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04 05:44:00

導語: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做好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我區根據國務院、省、市關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政策意見和方案,在上級業務部門的統一安排和指導幫助下,嚴格按照組織準備、全面實施、驗收總結三個階段,加強領導,成立機構,認真學習,廣泛宣傳,深入調查研究,明確改革內容,結合目前全區水利工程、水利管理單位狀況,嚴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原則,積極穩妥地開展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的各項改革工作。通過改革,進一步理順區域內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明確了新增設兩個機構的單位性質,定編定崗,經費來源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體制,為確保區域內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發揮水利工程效益,建立與我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體制保障。現就我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為保證我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順利開展,20*年*月*日我區成立“關于成立*湖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通知文件。明確了由區政府副區長田輝為組長、區水務局局長、區政府辦副主任為副組長,以及區發改委、區人事局、區財政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由專人負責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日常工作。

二、加強學習、大力宣傳

為及時了解掌握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情況。我區先后組織水利干部職工和各級水管單位認真地學習改革的政策、意見和方案。明確改革的任務,方向和具體措施,深入基層水管單位在干部群眾中進行認真宣傳,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調查摸底,明確內容

根據目前我區水利工程、水利管理單位現狀,根據《南昌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三章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和措施第五,六,七,八條,明確我區水管單位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內容:

(一)進一步理順區域內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按照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明確我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除鄉鎮水管人員仍按原有崗位職責不變,區贛撫平原管理站體制改革參照省贛管局要求,我區新增設兩個分管機構,(即設立*湖區揚子洲圩堤管理站和*湖區城東片區水務綜合管理站)。

(二)明確管理權責。①設立*湖區揚子洲圩堤管理站(包括電排站管理)。主要職責:負責揚子洲圩堤、電排站日常管理養護等工作。由于該保護范圍主要以揚子洲為主,為便于管理,該站由揚子洲鄉管理,區水務局負責業務指導。②設立*湖區城東片水務綜合管理站。主要職責:負責城東地區水利工程、城區排澇、調度協調鄉鎮園區用水、水土保持、水資源一體化管理。

(三)分類定性,定編定崗。

根據《南昌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八條:20年一遇防洪圩堤按每5公里1名管理人員標準定編定崗。揚子洲圩堤管理站,核定管理人員5名,由揚子洲鄉按崗聘用。

*湖區城東水務綜合管理站:按照水管體制機構精簡的精神,為便于管理,該站設在省贛撫平原*湖區管理站內,為內設機構,對外掛“*湖區城東片區水務綜合管理站”的牌子,根據“因事設崗、以崗定責、以工作量定員”的原則及水利工程管理的實際需要,灌區渠道、水閘工程管理的工作崗位定員5人,采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的辦法,面向社會招聘水利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聘任管理(其中管理類崗位定員1人、水利工程技術人員4人)。

(四)明確經費來源和資金管理辦法

(1)經費來源:

①揚子洲圩堤管理站:該站由揚子洲鄉直接管理,人員工資、公用經費由鄉承擔,區財政按每人每年補助2萬元。

②*湖區城東片區水務綜合管理站:根據《南昌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十七條規范財政支付范圍和方式要求:公益性水管單位,其編制內在職人員經費、離退休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由同級財政負擔。該管理站人員、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按全區人均人員和公用經費預算支出核定。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歲修資金來源為:a、各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b、水利建設基金(城市維護建設費中劃出5%、河道采砂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等);c、爭取省、市水利建設資金。

(2)嚴格資金管理

所有水利行政事業性收費均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繳入同級財政專戶。工程拆舊資金、維修養護經費、更新改造經費要做到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同時加強對水管單位各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和監督。

四、制定方案,穩實推進。

根據《南昌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結合我區調查摸底明確的改革內容,20*年12月3日區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湖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湖政發[20*]12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我區水管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內容、措施以及組織和實施等各項具體改革等工作。并按照方案要求,扎實穩妥地落實改革的各項內容:

(一)新設立的*湖區揚子洲鄉圩堤管理站(包括電排站管理),確定的5名管理人員,通過揚子洲鄉充分醞釀,競爭上崗,招聘了5名具有電工技術和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并于2006年6月5日掛牌運作。區政府也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補助,下撥一年經費*萬元。

(二)新設立的*湖區城東片水務綜合管理站(屬公益性水管單位),在區財政局、人勞局以及水務局統一組織安排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2名(采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實行了聘任制管理),該站公用經費和招聘人員經費,區財政局按照全區人均人員和公用經費預算核定下撥到位。

(三)1、贛管站管理體制改革正根據省贛撫平原管理局的統一部署安排,參照“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發[2006]32號)文件,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改革方案。

2、區域內鄉鎮水管人員改革仍按2002年全市五站一所改革的崗位職責不變,水管人員工資由區財政負擔。

3、全區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歲修資金已按照方案中的資金來源基本落實到位。

4、在水費計收管理方面,我區在羅家鎮慈母村試點開展農民用水戶協會,并將在灌區其他地區推廣,進一步減少收費環節,提高計收率和加大政府監督力度。

5、資金管理方面,嚴格按照財政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同時加強對各水管單位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和監督。

五、檢查驗收,總結經驗。

結合我區水管單位管理體制改革情況,已通過區改革領導小組檢查,對改革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基本滿意。

總之,我區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根據國務院、省、市改革的政策、意見和方案,結合我區目前水利工程、水管單位現狀,嚴格按照改革目標和原則,順利地進行了各項改革,為確保我區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加快建立與我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我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體制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