,確定了宣傳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工作重點,并按照專項行動各個階段的不同要求,廣泛宣傳發動。在專項行動期間,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輿論宣傳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抓好落實。一是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加大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在“六·五”世界環境日活動期間,各縣區以“保護生態,愛我家園”大型簽名活動為主題,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活動。據統計,全市共制作大型橫幅標語35幅,背景墻11幅,投入經費2.5萬余元。各縣區政府領導發表電視講話28次,組織開展環保知識下鄉、進廠、進學校、進社區活動,組織大型廣場宣傳35場次,散發環保宣傳資料12000余份,累計投入資金12.2萬元。二是配合市人大開展環保世紀行活動,對我市自然生態狀況進行調研。三是主動加強與民間環保組織的聯系,推動環保宣傳的參與面。如市環保局與昭通黑頸鶴保護志愿者協會聯合舉辦了青年志愿者“環保知識下鄉”活動,印發資料3000余冊,對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附近居民進行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與昭通市登山協會聯合舉辦了“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家園”登山比賽活動;10月,由市政府主辦,市環保局承辦邀請了云南省環境科學學會的專家到我市進行了環境保護專題講座。四是責任到人,認真抓好專項行動期間的各種信息上報工作。據統計,全市先后累計編發《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簡報》36期,報送有關材料118次,涉及各類報表50余份,充分反映了我市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各階段的實際工作情況。

(三)理順關系,搞好協調。在環保專項整治行動中,全市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市政府的統一安排和要求,各司其職,協同作戰,認真搞好環保專項行動的各項工作。環保部門按照要求,認真做好環保專項整治行動的調查摸底和各種資料的統計上報工作;各企業業主主動配合,及時主動提供企業相關資料和監測數據,為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科學決策準確提供基礎依據;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結合各部門的業務工作,積極主動,密切配合,加大對環境違法案件的調查處理和打擊力度,為環保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確定整治重點,抓好工作落實。按照國家、省、市2006年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整體部署和要求,我市環保專項行動主要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集中整治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

一是對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全面檢查。據統計:全市共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縣級以上)19處,屬備用水源的3處,水源地類型分別為河流、水庫和地下水,所在河流及其水系分別為金沙江水系、烏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和發達河水系,水質狀況為ⅰ類水質4處;ⅱ類水質11處;ⅲ類水質3處;ⅳ類水質1處(鎮雄縣洗白河水源,屬備用水源)。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屬省級劃定的保護區1處,縣級劃定的保護區9處,至今未劃定保護區9處,飲用水源地保護區保護級別分別為1級和2級。各水源地均設置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在檢查中,發現對水質有影響的主要污染企業共4家,分別是昭陽區水泥一廠、大龍洞公園、鎮雄縣赤水源鎮洗白村集鎮、鎮雄縣石門坎煤礦堆放場。通過檢查,基本上查清了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基本情況,并對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基礎信息進行了認真整理,為我市集中整治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對水質有影響的4家企業進行集中整治,確保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環境安全。對昭陽區水泥一廠采取的處罰措施是限期治理;對大龍洞公園采取的處罰措施是責成大龍洞公園承包方盡快完善各項環保基礎設施,盡快落實環境影響評價的編制和審批,確保大龍洞水源地水環境安全;對鎮雄縣赤水源鎮洗白村集鎮采取的處罰措施是責成鎮雄縣環保局盡快組織專職管理人員加大對水源地的監測力度,對水源地段設置界樁、護欄和警示牌;對鎮雄縣石門坎煤礦堆放場采取的處罰措施是依法關停。

通過以上整治,我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環境安全隱患基本上得到遏制,水環境安全防范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第二、集中整治工業集中區和工業園區的環境違法問題。

8月21日至26日,由市、縣(區)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聯合當地相關職能部門,分別對昭陽工業園區和水富工業園區進行了環保專項執法檢查,此次檢查共出動人員28人次,檢查相關企業12家。其中能按照環保要求,各項環保手續完善,認真落實了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企業8家;不按環保相關要求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企業4家,責成4家違反環保相關規定的企業限期整治,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

從這次工業集中區和工業園區環境違法問題的清理整治情況來看,我市在工業集中區和工業園區的環境管理方面還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按照工業園區的界定,工業園區必須是由政府批建并設有管理機構的工業企業集中區,但我們在執法檢查中,沒有發現有相關批文,我市2個工業園區的界定不清;二是作為工業集中區域,環境污染風險比較高,相關部門對各工業區缺乏重視,相應管理機構不健全。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及措施:一是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手續,明確職責,劃清界定,成立相應管理機構,加強對園區內落戶企業的監督管理,減少園區內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二是建議當地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工業園區的環境執法力度,對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問題的少數個別違法企業,將依法從重從嚴處理。

第三、集中整治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

一是突出重點,認真抓好集中整治工作。按照《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的“集中整治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的要求,主要是針對2003年《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以來的化工、采選礦(含煤礦)、冶金、水電、公路、造紙等行業的建設項目進行清理整治;對環評審批、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和環保驗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清查;對未經環保部門審批合格的違法建設項目進行了依法查處;對未按環評規定申請環保“三同時”驗收,擅自長期以試生產名譽違法進行生產的少數個別企業作出了停產治理的處罰,較好地落實了這次集中整治工作。

二是嚴格執法,認真抓好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的清理和整治。對全市存在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的31家企業,市、縣區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按照環保相關規定,分別進行了相應的處罰和采取了相應的整改措施。

第四、集中整治公路沿線環境污染的問題。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按照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實施步驟和要求,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集中時間,認真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主要公路沿線違法排污企業進行了清理整治,重點對轄區內的213國道(昭待公路、昭麻公路、水麻公路)及全市11縣區縣際油路沿線的排污企業和旅游道路沿線、旅游景點保護區(昭通大龍洞公園、大關縣黃連河風景區、水富縣大峽谷風景區和威信縣紅色旅游區)影響景觀和有礙觀瞻的污染企業的排污問題進行了認真檢查。通過認真清理和排查,全市轄區內主要公路沿線和旅游道路沿線、旅游景點保護區均未發現有違法排污企業。

第五、集中檢查各地及重點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情況。

一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情況。今年年初,我市按照國家和省環保局關于制定和報批、公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昭通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制定印發了《昭通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各縣區參照《昭通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轄區內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相應制定了各縣區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各縣區環保局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督促指導轄區內的重點污染企業針對自身存在的環境安全隱患,制定了相應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在這次全市重點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情況的清理檢查工作中,重點對全市轄區內持有省、市級排污許可證企業以及化工、冶金、選礦、制糖、造紙等重污染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情況和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把各企業應急預案的制定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具有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措施和設施,是否已履行了必要的審批手續作為此次清理檢查工作的重點。通過對94家重點排污企業的檢查情況來看,有90家重點排污企業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應急預案,并落實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和設施;有3家企業制定的應急預案針對性還不夠強,應急措施和設施沒有完全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落實;有1家企業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應急措施和設施尚在制定和落實過程中。

三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檢查中發現各企業的應急預案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企業對自身存在的環境安全隱患認識還不夠到位,針對性還不夠強,應急措施和設施還不夠具體和完善。2、企業內部組織指揮系統和機構還不夠健全,有的企業人員變動和更換后沒有進行及時調整,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和配合上職責還不夠明確。3、在處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執行制度還不夠完善,預警機制、應急機制還不夠健全。4、在處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保障措施上過于簡單化,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第六、市、縣區掛牌督辦事項完成情況。

一是市級掛牌督辦事項完成情況。市級掛牌督辦的企業共5家,主要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嚴重和環境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的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其一、對昭陽威力淀粉有限公司未辦理環評手續,違法建設、生產、排污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采取的措施是:1、責令威力淀粉有限公司停止生產,抓緊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經環保驗收達到要求后才能正式生產。2、由于該企業違法排污、污染灑漁河的行為屢禁不止,為確保停產,請政府責成供電供水部門停電停水。3、停產后威力淀粉有限公司要對灑漁河造成的污染進行清理,排除危害,恢復原狀。其二、對昭通市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水泥二廠未按規定申請環保驗收、長期試生產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采取的措施是責令該公司停止試生產,督促企業落實環保竣工驗收的相關規定,重新申請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試生產。其三、對巧家茂租鉛鋅有限公司未落實“三同時”制度擅自投入生產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采取的措施是責令限期整治,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嚴格按照按環評要求盡快完成尾礦庫建設工程。其四、對彝良滇能洛澤河發電有限公司熊家溝水電站未按規定申請環保竣工驗收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采取的措施是責令該電站修復下游被毀壞的岸坡護坡,恢復生態植被,完善相關環保設施后申請市環保局進行竣工驗收。其五、對彝良九欣化工有限公司的違法排污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采取的措施是函告彝良縣電力公司對該企業停止供電,責令立即停止生產,限期補辦環評手續,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并處罰款5萬元。

二是縣區級掛牌督辦事項完成情況。各縣區結合轄區內污染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對24家有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和污染相對嚴重的企業進行了掛牌督辦,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掛牌督辦工作將持續到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五)認真總結,嚴格驗收

10月中旬,我市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進入了總結驗收階段,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全市11縣區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進行了檢查驗收,對我市2006年環保專項行動工作進行了自我清查,認真分析和總結了專項行動工作還存在的問題。從檢查驗收的情況來看,全市十一縣區環保專項行動工作都開展得比較好,都能按照上級部門的指示精神認真抓好落實。

三、存在問題

(一)個別縣對開展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領導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工作開展還不夠扎實,責任制落實還不夠具體,工作中部門之間還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不按規定時限收集、匯總、上報相關情況。

(二)由于受地方經濟利益驅動等思想的影響,個別縣區極少數鄉鎮領導環保意識比較淡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嚴重,不夠重視環保工作,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夠好,鄉鎮落實環保分管領導和專職環保人員比較困難。

(三)部分縣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環保機構不健全,環保執法人員相對較少,對環保工作顧及不過來的現象,環境監管仍然存在有不到位的問題。

(四)地方財政困難,環保經費不夠落實,環保執法裝備較差,遠遠跟不上企業發展對環境保護工作影響的需要,由于經費不夠落實,往往給環境執法工作帶來許多困難。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繼續深入開展宣傳教育。重點宣傳國家產業政策,宣傳環保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各階層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進一步贏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加強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環保執法水平。進一步提高環保執法人員的自身素質和環保行政執法能力,積極主動爭取各級政府加大對環保工作人員和工作使用經費的投入,確保各項工作能順利開展。

(三)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工作力度。在推進面上工作的同時,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集中力量,重點解決。對部分企業業主環保法制觀念不強,重經濟、輕環保的行為要采取強硬措施,該依法查處的要嚴肅進行查處,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該淘汰的要及時轉產淘汰,該關停治理的要督促企業關停治理,確保執法到位。

(四)加強企業環保治理設施的更新和改造。對部分已達標但環保治理設施設備相對比較老化的企業,要督促其進行技術設備的改造和更新,積極主動協調和引導被取締、關停、淘汰的企業業主,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轉產,搞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全市經濟建設協調、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