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23 06:01:00

導語:辦公室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公室的工作總結

二O*年,是我們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面臨特大地震災害的艱難局面,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局黨委的直接領導、關心和指導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落實國家關于發展散裝水泥和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方針政策,團結廣大干部職工,克服“5.12”特大地震帶來的巨大困難和影響,認真改變工作作風,積極開展“重基層、抓基礎”的活動,求真務實,扎實工作。使我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工作得以健康順利的發展,推廣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工作再創新高。現將20*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年度各項工作完成情況:

截至10月底,我市推廣銷售使用散裝水泥2*萬噸,完成年度自定目標200萬噸的104%,較去年同期152.4萬噸增長56.4萬噸,增長率為26.73%;散裝率為52.5%,比去年45%增加7.5個百分點;推廣預拌混凝土64.5萬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標60萬立方米的107.5%;較去年同期20.5萬立方米增加了44萬立方米,增長率為68.22%,城市規劃區建筑施工現場“禁現率”達到96%;專項資金入庫76萬元,完成率為152%。為我市創建文明、衛生、和諧的社會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積極參加抗震救災工作

地震以來,我辦全體職工,立足本職,堅守工作崗位,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做到隨叫隨到,自覺服從局里指揮部的安排。無論是負責接送專家到市區及綿竹、漢旺、什邡各重災區察看災情、了解經濟損失情況、評估受損房屋。還是負責到火車南站接送河北來我市搶險救災的人員和大型機械設備;無論是配合局指揮部為外地來支援災區的專家們搭建帳篷,還是為綿竹、什邡災區運送救災物質,我們都毫無怨言,積極認真,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去完成。

為了表達對災區群眾的關愛,我辦全體職工,先后到我市的幾家受災較重的水泥生產企業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慰問企業員工,了解企業受災情況,鼓勵企業樹立信心,抗災救災,爭取早日恢復生產。我辦職工還利用各種方式,通過不同渠道,主動參加了志愿者活動,攜帶牛奶、饅頭、礦泉水等食物,先后到綿竹的玉泉、廣濟、土門、九龍、遵道重災區,為受災群眾送去急需食物,向災區群眾捐款捐物。

我辦全體黨員、職工還積極參加了局里組織的抗震救災、捐款獻愛心活動和繳納“特殊黨費”的活動,每個職工都向災區群眾捐了款,每個黨員主動繳納了“特殊黨費”。

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指示:全力以赴,搶建活動板房,在較短的實間內把受災的群眾安置好。這是抗震救災工作的當務之急。根據局指揮部的部署,我辦接受了向綿竹、什邡災區搶建活動板房緊急提供預拌混凝土的協調任務。要在短時間內大批量向災區提供預拌混凝土,這對于我市僅有的4個攪拌站來說,面臨很多困難。一是時間緊、任務重、面積寬、用量大,二是生產企業原材料緊缺、運輸距離較遠、全市運力不足、道路泥濘艱難等。然而,為了使這項工作盡快落實,我辦全體職工,不顧烈日和雷雨,不顧饑俄和疲勞,整天頻繁奔波于攪拌站和施工現場。為保障預拌混凝土的供應,我們分別在各攪拌站安排專人值班,現場辦公,隨時協調并解決混凝土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矛盾和糾紛,確保24小時施工作業的混凝土需要。為解決預拌混凝土運力不足,我們先后協助攪拌站在外地不惜高價租借了40多輛攪拌運輸車,又從江蘇省援建處借調了20輛,使我市攪拌運輸車總量達120多輛,日運力可達9000多立方米;為解決水泥緊缺,我們積極向市局指揮部請示、向省建設廳請求給予支援,通過各種渠道先后從重慶、內江、合川以及湖南等地聯系水泥,并為水泥運輸車輛辦好入川、入市的通行手續,為駛進我市的各地水泥車輛打開綠色通道;為解決預拌混凝土及時供應,我們一方面加強供應方與施工方、援建方的計劃銜接,另一方面要求各攪拌站24小時不停機攪拌,工作人員和駕駛員輪班作業,做到人員超時限工作,生產超常規安排,設備超負荷運轉。全力以赴保障現場施工及時用上預拌混凝土;為解決災區與攪拌站運距太遠的矛盾,我們特事特辦,經請示后允許當地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建立移動攪拌站,實施現場攪拌;為解決攪拌運輸車不能到達的偏遠災區,我們積極建議施工單位就地取材,在板房地面先鋪設頁巖磚,再加水泥砂漿找平替代混凝土,這樣,即節約了資金,又加快了速度;針對個別攪拌站受停電的影響,我們多次與供電系統協調,要求他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首先保證攪拌站的電源暢通;為解決攪拌站的資金周轉問題,我們曾多次給市指揮部報告情況,督促各縣(市、區)相關部門及時為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撥付了近千萬元的貨款;考慮到災區臨時建設和以后大規模重建的不同特點,我們建議各地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特點,盡快建設固定混凝土攪拌站,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協調水泥和沙石的供應,并加強質量和安全的監管,以加快活動板房的搶建進度。6月6日夜里,一場大雨,活動板房施工現場的道路一片泥濘,好幾輛沉重的混凝土運輸車深陷泥中,我辦的工作人員堅持與駕駛員和施工單位一起想辦法、出主意,最后通過指揮部調派部隊的軍車,整整忙碌了一個通宵,才將陷在爛泥中的車輛拖了出來,從而保證了第二天的正常施工。

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工作中,我辦全體干部職工心想災區、情系災區,懷著對工作負責,對災區群眾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實實的工作。個別職工患有嚴重的高血壓、高脂血、腰疾勞損和心源性浮腫等疾病,仍然帶病堅持奮戰在第一線,他們面對疾病不在乎、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委屈不泄氣、面對饑渴不埋怨、面對壓力不氣餒。決心以抗震救災英雄為榜樣,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堅守崗位,立足本職,為奪取抗震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作出應有的奉獻。

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我們積極編撰工作簡訊6篇,其中:在市黨政網發表4篇,在《*日報》刊登一篇,在《中國建材報》刊登一篇。

三、認真做好商品混凝土的推廣和政策宣傳工作

發展散裝水泥,積極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已經不再是新生事物了。通過我市兩年多來商品混凝土的推廣使用情況來看,商品混凝土已經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提高進度、加快發展等方面,彰顯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到目前為止,我市(含各縣、市)已經建立商品混凝土攪拌站8家(建發、興業、廣深、宗盛、中江、孝泉、新市、金輪),其中有4家在順利運作,另4家在試運行。年生產量為300萬立方米。另已批準正在籌建的還有4家(綿竹市2家、羅江1家、什邡1家)。12家攪拌站累計年生產能力將達到500萬立方米。為了使各縣(市、區)的商品混凝土推廣工作能順利的開展,經過我們協調宣傳,中江縣、綿竹市政府已出臺了具體實施發展商品混凝土的《政府令》。為本地區商品混凝土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然而,推廣發展商品混凝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仍然有一部分企業和個人對此心有余悸,他們對發展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意義認識不足,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想法。因此,一年來我們始終不忘宣傳工作這條主線,而且把它貫穿于發展散裝水泥和推廣商品混凝土工作的全過程。一是繼續加大了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推廣發展商品混凝土,既是國家的要求,更是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建筑行業施工文明的需要。它是加強城市“凈化、祿化、美化”管理、減少粉塵污染、創建衛生文明城市、提高城市建設品位的重大措施。商品混凝土結束了混凝土粗放型、原始型、現場攪拌的歷史,實現了混凝土生產的專業化、科技化、商品化,保證了混凝土生產的質量和提高建筑施工的進度,減少了城市環境污染,對促進城市的文明建設起到了重用的作用。二是站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企業的角度,加大對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效益的宣傳。如何看待商品混凝土的價格問題,這是算小帳還是算大帳的問題。算小帳,單從每一立方米來看,預拌混凝土的價格確實比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價格略高,但我們要算大帳,要算綜合成本,要從減少沙石浪費、節約人員開支、節約模具租賃費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程質量、增加質信程度、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程工期等方面給建筑施工單位帶來的經濟效益等優越性來算賬。三是在服務中深化宣傳。在宣傳中做好服務,服務就是最好的宣傳。一方面,我們為混凝土使用單位做好服務工作,為他們提供政策咨詢,協調供需關系,解決相關矛盾;另一方面,我門為混凝土生產企業,特別是為積極發展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投資者做好服務工作,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他們在申請、辦證、籌資、建站、銷售、協調關系、規范市場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的服務。

一年來,我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五月宣傳周”、召開座談會、到施工現場、深入生產企業等方式,加大了對發展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宣傳力度,全市(含各縣、市)共出動宣傳人員185人(次);車輛8臺(次);制作宣傳展板18塊;在《*日報》刊登公告、通知、網絡信息12篇,印制《文件匯編》15000冊;制作了大量宣傳袋和宣傳用品。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發展散裝水泥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增強了建設、施工企業使用預拌混凝土的自覺性。

四、積極組織開展“重基層、抓基礎”的活動。

根據局黨委《關于開展“重基層、抓基礎”活動》的安排部署,我辦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開展了“重基層、抓基礎”的活動。活動中,我們:一是認真組織學習,深入動員,對如何開展好活動做出了計劃安排。二是按照局黨委的要求,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擬定了“如何創一流,工作差距是什么?”、“工作標準是什么?”、“工作秩序如何規范,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如何完善協調機制?”、“如何處理好行政執法和服務的關系?”、“如何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等討論題目,并針對問題組織職工開展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干部職工結合本單位和個人的工作實際,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個職工主動踴躍發言,勇于查找自身問題,同時也認真查出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是深入基層不夠,對基層的工作缺乏深入細致的了解,服務意識欠佳,為基層辦事實的熱情度不夠。2是職工的工作責任心不強,主動性不夠,工作的標準較低;按部就班的思想嚴重,不善于學習,缺乏開拓創新和爭創一流的意識。3是協調工作欠主動,做好企業和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工作存在盲區,辦事效率不高,缺乏緊迫感。4是辦公秩序不夠井然,辦公紀律較松弛,有遲到早退的現象;外出公告、掛牌上崗制度、節假日值班制度都做得不夠好。5是宣傳工作堅持不經常,老套路,在宣傳的方式、方法上缺乏創新的思路和做法。三是通過學習、討論、找問題,我們正視差距,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實了工作責任制。通過開展“重基層、抓基礎”活動,我辦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變化,工作作風有了新的轉變,工作的主動性增強了,工作秩序更加規范了,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

五、存在的問題

1、水泥生產供不應求。一是由于地震過后重建工程量較大,水泥的需求量明顯增大;二是地震給礦山造成的破壞,至今尚未完全恢復生產。地震中斷的道路,有的尚未開通,直接給水泥生產企業帶來了原材料緊缺和運輸困難,從而加大了水泥生產成本的增加、產量的低下,致使水泥售價居高不下。現在我市普通水泥出廠價已高達480-550元(噸)。

2、商品混凝土的銷售價格有可能上升。由于我市水泥的供不應求,本地散裝水泥無法保障預拌砼的生產。各攪拌站必須到外地購進散裝水泥及輔料,因此,勢必增加商品混凝土生產成本,相應會提高預拌混凝土的銷售價格。

3、商品混凝土市場在存不良競爭的現象。針對震后大規模重建工程的展開,各縣(市)個別企業,加大了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建設熱情和投資力度。就目前來看,我市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已達10多家,預拌砼產量大增。而我市商品混凝土的推廣使用主要集中在城市規劃區的建設工程項目上,而對各縣(市)及鄉鎮的建設項目還沒有強力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有的甚至尚不具備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條件。因此,眾多新建的攪拌站為了開辟市場,可能產生不良競爭的做法,紛紛擠占在城市規劃區的混凝土銷售市場,極有可能給我市商品混凝土市場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