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4 10:57:00

導語:局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總結

一、20*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以創建生態示范區為目標,狠抓了20*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的落實。一是加強規劃指導。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全區實際,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著重發展技術含量高、起點高、環保基礎設施標準、經濟效益高的項目為重點,經過認真調研分析,將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納入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了建設生態示范區的各項目標任務。二是在分析20*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預測20*年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的基礎上,突出新農村建設、項目建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年度主要調控目標,科學、合理地編制了全區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經區人大審議通過后,印發全區執行。目前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進展順利。截至10月底,轄區工業總產值完成35.71億元,同比增長12.75%;轄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29億元,同比增長15.02%;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18億元,同比增長18.57%;轄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49億元,增長33.53%;其中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億元,增長37.57%;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0196萬元,增長52.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3558萬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61元、7055元,分別增長8.05%、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46億元,增長12.05%。三是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將生態示范區建設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任考核,制定20*年全區經濟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和經濟責任書,明確各經濟部門、各鄉鎮(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年度經濟責任目標和工作重點。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加快生態示范區建設步伐。今年來,我局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全區循環經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生態示范區建設步伐。一是積極爭取投資,實施農村沼氣國債項目,推廣“一池三改”戶用沼氣綜合利用。今年共完成投資700萬元,建成“一池三改”戶2000戶。二是重點建設污水回用、節能環保石灰、廢棄資源回收、造紙黑液處理、城區天然氣工程、醫療垃圾集中處置工程、煙氣粉塵治理等循環經濟項目,力爭到年底使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三是積極推進飼草—肉牛—沼氣—沼肥、肉牛—屠宰—加工(牛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藥)、煤電—粉煤灰—新型墻體材料三條產業鏈建設。四是培育以企業和二十里鋪工業集中區、農村節能住宅、城市中水回用和垃圾處理、生態移民和旅游資源開發四個方面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示范點,爭創全國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縣(區)。

(三)加強項目節能管理,確保項目建設健康順利進行。在項目建設中,我局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嚴把項目準入關,把能耗標準作為項目審批、核準的強制性門檻,從源頭上遏制高耗能項目發展。同時,注重了項目的科技含量和環保意識,堅絕杜絕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項目的引進,從源頭上控制了污染的產生,確保了全區項目建設順利實施,有力地推動了生態示范區的創建。截止十月底,全區共實施5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204項(含前期項目16項),已開工建設181項,建成102項,年度累計完成投資15.57億元,占年計劃的102.5%,同比增長45.1%。列入全區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120個項目(含前期項目16項),已建成45項,開工建設98項,年度累計完成投資11.61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0.7%,同比增長10.2%。

(四)圍繞產業政策導向,積極爭取和引進節能項目資金。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加大了對節能項目的支持力度,謀劃了一批符合國家節能要求的項目,積極向上爭取國、省投資。全年共向省發改委上報爭取投資的項目55項,總投資16.49億元,計劃申請投資1.2億元,涉及城市基礎設施、企業技術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公檢法司、社會事業等方面。已到位資金4375萬元,占區上下達任務5000萬元的87.5%;其中:平涼城區集中供熱2000萬元、崆索公路1280、趙西公路500萬元,生態移民113萬元,其它項目資金3*萬元。

二、20*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創建工作綜合目標計劃。在客觀分析20*年各項指標完成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創建生態示范區實際,認真領會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區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當好排頭兵,工作創一流”的總體要求和20*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編制下達20*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

(二)進一步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依托我區資源優勢,注重項目建設科技含量和環保意識,調研、論證一批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支撐和帶動作用的項目。不斷規范項目管理,促使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增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達到39億元,其中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達到20億元。

(三)積極爭取引進生態項目投資工作。一是在做好平涼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崆麻路等已上報項目的投資爭取的基礎上,加快水庫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鄉鎮衛生院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太統林場生物質能擴繁等項目的前期工作進程,爭取年內下達投資計劃。二是積極捕捉國家和省上投資政策信息,再申報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的項目,多方爭取投資。通過上述措施,確保年內通過發改渠道爭取投資5000萬元以上。

(四)切實加強節能監督管理工作。一是加強節能指標管理。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節能工作要求,探索建立將能耗指標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目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及重點企業。二是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管理。將能耗指標納入年度考核體系,作為大中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內容,嚴格實行目標責任制,強化對重點耗能企業的跟蹤、指導和監管。