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07 10:28:00
導語: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做好農村公共衛生管理工作,逐步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提升農村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構建和諧社會,我們加強了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根據《YY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實施方案》(浙衛發[2007]63號)文件,對2009年上半年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了一次自查,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進展情況
(一)領導重視,措施扎實
我區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XX區公共衛生發展規劃和上半年工作計劃。農村衛生工作落實情況納入“衛生強區”考核范圍,并作為各級政府和黨政主要領導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組織健全,機制轉變
我區在2006年就成立了區、鄉、村三級公共衛生管理網絡,區成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各鎮均設有公共衛生管理員,各村均設有公共衛生聯絡員,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并開展相關工作。我區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45家(包括民營3家),布局合理,對站和人事、財務、藥品采購、分配、行政和業務等加強了規范管理,有效提高了站的服務能力。我區依據“每2-4個鄉(鎮、街道)或6-12萬人口設置一個衛生監督派出機構”的要求,去年成立了4個監督分所,每個分所4-5名監督員,納入局衛生監督所統一管理。設置率100%,目前按要求運行,并制訂了分所運行的相關制度。
(三)服務創新,成效明顯
為加強“衛生強區”建設和公共衛生工作,構筑和諧XX,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區政府與鎮(街道)繼續實行公共衛生目標管理責任制,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將公共衛生任務層層落實,并制定了考核標準及細則。積極開展衛生強鎮(街道)創建,出臺了《XX區衛生強區建設規劃(2007-2010年)》,2009年上半年,我區7個鎮(街道)全部達到衛生強鄉鎮(街道)考評標準的要求,通過考評獲得了ZZ市衛生強鄉鎮(街道)的稱號,成為全市基層鎮、街道衛生創強率最高的城區。
1、加大力度保證農村居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
普及健康教育,加強健康管理。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開設孕婦健康教育學校和育兒學校,并組織動員孕婦和3歲以下兒童家長參加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的孕婦和兒童健康教育。各行政村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根據上級下發的健康教育資料,結合季節防病重點,及時在宣傳欄內張貼相應的健康教育資料,并定期更換及保存檔案資料。結合群眾健康教育需求或當地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門進行相關健康知識宣傳;包括常見病、慢性病、重點管理疾病的防治知識等;引導正確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定期為居民發放健康教育資料。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宣傳教育,婚前醫學檢查率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真正地把公共衛生工作下沉到農村,做實做好農村公共衛生工作。
開展醫療惠民服務和合作醫療便民服務。我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共衛生工作實行主任負責制,設立專門內設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各項工作整體協調有序開展,認真落實社區責任醫生制度,按每1000-1500服務人口配備1名農村社區責任醫生,通過公開競聘,共成立了86個責任醫生團隊,由各中心實行一體化管理,制定了責任醫生上門巡診制度、會診制度、病例討論制度、雙向轉診制度以及定期在中心輪流門急診值班制度,并配置適量責任護士組成團隊,開展上門服務、主動服務,落實各項技術操作規范,提高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能力,為農民提供便捷、連續、有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籌資額與參合率,提高保障與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大病統籌為主,醫療救助為輔,其它醫療保障為補充”的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體系。每季度公示本村參合人員報銷情況。鄉鎮、村有參合人員名冊,專人妥善保管;名冊中家庭和個人基本情況項目齊全、登記準確。報銷單據管理規范,報銷登記本登記清楚、完整,手續齊全,報銷款及時送達農戶手中。
2、保證農村重點人群有重點服務。
深入做好婦女兒童保健工作。圍繞貫徹《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堅持面向群體,面向基層開展婦幼保健工作,包括對醫院婦、兒保、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幼兒園衛生保健,工廠女工保健,流動人口婦女、兒童的保健工作等。群體性工作的各項指標完成得較好。
加強老人和困難群體健康隨訪。參加合作醫療農民免費健康體檢,重點加強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的健康體檢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并對60歲以上老人和重點人群的定期隨訪。對體檢和隨訪發現的健康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健康干預。
重點疾病實行社區管理。在結核病防治方面,發現的肺結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時報告和填寫《肺結核病人轉診單》,將病人轉送至結核病定點診治單位轉診率達到100%,調查轄區內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者的,及時動員肺結核病人及可疑癥狀者到定點診治機構進行診療,并追蹤隨訪,追蹤率和追蹤到位率非別達到100%。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收集掌握社區有關基本情況,定期整理并歸檔。積極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家庭覆蓋率和場所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上半年我區三個鄉鎮都成立了查殺滅螺專業隊,按規定開展查滅釘螺和環境改造,均未發現釘螺。另外,進一步加強了以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腦卒中、冠心病為重點慢性病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
3、保證農村居民享有基本的衛生安全保障。
及時收集與報告公共衛生信息,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值班;成立了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援、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心理干預、物質保障信息等五個小分隊,確保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學規范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到位率達到100%,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規范報告率達到100%。
加強環境衛生協管和衛生監督協查。大力宣傳愛國衛生運動,做好衛生協管工作,提高了全區農民的文明、衛生意識,營造了一個整潔、優美、文明的農村生活和工作環境。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農村生活飲用水的現狀調查,收集匯總本地區農村飲水的基本情況,包括水源類型、水處理工藝、飲水消毒、管理情況、飲水受益人數等內容。協助開展農村生活飲用水采樣和監測工作。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率100%。并開展村級飲用水消毒的技術培訓。開展農村改廁工作,督促新建或改建戶建衛生廁所。對新建或改建公廁和戶廁的技術指導和現場督導。已制定衛生保潔和垃圾收集制度考核方案,定期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制定了環境衛生保潔和垃圾收集制度,保潔和垃圾收集制度包括了衛生責任區范圍、保潔和垃圾收集要求、相應的檢查和獎懲措施等內容,并落實專人負責保潔和垃圾收集工作。強化衛生綜合執法。實行公共衛生網格化管理。管轄范圍內食品經營、公共場所、醫療機構、職業病危害企業的建檔率和監管率達到100%,衛生知識培訓率100%,提供食品從業人員五病信息,調離率100%。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中小學衛生檔案,建檔率100%,上半年對學校食品及飲用水開展衛生檢查2次。以村為單位建立醫療機構檔案,建檔率100%。
- 上一篇:學校普法工作總結
- 下一篇:街道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